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迁为何把陈胜比作孔子?“赢胡亥少子说”就是他首先提出的
迪丽瓦拉
2025-09-06 06:33:49
0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道,而陈涉(陈胜)发迹,诸侯作难,风气云蒸,卒亡秦族。”这段话将陈胜起义与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伐纣以及孔子作《春秋》相提并论,给了陈胜极高的评价。那么,陈胜凭什么能获得如此荣誉?他具备怎样的德行和能力,能够让太史公如此推崇他呢?

陈胜的“首事”之功

陈胜吴广起义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贫苦百姓戍边,陈胜和吴广等900人也被征召。途中,由于暴雨滂沱,他们未能按时抵达目的地。无奈之下,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杀死了押解他们的军官,发动了兵变。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许多地方纷纷响应起义。

尽管陈胜吴广起义最后未能取得胜利,但其所引发的波澜对秦朝的腐朽统治造成了严重打击,为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专门提到:“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陈胜虽然未亲历秦朝灭亡,但他开启的起义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胜并非普通的“泥腿子”

虽然一般的农民起义常被戏称为“泥腿子起义”,这不仅贬低了贫苦农民,也暗示着这些起义往往目标局限,缺乏远大志向。陈胜吴广起义虽然也未能完全摆脱这种标签,但陈胜的个人品质与智慧,显然不同于普通的“泥腿子”领导者。

据史料记载,陈胜虽出身农民,但他曾为雇工,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勉强算得上是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年轻时,陈胜曾对一起耕田的伙伴们说:“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虽被同伴们当作笑谈,但他自己则深感其中的理想和志向。他还曾感慨地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至今仍广为传颂,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追求梦想,超越眼前的困境。

在大泽乡起义时,为了激励贫困的农民,陈胜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展现了他雄心壮志的豪情,至今仍被人们视为激励奋进的座右铭。此时的陈胜,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农民,而是具有理想与抱负的领袖。

陈胜的“篝火狐鸣”计策

为了增强起义的气势,陈胜在起义之初虚构了一个神秘的天命故事。他命人夜间在篝火中点燃火把,制造出似磷火的光芒,并指使人模仿狐叫的声音。通过这些神秘的行为,陈胜试图让人们相信,他是受命于天,注定要推翻暴秦的统治。这一“篝火狐鸣”的手段与刘邦斩白蛇、刘裕射蛇、朱元璋玩蛇的故事相似,都是为了表明君权神授,获得百姓的支持和信任。

陈胜提出“赢胡亥少子说”

每一场起义都需要一个正当的名义,陈胜正是通过巧妙地提出了“赢胡亥少子说”,为自己的起义寻找到了一个合法性依据。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记载,陈胜曾言:“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这一言论挑战了秦二世的继位合法性,提出了公子扶苏才是应当继位的合法人选。陈胜此举,无疑为反抗秦朝暴政提供了思想武器,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反抗激情。

虽然这一说法并非历史事实,甚至有人认为秦始皇的二子胡亥并非其最小的儿子,但陈胜通过这一论点,为起义找到了动员群众的依据,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他的这一创举,显然比后人的解读更为重要,因为它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反抗暴政的精神支柱。

当时,秦朝的暴政已经为人们所知,但人们之所以迟迟未行动,正是因为缺乏一个足够有力的理由。陈胜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的“二世少子说”无疑为民众提供了一个宣泄愤怒、反抗压迫的渠道。可以说,陈胜的这一历史性创举为后来的反秦运动铺平了道路,也为中国历史上的一系列农民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出土东晋墓志,书法与众不同... 南京被誉为“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家”,晋朝“衣冠南渡”后便定居于此,很多世家大族成员去世后长埋地下,...
原创 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至今我们对古代的王朝仍在不断探索,尤其是关于...
少林铁汉许世友:从嵩山武僧到百... 在共和国开国将领中,许世友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这位出身少林的猛将,一生征战无数,以勇猛无畏的“大刀...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英俊的吕布以一己之力在虎牢关与十八路诸侯展开殊死搏...
原创 刘... 在古代中国,预言家是备受尊敬的存在,他们的言辞不仅能指引个人的命运,甚至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刘伯温...
原创 唐...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以礼仪文明闻名于世。无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处理人...
日本渔民愤怒声讨苏联社会帝国主... 1975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大庆油田广大共产党员、职工和家属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 ...
75年陈毅小儿子与粟裕女儿的一... 1975年,陈毅元帅的小儿子陈小鲁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留下一张合影。 照片上,两人分别坐在椅子上,...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张郃被广为人知的特点便是擅长逃跑,尤其是面对赵云时,他甚至完全不敢应战,给人的印象是...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不同民族的多元化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而布依族作为中国...
“洋葱顶”下的千年传奇:俄罗斯...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037字 | 阅读需9分钟 ...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逆袭之路 文|梦里不知身是客 编辑|梦里不知身是 前言 一个贫农之子如何成为帝国的缔造一个曾经讨饭谋生的流浪...
原创 忽... 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多子多孙,特别是皇帝们,对于拥有百子千孙的理想也常常向往不已。因此,早婚早育...
原创 中... 自夏朝以来,中国历经过数十个朝代,涌现出无数诸侯和帝王。在考古学领域,发现皇帝陵墓常常是揭开一个朝代...
原创 慈...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朝代都有其辉煌与衰败的历程。清朝,曾经统治中国数百年,拥有众多帝王。他们握有...
原创 一... 商朝,以其残暴的名声载入历史,而如今,河南安阳的这片土地,埋藏着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遗址,悄然诉说着那段...
原创 《... 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七回中,重要人物赵云第一次正式亮相。赵云一现身,便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强敌,那...
原创 袁... 公元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在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后,最终去世,留下了一段令人称道...
原创 晚... 在晚清时期,英国商人和政府不仅对已经获得的中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利益感到满足,还意图进一步扩大其...
原创 “... 蚂蚁庄园知识问答中提出的问题是:“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之手?选项包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