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载:唐朝进士与海南杜氏迁琼始祖
杜载是唐朝的进士,也是海南杜氏的迁琼始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名门之家。他的父亲杜黄裳曾是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家族背景深厚。在海口市龙泉镇圩附近的丘公潭水库北岸山坡上,矗立着杜载的墓地。墓地朝向新旧沟湿地公园,周围景色优美,水流潺潺,山峦环抱,远处是广阔的湿地,宁静而庄重。墓碑在1994年重新立起,碑文中记载:“唐始祖赐进士字震育号南阳忠贞理朝政考讳杜载公、妣陈夫人婆之墓”。这片土地自古水利发达,境内的沟渠一直是重要的水源,历经百年仍为民所用。
新旧沟地区的水利设施与杜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水利工程的发源地,这里也曾是唐朝宰相韦执宜被贬至此地时,发动民众修建沟渠的地方。这个灌溉系统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改进与修建不断进行,直到今天仍然造福一方。
杜家:西安的名门望族
杜载出生在西安的杜家,一个世代仕宦的名门望族。杜载的祖父杜绾在唐玄宗时期名震朝堂,曾中状元,而父亲杜黄裳则是唐宪宗时期的治国能臣。杜家在朝廷中名声显赫,杜载的姐夫,唐朝宰相韦执宜,也是杜家在政治上的重要人物。韦执宜是著名的改革家,曾在德、顺、宪三朝担任宰相。宪宗元年,唐宪宗李纯发动“二王八司马”政治事件,韦执宜被贬至崖州(今海口旧州镇)担任司马。
杜载与韦执宜的迁徙:结下深厚的情谊
杜载与姐夫韦执宜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韦执宜被贬之后,杜载不顾一切,决定与韦执宜一道赴琼。除了杜载,还有他的好友庄敬平,也随韦执宜一同来到海南。三人定居在郑都(今海口龙泉镇),建立了各自的家族,杜载在儒图村安家,庄敬平在儒庄村定居,而韦执宜则在咏雅村建村。至此,海南的杜、韦、庄三家成为了当地的开基始祖。
儒图村与杜氏宗祠:百年传承
儒图村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这个古老的村落如今有约400户人家,人口大约1400人,杜姓家族在村里占据着重要地位。村中有一座杜氏宗祠,是当地杜氏家族的精神象征。2007年,宗祠经过修缮,供奉着唐朝迁琼始祖杜载及历代先祖的牌位,成为了家族成员聚集、讨论事务的场所。宗祠的前方是一条宽阔的水泥村道,村道两旁立着高大的村门,门口的古老石材构成了乡村建筑的典雅风貌,展示了悠久的文化底蕴。
新联小学与唐朝的教育遗产
杜氏宗祠正对面的新联小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唐朝。唐元和六年(811年),韦执宜在韦村创办了里学,杜载和庄敬平也分别在儒图和儒庄村开设了学校。新联小学的历史承载着这些先辈们的教育传统。解放后,这三所学校合并为一,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为了纪念这段历史,韦、杜、庄三姓后裔共同筹建了“唐朝里学纪念亭”,矗立在学校教学楼前。这座纪念亭象征着对祖先的崇敬,激励着每一代学子继承先人的精神,努力读书,报效家国。
这些历史遗迹和教育传统见证了杜载及其家族对海南社会的深远影响。如今,杜载的后人仍然铭记先人的付出,怀抱感恩与奋斗的精神,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