古代和亲都是用假公主,为什么满清却用真的呢?那么满清如此讲武德的背后,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由于经济比较繁荣,因此经常会受到来自边境少数民族政权的骚扰,所以后来中原王朝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当朝皇帝便会采用公主和亲,这样和平不冲突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很多时候和亲过去的公主,一般都会因为文化或者生活习惯的不同,从而生活的比较悲惨,所以中原王朝的皇帝,因为怜惜自己的亲生女儿,往往都会用一些冒牌公主前去和亲,可谓是非常的不讲武德,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便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
然而到了满清时期,却反其道而行,前去和亲的公主,用的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公主,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满清的皇帝就不知道怜惜自己的女儿吗?其实并非如此。
首先以往的中原王朝,之所以敢用冒牌公主前去和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距离远,双方沟通也比较少,很难被识破,因此才敢这样去做的。
而满清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本身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而且当时满清的主要和亲对象是蒙古,他们在入主中原前,势力范围几乎是紧紧相邻,而且来往也比较频繁,因此满清如果用假公主和亲,恐怕是很难糊弄过去。
其次当时满清也有意维系与蒙古的关系,早在当年满清逐鹿中原时,他们便为了自己的大后方不被偷袭,一直保持着与蒙古人良好的通婚传统,因而后来当满清成功入主中原后,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也没必要去恶化这种关系,一直延续这种和亲的怀柔政策方式,对于满清反而是上上策。
实际上从事实上来看,也确实证实了这一政策的正确性,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消停过的蒙古人,在满清统治时期却几乎消失了。
因此总而言之,在中国历史上的和亲,不管是用假公主还是真公主,其实都是王朝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基于很多现实考虑的,而并非是任性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