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高楼一夜风,玉绳低转道旁松。宫娥不识边功苦,笑指岩前石径中。程咬金,生于公元589年,逝世于665年,享年77岁。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程咬金活到77岁,身心健康,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圆满的生命。
程咬金原籍山东东平县,后来更名为“程知节”。然而,程咬金并非如某些小说所描述的那样出生贫寒。他的家族曾是将门之家,尤其是他的父亲,程有德,长期在官场上任职。程家的祖先在北齐时期曾担任官职,但随着北齐的灭亡,程家的地位逐渐下降。尽管如此,程咬金出生时,程家虽已衰落,但在当地依然保持着一定的声望和威望。
程咬金,绰号“阿丑”,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将相世家。他的父亲程有德曾担任南陈马鸣关副总兵,马鸣关的总指挥则是秦叔宝的父亲秦懿。秦懿和程有德是生死之交,两人共同守卫马鸣关多年,感情深厚如兄弟。秦琼和程咬金也曾是玩伴。隋文帝杨坚攻打南陈时,程有德与秦懿英勇作战,最终为国捐躯,马鸣关陷落。程家与秦家的人在动荡中分散,程咬金和母亲逃往山东东阿,而秦琼和母亲逃往济南府历城县。
程咬金成年后,由于生计问题,开始了不法的行为。他为谋生拦路打劫,甚至偷窃、诈骗,手段毫不留情。凭借着身强力壮,且颇具威慑力,他被称为“净街太岁程虎”。尽管他的行为不端,但他从不伤害无辜的穷人,而是专门针对富贵之家。因此,程咬金能在乱世中集结起数百人,保卫一方。然而,程家资源有限,最终他不得不依附瓦岗军。
程咬金加入瓦岗军时,正是李密主掌瓦岗军。瓦岗军的建立由翟让发起,而程咬金投效后迅速得到李密的重用,成为内军的核心成员之一。李密常说:“八千人,抵得上千军万马。”程咬金成为四大骠骑之一,受到极大的赏识。
在一次与王世充的交战中,程咬金英勇表现。王世充围攻时,程咬金率领内骑参与援助,成功救回受伤的裴行俨,并在追兵中奋勇杀敌,险些丧命。后来,程咬金被王世充俘虏,但王世充对其极为尊重,封他为武将。然而,程咬金与秦琼看清王世充的品性,认为此人必定无法成功,决定离开他,投奔李世民。
程咬金向李世民效忠后,得到了重要的职务。由于太子李建成的忌惮,程咬金被任命为康州刺史,并向李世民表示效忠,誓死保护他。玄武门之变爆发时,程咬金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此时他已38岁,展现了出色的勇猛与忠诚。
此后的二十多年中,程咬金为李世民效力,屡次参与镇守边关的任务。虽然年事已高,程咬金依旧忠诚为国,但他开始逐渐减少直接的军事指挥,更多的是负责后方的守卫工作。即使李世民攻打高句丽,程咬金也因年事已高未能亲自出征,而是在长安镇守。
在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表彰当年的功臣,将二十四位英雄的画像挂上凌烟阁,程咬金名列第十九。这一排名并非因为他不重要,而是因为当时他已经担任左卫大将军,官职稍低,其他高官排在前面。
李世民于贞观二十三年逝世时,程咬金年已61岁。李治即位后,程咬金带领禁军护送李治回到长安,守护皇宫,直到李治稳坐皇位。永徽六年,程咬金以左屯卫大将军身份出征,率军讨伐西突厥,获得辉煌战果。六十六年,他攻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军队,斩敌无数。
程咬金在麟德二年2月7日去世,享年77岁,李治追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并在昭陵陪葬。程咬金的谥号为襄公。
许多人好奇为何武则天继位后对李唐的功臣下手,却对程咬金无动于衷。其实这很简单,因为程咬金早在武则天登基之前就去世,而那时武则天还只是皇后。关于后来的传闻和虚构故事,皆不可信。
昔时一战虎狼风,功高无上不名中。如今老去功成后,却坐闲庭日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