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青年毛泽东:思考和比较中寻找主义
迪丽瓦拉
2025-09-06 06:34:06
0

改写后的文章

文/周伟东

1921年中共一大和1922年中国共青团(原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湖南均派出代表参加。这些代表既有来自湖南早期党组织的代表,如毛泽东和何叔衡,也有来自湖南团组织的代表,如易礼容和陈子博。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是湖南中共早期党组织和共青团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那么,为什么年轻的毛泽东会在湖南建立党组织和团组织呢?这背后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思想到实践逐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思考、对比和选择。

思考与选择,追求思想的觉醒

毛泽东自幼深受救国图存、改良兴国等爱国思想的影响,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渴望探寻救国的道路。他关心时局,积极搜寻各种能够拯救国家的理论,较早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在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的传播范围十分有限,只有少数的知识分子知晓这一思想。梁启超、朱执信、孙中山等人物对社会主义有所介绍。1911年春,江亢虎在《介绍地税归公之学说》一文中首次系统介绍社会主义思想。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受到革命思潮的感染,投笔从戎,加入了湖南新军。他关注社会动向,沉迷于书籍和报纸,月薪余款几乎都用于购买新书。通过偶然机会,毛泽东首次在《湘汉新闻》上读到关于社会主义的文章,接着又阅读了江亢虎的小册子,这些著作使他对社会主义思想有了初步的理解。多年后,毛泽东回忆起曾经阅读过江亢虎写的《社会主义ABC》和《马克思主义简说》等小册子,开始对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产生兴趣。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哲学及伦理学,尤其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15年,他与蔡和森等人组成课外哲学研究小组,常常去向杨昌济、徐特立等老师请教。1917年暑假后,毛泽东立志要将哲学的“本源问题”搞清楚,他认为只有解决哲学的根本问题,才能真正理解世界,推动国家的繁荣。1917至1918学年,毛泽东在《伦理学原理》的教材上写下了12000多字的笔记,这些笔记涉及人生、历史、社会等诸多问题,反映出他对世界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为了寻求答案,毛泽东开始广泛研究不同的学说,包括马克思主义。

上京求学,比较各类主义

1918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主要是为新民学会的会员筹办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宜。同年10月,在杨昌济老师的推荐下,他成为北大图书馆的一名助理员。在此期间,他有机会旁听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北大教授的讲座,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流派。1919年1月,毛泽东还参加了新成立的北大哲学研究会,深入学习东西方哲学。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开始对各种政治理论进行初步的对比研究,尤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兴趣。

在1919年前后,毛泽东的思想有了变化,一度倾向无政府主义。1919年7月21日,在《民众的大联合》一文中,他提到马克思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区别,认为后者的观点更加广泛和深远。尽管如此,毛泽东依然对俄国革命充满敬意,称赞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劳农政府”和“红旗军”,并强调其对全球的影响。

向实践转变,探索社会主义道路

尽管毛泽东对各种理论有过思考,但他依然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时感到困惑。受胡适“多研究问题”的影响,1919年9月,毛泽东等人计划成立一个“问题研究会”,以研究当时的教育、劳动、经济、国家制度等议题。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将社会主义和国家制度等问题列为研究范畴,这为他之后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

1919年底,毛泽东参与了“驱张运动”并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他加入了李大钊、王光祈等人发起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接触和学习《共产党宣言》《阶级斗争》等共产主义文献。1920年,毛泽东在北京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逐渐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

回湘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信仰逐渐明朗后,毛泽东返回湖南,从事教育和宣传工作,开始积极推广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31日,他和易礼容等人在长沙创办文化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为中国共产党在湖南的早期组织提供了一个秘密联络点。文化书社不仅经营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还特别推荐了《资本论》《新俄国之研究》等研究苏俄的资料。此举促进了湖南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在湖南的早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920年9月,毛泽东和其他几位进步青年成立了俄罗斯研究会,发表了许多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还组织青年赴俄考察、学习俄语,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了大量工作。毛泽东曾表示,要学习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并希望培养更多的进步青年,赴俄勤工俭学。

