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去世,享年101岁
迪丽瓦拉
2025-09-06 13:02:50
0

我们悲痛地获悉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谢桂英

于5月15日上午去世

享年101岁

01 经历三次死里逃生

谢桂英出生于1924年9月。1937年,她家住在南京下关栅栏门3号。老人生前回忆:“日本兵进城前,母亲领着我们兄弟姐妹‘跑反’,留下父亲在家里看门。日本兵进城后,父亲被日本兵杀害。”

此后,谢桂英的母亲带着孩子们艰难度日。谢桂英经历三次死里逃生,额头上留有清晰可见的伤疤,她哭诉道:“这是当年被日军拖拽,撞到石头上留下的伤疤。”

年轻时的谢桂英(上排右二)与家人合影

02 2002年赴日参加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

2002年,谢桂英前往日本,参加在日本多个城市举行的南京大屠杀证言集会。

“那是我第一次去日本,我曾经想过这辈子不会踏上日本的土地。”老人说:“那次日本之行,我一下飞机就看到了松冈环。她陪着我到一个个日本城市去演讲,鼓励我把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说给日本人听。”

右二为谢桂英

03 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凡事向前看”

迫于生活压力,谢桂英16岁便嫁作人妇。在她24岁那年,丈夫因病离世,留下两个2岁和6岁的儿子。谢桂英在小饭店打过工,在居委会做过临时工,还在人民公社食堂干过,最后在服装厂退休。

经历了人生大苦,老人在漫长岁月中熬过来。老人曾笑称:“心态好,坚强面对,凡事向前看!”

04 她生前说:“历史永远无法抹去”

谢桂英生前经常来纪念馆参加活动。她生前曾说:“对于那段灾难历史,我们应该永远铭记。”

2022年重阳节,老人参加纪念馆“百岁宴”活动。离开纪念馆时,她依依不舍,说道:“美女帅哥们,谢谢,等我100岁再来!”

2022年,谢桂英在“百岁宴”活动中按下手印并签名

2021年,谢桂英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老人生前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日子越过越好,要感谢共产党。”这是老人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老人离我们远去, 但这段历史记忆将代代传承。愿老人一路走好!

来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流程编辑:u02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其中之一是关于一位年仅15岁便嫁给皇太极的女子,她终生未能...
原创 赵... 赵国,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诸侯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君王,他们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斗力,...
原创 为... 《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是中国著名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生动描绘了清朝雍正和康熙时期的宫廷生活以及错综...
原创 邓... 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在北京如期召开。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出现了一位特别的身影——曾经享有盛名...
原创 家... 在广东省肇庆市,冯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蕴含深厚历史韵味的中华民国双旗币当十铜元。这枚钱币,犹如一本沉默...
原创 秦... 秦朝的历史是短暂而充满戏剧性的,从大秦的开创到它的迅速衰败,仅仅经历了二世。秦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度...
原创 李... 咱今天唠唠唐朝那些事儿,讲讲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顺德之间一段挺有意思的故事。这长孙顺德啊,身份可不一般...
原创 夏...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除了著名的三皇五帝和夏商周这些朝代之外,还有一些较早的世代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今天,...
原创 皇...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了许多人热衷讨论的话题之一。我们经常听闻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并且其历史...
原创 在... 文/青峰 文章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盛世的时代。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几乎...
原创 汉... 前赵(304年~329年),又称汉赵,属于十六国时期的列国之一。它是由西晋末期的匈奴贵族刘渊所建立的...
原创 徐... 据顾保孜在《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一书中的描述,建国初期的一次偶然机会,宋庆龄女士(孙夫人)造访了中南...
原创 6... 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经历了一生的起伏与变化,亲历了近现代中国许多关键的历史事件,是一位典型的...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的猛将,关羽、张飞、赵云等人无疑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令无数人敬佩。然而,在众多的三国猛将中...
原创 夏... 良渚文化,作为一项神秘且重要的古代文明,长久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默默存在。直到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
原创 历... 西施 西施被誉为四大美女之首,传说她每天都会前往溪边洗涤丝绸。溪水中的鱼一见到她,便自觉丑陋,不敢...
原创 晚... 晚清的真实照片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另一面——与现代电视剧中盛大的宫廷斗争和华丽的服饰不同,这些照片记录了...
原创 彭... 当红军抵达陕北的吴起镇时,彭德怀指挥部队成功击败了敌人的骑兵,毛主席得知这一战果后异常高兴,便作了一...
原创 中... 《周易》中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同...
西方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书籍?这里... 近日,由美国考古学会主办的《考古Archaeology》杂志评选出本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文章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