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是雍正皇帝的宠臣,而且雍正皇帝与年羹尧的家庭关系也颇为密切,毕竟雍正还是年羹尧的妹夫。借着雍正的宠信和年羹尧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曾在清朝官场上声势赫赫,风光一时无两。然而,尽管年羹尧曾一度风头无二,最终在1726年1月13日,这位昔日的权臣却迎来了自己命运的终结——被雍正赐死。那么,年羹尧死后,他的家人又会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年羹尧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武将之家。他的祖父在明朝时曾任职,而后随清军入关,成为清朝的官员。年羹尧的父亲和哥哥也是清朝的官员,家族背景显赫。年羹尧从小聪慧好学,才智出众。康熙时期,他更是被钦点进入翰林院,成为一名进士。和年羹尧同期的进士中,除了张廷玉外,他几乎是最为出色的。
年羹尧年轻时便显露出过人的才能,年仅30岁时,他便已担任了四川巡抚这一重要职务。他用了短短9年时间,迅速升任为四川总督,而在42岁时,又被康熙皇帝提拔为川陕总督。年羹尧与雍正之间有着亲戚关系——他是雍正的妹夫,这使得他在雍正登基之际扮演了重要角色,帮助雍正稳固了帝位。特别是在皇十四子胤禵的威望逐渐上升之时,年羹尧通过巧妙手段,有效制衡了胤禵的势力,避免了更大的动荡。
雍正登基后,年羹尧因为在西北战事中的突出表现,得到了雍正的重用。雍正不仅升任年羹尧为重要职务,他的家人也得到了不少恩惠。年羹尧的妹妹被册封为贵妃,地位显赫;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本已多年赋闲,但也被雍正任命为署理广东巡抚;年羹尧的妹夫胡凤翚也因此得到升迁。年羹尧的父亲虽然年事已高,但雍正仍特意给他加了尚书虚衔,体现了对年羹尧的重视与宠爱。雍正为了拉拢年羹尧,可谓是倾尽心力,力保年家日益兴旺。
年羹尧也不负雍正的厚爱,在镇压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叛乱,进一步赢得了雍正的青睐。雍正对年羹尧的信任也愈加深厚,朝中的大事,往往都会私下向年羹尧请教。可惜的是,年羹尧因宠辱不惊、傲慢自大,逐渐疏远了朝中其他重要人物,尤其是与怡亲王允祥和吏部尚书隆科多等人发生了严重的矛盾。雍正虽然多次尝试调解,却始终未能改变年羹尧的傲气。
不久后,年羹尧与雍正的政敌——九弟允禟的关系恶化。雍正希望年羹尧能够借机将允禟陷害,但年羹尧因与允禟有旧情,未曾对其下手,这让雍正心生不满。年羹尧的虚荣心以及逐渐腐化的行事作风,使得他在雍正心中的形象大为下滑。他不仅爱慕虚荣,在面见雍正时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还通过收受贿赂、任用亲信等手段,进一步加深了雍正的厌恶。
雍正皇帝曾多次试图提醒年羹尧,但年羹尧并未察觉到其中的深意。雍正的容忍到了极限,最终在雍正三年(1725年),他开始公开批评年羹尧,甚至拉拢了年羹尧身边的一些亲信。年羹尧的行为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弹劾声,最终在1725年四月,他被免去四川总督的职务,并被调任杭州将军。
年羹尧到杭州后,依旧我行我素,延续他在四川总督时的奢侈作风,豪华的排场丝毫没有收敛。由于没有了雍正的庇护,他的弹劾声愈加汹涌。最终,在1726年1月13日,年羹尧被定下92条罪状,其中大多数为死刑罪行。尽管如此,雍正皇帝念及年羹尧曾在青海有过立功,因此决定让年羹尧自尽,而非处以极刑。
年羹尧死后,他的家人也没能幸免于难。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因年羹尧之事被革去太傅衔,虽然年老体衰,但并未受到更严厉的惩罚。年羹尧的妻子——年妃,在年羹尧死前就已病逝。年羹尧的妹夫胡凤翚与妻子一同在年羹尧获罪后自杀了,胡凤翚在担任苏州织造时犯下了严重错误,最终因畏罪自杀。年羹尧的另一位妹妹嫁给了户部郎中杨晏,这位妹妹没有受到家族丑闻的波及。年羹尧的哥哥年希尧在年羹尧获罪后被罢职,但不久后被重新启用。
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在年羹尧死后不久去世,雍正虽然恢复了他的太傅职务,但已无大碍。年羹尧的儿子除了次子年富被赐死外,其余子孙被发配至云南、贵州和广西,但一年后均被雍正赦免。雍正对年羹尧家人的处理,虽算不上仁慈,但也显现出他并未彻底与年家为敌。如果雍正真心要彻底除掉年羹尧的家族,在92条罪状中随便挑出几条,完全可以满门抄斩。可见,雍正的处理既有严厉,又显得不至于过于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