确定信仰,开始实践共产主义

毛泽东的实践转变最终在1920年得以彻底体现。那时,他的思想已经完全倾向马克思主义,并开始在湖南推动建设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与陈独秀等人商讨建党的计划,并开始发展团员,严把政治关,确保团组织质量。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21年1月,长沙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毛泽东担任书记,团员人数达16人。此次建立党团组织,是毛泽东深刻总结湖南自治运动失败教训后做出的决定,标志着他对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坚定选择。

深入思考,走向更为明确的革命道路

湖南自治运动失败后,毛泽东在反思中逐渐摒弃了对改良主义的最后一丝希望,坚定地选择了共产主义革命道路。他明确表示,政治改良已无可能,唯有另辟蹊径,走革命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国家的命运。毛泽东的信仰经过反思和实践,最终变得更加坚定,他决定通过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的根本变革。

最终,毛泽东不仅在思想上深刻转向马克思主义,更在实际行动上建立了党团组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摘自《党史博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京出土东晋墓志,书法与众不同... 南京被誉为“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家”,晋朝“衣冠南渡”后便定居于此,很多世家大族成员去世后长埋地下,...
原创 为...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至今我们对古代的王朝仍在不断探索,尤其是关于...
少林铁汉许世友:从嵩山武僧到百... 在共和国开国将领中,许世友是极具传奇色彩的一位。这位出身少林的猛将,一生征战无数,以勇猛无畏的“大刀...
原创 刘...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英雄辈出。在这动荡不安的时代,英俊的吕布以一己之力在虎牢关与十八路诸侯展开殊死搏...
原创 刘... 在古代中国,预言家是备受尊敬的存在,他们的言辞不仅能指引个人的命运,甚至能影响整个国家的走向。刘伯温...
原创 唐... 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一直以来以礼仪文明闻名于世。无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处理人...
日本渔民愤怒声讨苏联社会帝国主... 1975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大庆油田广大共产党员、职工和家属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 ...
75年陈毅小儿子与粟裕女儿的一... 1975年,陈毅元帅的小儿子陈小鲁和粟裕大将的女儿粟惠宁留下一张合影。 照片上,两人分别坐在椅子上,...
原创 张... 《三国演义》中,张郃被广为人知的特点便是擅长逃跑,尤其是面对赵云时,他甚至完全不敢应战,给人的印象是...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拥有56个不同民族的多元化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传统。而布依族作为中国...
“洋葱顶”下的千年传奇:俄罗斯...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全文共4037字 | 阅读需9分钟 ...
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逆袭之路 文|梦里不知身是客 编辑|梦里不知身是 前言 一个贫农之子如何成为帝国的缔造一个曾经讨饭谋生的流浪...
原创 忽... 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多子多孙,特别是皇帝们,对于拥有百子千孙的理想也常常向往不已。因此,早婚早育...
原创 中... 自夏朝以来,中国历经过数十个朝代,涌现出无数诸侯和帝王。在考古学领域,发现皇帝陵墓常常是揭开一个朝代...
原创 慈...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每个朝代都有其辉煌与衰败的历程。清朝,曾经统治中国数百年,拥有众多帝王。他们握有...
原创 一... 商朝,以其残暴的名声载入历史,而如今,河南安阳的这片土地,埋藏着三千多年前的商朝遗址,悄然诉说着那段...
原创 《... 在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第七回中,重要人物赵云第一次正式亮相。赵云一现身,便遇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强敌,那...
原创 袁... 公元1916年6月6日,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袁世凯在经历了一生的风风雨雨后,最终去世,留下了一段令人称道...
原创 晚... 在晚清时期,英国商人和政府不仅对已经获得的中国沿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利益感到满足,还意图进一步扩大其...
原创 “... 蚂蚁庄园知识问答中提出的问题是:“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是出自哪位唐代诗人之手?选项包括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