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石家庄嬗变发展的三大高光时刻
石家庄的起源可追溯到元代,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原名“石家庄村”。这个村庄最初仅有200户,位于如今的石家庄市东南方向。到了明代,石家庄村成为了真定卫的一部分,并开始承担军屯功能。清朝时期,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明朝的卫所军屯制被废除,石家庄归属于获鹿县(现在的鹿泉区)留营乡,逐渐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区域的一部分。
《获鹿县志》对石家庄的记载显示:“石家庄,位于县东南35里,街道6条,庙宇6座,井泉4处,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这是石家庄最早的文字记载,标志着这个小村落开始向更大的城市发展。
1. 世纪之城——火车拉来的城市
从1902年到1907年,石家庄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两条重要铁路,京汉铁路(1.435米宽轨)和正太铁路(1米窄轨),相继建成并开通。在石家庄村东部分别设立了车站。1907年,石家庄的第一座法式小洋楼——正太饭店建成,为城市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正太饭店的建设被誉为“先有正太饭店,后有石家庄”,彰显了这座城市与铁路的密切联系。
随着火车的到来,煤铁等物资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山西运出,石家庄成为了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这也促进了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城市商业发展。与此同时,多个近代工业项目在石家庄相继落地,如正太总机厂(即今石家庄车辆厂的前身)、大兴纱厂(即石家庄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井陉矿、正丰矿等。这些企业成为石家庄近代工业的起点,标志着这座城市进入工业化阶段。
到了20世纪20至30年代,石家庄逐渐形成了以京汉车站、正太车站、正太总机厂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商业、工业以及物流业在这一带蓬勃发展。到1936年,石家庄的城区面积已经达到11平方公里,城市雏形初现。石家庄因铁路而兴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火车上拉来的城市”。如今,石家庄仍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枢纽之一,京广、石太、石德等六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未来,第七条铁路——石雄城际将进一步加强与雄安新区、天津和廊坊的联系。
2. 红色之城——英雄的开国第一城
1947年11月12日,石家庄成为了解放战争中的第一座被攻占的大城市。这一事件标志着石家庄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省会城市。这里也成为了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革命根据地,并为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提供了战略基础。全国土地会议的召开、三大战役的指挥、发布“两个务必”的重要讲话等历史事件,都与石家庄密切相关。
这一时期,石家庄不仅承载了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也成为了新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中心。
3. RM之城——工业振兴和省会确立
1953年,石家庄被列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业建设城市之一,逐步形成了以纺织、医药、机械为主的特色产业体系,并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奠定了城市发展的骨架。石家庄的道路布局以环形和放射性道路结构为主,主要发展方向朝着铁路以东推进,和平东路工业区逐渐形成。石家庄从一个以传统工商业为主的小城市,逐步发展为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新兴工业城市。
1968年,河北省省会由古城保定迁至石家庄,标志着石家庄成为了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河北省政府机关的迁入,石家庄的城市格局开始向西发展,形成了以机关区和居民区为主的西部,及工业生产区为主的东部。
二、新世纪以来石家庄三次城市规划的变动
进入21世纪后,石家庄的城市规划经历了多次调整,目的是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美丽省会城市。规划从最初的“14”组团到“一河两岸三组团”,再到现在的“一主四辅两带”,展示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
1. 实行“14”组团规划
2006年,《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出,石家庄的城市将由传统的“一枝独秀”发展为“众星拱月”的形式,围绕中心城区发展四大组团城市:正定、栾城、鹿泉和藁城,旨在分散中心城区的功能,促进周边区域的共同发展。然而,实际效果表明,虽然中心城区有了很大的变化,四大组团的产业布局依然过于依赖传统产业,导致与郑州、济南等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
2. 实行“一河两岸三组团”规划
石家庄的母亲河——滹沱河,经过生态修复后,成为了人们休闲的美丽景区。根据新规划,城市将分为“一河两岸三组团”模式。滹沱河两岸分别为南岸的中心城区和北岸的正定县城及正定新区。鹿泉、栾城、藁城三个组团城市将紧密联动,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多中心结构。这一规划虽然赋予了正定特殊的政策优势,但也因为种种原因,正定新区未能如期发展,直到2019年才迎来自贸区正定片区的政策红利。
3. 优化“一主四辅两带”空间布局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起点,石家庄进一步优化了城市空间结构,提出了“一主四辅两带”的发展格局。主城区包括新华区、桥西区、长安区等,四个辅城区为与主城区功能紧密协调的周边城市组团。滹沱河经济带和太行山生态带则成为两个重要的区域带。特别是正定县,其发展定位已经明确,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还成为了现代化的新兴区域,成为推动河北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
三、“一主四辅两带”城市规划的产业布局和城市更新
1. 五大主导产业布局组团
石家庄通过规划五大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物流、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各产业园区分别落地在高新区、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和正定新区。
2. “622”城市更新建设重点项目
石家庄的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涵盖六大片区: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龙泉湖片区等。通过这些更新,石家庄正在努力构建现代化、宜居的城市面貌,推动城市功能和服务设施的提升。
综上,石家庄虽为典型的集中式单中心城市,面临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但随着规划的不断推进,未来必将在产业转型、空间布局和城市更新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