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县长的私人日记之九:晚清官员眼中的西方技术
迪丽瓦拉
2025-09-05 19:34:08
0

在晚清时期,广州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广州逐渐成了西方外交官、商人、游客与当地官民互动的热土。西方的新式商品、观念和技术也伴随而来,广州的官员和市民对这些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和反应如何呢?尤其是中下级官员,他们一方面受过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深刻理解着清朝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他们又因身处上层社会,拥有更多接触外来事物的机会。因此,像杜凤治这样的人物,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的主流思想。

从杜凤治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广东的官员对西方新事物的态度相对积极。例如,广州设立了同文馆、机器局、招商局等机构。而瑞麟担任两广总督时,也创办了制器厂和新式学堂,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思想。

在同治十一年,杜凤治的日记记载了一次特别的参观经历。他和一众文武官员一起,陪同粮道、海关监督、四营将等人,前往海珠岛参观由政府主办的制衣工厂。他在日记中写道:“同观洋人机器,用火轮自能织布、造衣之类。”这家工厂甚至比光绪二年才在上海设立的机织布局还要早,这一记录往往在许多研究资料中未曾提及,展现出当时广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尝试。

同年五月,杜凤治还随瑞麟和一批文武官员,前往参观安澜号兵船。该船由福州船政局制造,至清末民初一直服役,是当时的一艘著名兵船。杜凤治在日记中写道:“据言造其船花费银两五十万两,工料俱精致坚固,胜于广东所制,闻有洋人去看,亦胜于外国所制。其奇妙之处在于无一洋人,皆汉人自为之,一切排场与洋人无异。”这不仅反映了官员们对西方技术先进性的认可,也表现出他们希望大清朝能够通过借鉴西方的技术实现自我强盛的渴望。

这种态度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心态有些相似。那时,许多人希望通过学习和追赶欧美发达国家来实现国家的复兴。然而,由于当时顶层设计的不完善,最终两者的历史结局截然不同,一方走向灭亡,而另一方则奋力复兴。

尽管许多基层官员如杜凤治对西方技术有着积极的态度,他们仍然未能完全理解这种颠覆性的变化。他们认为,西方的技术虽然先进,但多是“奇技淫巧”,并没有意识到其背后蕴藏的深远影响。例如,杜凤治第一次乘坐火轮时,深感震撼,对其精巧和神奇之处赞叹不已:“转动处物件甚多,精妙无匹。下锚、上货以及取水、磨刀锁事,无不以机关转运,不费人力,亦巧甚矣!夺造化之奇!是何鬼物,有此奇妙之想,亘古绝无”。他对洋人技术的巧妙感到惊奇,却未能深入思考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变革。同一时期的孙中山,13岁时第一次登上火轮,也深受震撼,但他却思考到了“现代学问的无穷之可能”,并感悟到改革的必要性,种下了革命的思想。

火轮船作为西方的先进技术,引入中国后,迅速改变了原有的水陆运输格局。特别是在粤北的南雄州,火轮船的出现让原先每年可收取数万金的单船税,骤降至几千金。杜凤治在日记中写道:“予初到时,省河船只尚多,然自香港、澳门有火轮渡,中国之商船绝迹不行,而火轮船俱已大发财源矣,可恨。”这表明,尽管他认同西方技术的先进性,但他更多的是从中国传统商船的角度表达了对自身商业利益受损的担忧。

此外,杜凤治对香港的印象也充满了震撼。作为一位州县官员,他关注的是香港英国人的治安管理和城市秩序。他对香港按照现代城市标准建设的市容和秩序表示极大的敬佩,而康有为和孙中山也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过香港的影响,他们则从中感悟到社会变革的必要,并开始萌生出改革乃至革命的思想。

尽管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方新事物涌入中国,但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价格昂贵。根据杜凤治的日记,1866年他途经上海时购买了一块手表,花费10两银子,几乎是普通百姓一年收入的总和;他刚到广州时,还曾拍过照片,花费了三洋五钱银,这个价格在当时也非常昂贵,只有相对富裕的官绅和商人才能消费得起。此外,他还为儿子购买了种牛和种资,价格也不便宜。

其次,舶来品的总量并不大。例如,根据1881年粤海关的数据,进口的棉丝品为53万两,这对于广东的几千万居民来说,根本无法带来衣物上的根本变化,而且其中一部分商品还被分销至其他省份。从杜凤治的日记中看,他并未购买过洋货或西式衣料,也没有记录请西医看病的情况。因此,尽管广州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西方工业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仍然有限,几千年的农耕生活方式依然牢牢占据主导地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古代状元第一人,中国现存唯... 编辑 | 趙英雄 这份状元卷不仅是中国科举制度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明代科举考试制度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
原创 他... 三国时期最擅长逃脱的猛将 提到三国时期最擅长逃跑的猛将,毫无疑问,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张郃。...
原创 太...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了江宁(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立的太平天国政权,...
原创 只...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称为汉中王。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刘备决定分封五虎上将...
原创 清... 清朝初期的官制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制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清朝的官制可以大致分为几个...
原创 李... 1. 首席谋士牛金星:这位在明末时期崭露头角的举人,以其出众的书法才华而受到“省书协”的高度认可,其...
原创 慈... 在清朝时期,皇室拥有一套专门的财政体系。皇帝与太后的收入是由特定的资金划拨而来,负责管理宫廷事业的内...
原创 没... 前言:我国古代社会中,嫡庶之分从皇室到民间都被严格遵循,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往往形势比人强,即使中宫...
原创 三... 前言 东汉末期,浩瀚的中原地区陷入了无休止的动乱,各路豪杰纷纷割据一方,企图争夺对这个庞大帝国的统...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开国难度排行榜 地狱级难度 1. 明朝·朱元璋 难度指数:★★★★★ 槽点:开局一个碗,结局金銮殿! 朱元璋的创业...
原创 如... 夷陵之战,又称夷陵之战或孝亭之战(孝亭为古地名,位于今湖北宜都北部),是蜀汉皇帝刘备领导的一场对东吴...
原创 南... 1127年,北宋被金朝攻灭,康王赵构南渡建立了南宋。南宋初期,金兵屡次南下,企图彻底摧毁宋朝。面对凶...
原创 杨... 杨玉环不孕之谜:盛唐华袍上的一缕愁丝 一、玉阶生白露:后宫女子的生育困局 在长安城那座巍峨的宫殿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战火如洪流般席卷大地,战役接连不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大战役深刻影响了历史的...
原创 三...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一直是一个引发讨论的角色。对于不太了解他的人来说,张郃可能只是个普通的将领,虽...
原创 千... "小时候江边随手能捞的四鳃鲈,如今在菜市场成了天价珍品。"苏州退休教师王建国望着水产摊位标价168元...
原创 清... 近年来,清宫剧受到了极大的欢迎!对于那些热爱追剧的人来说,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细节,那就是在朝...
原创 原... 明朝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王朝,因其创始者乃是平民出身的皇帝,因而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在明朝中期,随着统...
原创 朱... 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不仅是一位极具政治眼光的领导者,其性格也展现出霸道和多疑的特质。他对...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能够成为后人笔下人物的,往往是对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或者经历过极为波折的,甚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