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是隋唐时期众多英雄中的佼佼者,被誉为“隋唐十八条好汉”中的第一位,他的武功也是所有人物中最为出色的。尽管他看似有些傻乎乎、傻里傻气,但内心却充满了自豪和高傲。对于大部分人,李元霸的眼中无非是“虫子”或“弱鸡”,甚至排在第二的宇文成都,也未能引起他的任何敬重。然而,在李元霸的一生中,只有三个人获得了他的由衷佩服——他们分别是恩人秦琼、兄长李世民和宿敌罗士信。
第一位:恩人秦琼
李元霸出生时,唐国公李渊一家正因为民谣的威胁而被迫流放。与此同时,他们还被一伙强盗围困,形势极其危急。恰在此时,秦琼正好途经此地,见状不顾自身安危拔刀相助,大喝一声:“响马不许无礼,我来了!”他一声令下,冲入敌阵,与那些强盗展开激烈的战斗。这些强盗怎会是秦琼的对手,没多久他们就被打得四散逃窜,李渊一家终于得以脱困。秦琼见义勇为,事后没有留下名字便匆匆离开。然而,李渊紧随其后,渴望表达感谢并询问秦琼的名字。秦琼略显不耐,随口说了个“琼”字,并摆了摆手,骑马离去。风向的缘故,李渊只听到了“琼”字,且误以为其姓“琼五”,便将这位救命恩人错记为“琼五”。为了纪念恩公,李渊为其立了雕像。这一天夜里,李元霸降生了(根据史料,李元霸的历史原型是李玄霸)。要不是秦琼的及时相救,李渊一家恐怕早已命丧强盗之手,李元霸也不可能降生。因此,秦琼是李元霸一生中的大恩人。李渊一直注重对子女的家教,从小便让李元霸向秦琼的画像行礼,称他为“恩公”。因此,李元霸对秦琼的尊敬可见一斑,即使在后来的四明山大战中,面对瓦岗军,他也绝不敢和秦琼正面交手。
第二位:兄长李世民
李元霸在婴儿时期受过惊吓,天生面容瘦弱,外形干瘪,面如死灰,骨瘦如柴,而且智力水平也相对低下,死活学不会认字写字,李渊一度为此心急如焚。可是,命运对李元霸并不完全不公,他或许在智力上有所不足,但却有着常人难以匹敌的巨大力量。他的武器是一对重达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这对锤子象征着他过人的武力。在家庭中,李渊有四个儿子,其中李建成是长子,李世民是次子,李元吉为三子,而李元霸则是第四子。然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并未待李元霸如亲兄弟,反而对他有所轻视。但李世民对李元霸却格外亲切,将他视作亲弟弟,言传身教,不离不弃。李元霸也非常崇敬李世民,言听计从,将他视为自己的榜样。李世民的关爱深深影响了李元霸,让他从内心敬佩并依赖这个二哥。
第三位:对手罗士信
罗士信,这位“今世孟贲”的名字传遍了四方。孟贲是战国时期秦国三大力士之一,与乌获、任鄙并肩随秦武王征战,举鼎力大无穷。而罗士信与孟贲相媲美,同样是力大如牛的猛士。罗士信与李元霸有些相似,智力上也稍显迟钝,但他性格憨厚可爱。罗士信年幼时父母双亡,由王君可收养,他从小和牛为伴,经过多年训练,练就了一身过人的力气和矫健的步伐。后来,他遇到了秦琼,并与他结为义兄弟,从此投身于秦琼的事业。罗士信在许多战斗中表现出色,屡次为秦琼化解危机,击败了许多强敌,比如新文礼和来护儿等。
然而,当罗士信与李元霸相遇时,两位“傻大力”终于找到了对手。两人不使用任何花招,纯粹依靠蛮力硬拼,罗士信挥舞大铁枪,李元霸挥动巨锤,两者的武器碰撞出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犹如雷鸣。两人力气相当,势均力敌,谁也不愿轻易退让,直到罗松出现,用长枪将他们两人分开。罗士信是李元霸从未遇到的最强对手。李元霸打败过许多猛将,但对于能接下三锤的裴元庆,他还能心生宽恕,然而面对与自己对抗得难解难分的罗士信,他对其深感佩服,英雄惜英雄。
结语
李元霸的传奇一生中,虽有无数敌人,但也有三位值得尊敬的人,他们分别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不同的色彩。秦琼是他的救命恩人,李世民是他亲近的兄长,罗士信则是他佩服的对手。正是这三人,成就了李元霸不凡的武艺与心胸,也让他的故事传颂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