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身上有百般功劳,但其中有一项罪过是无法用任何功绩抵消的。他就像是向前迈出了四十步,却又向后退了整整一百五十步,这样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从本质上分析,袁世凯的成就几乎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或者说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他推翻清朝的举动,其实是迫于革命军的巨大压力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而他对工商业的推动,严格来说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封建统治。因此,他后来试图恢复帝制的举动便是他真实企图的强烈体现。因他而早期成立的民国资本主义政体夭折,这也为后来的军阀混战以及悲惨的近代历史埋下了根深蒂固的隐患。
功绩:1、劝说溥仪退位,避免了清政府和革命军之间的生死对抗,以一种和平的方式结束了清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爆发后,孙中山于1912年新年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的成立。然而,当时清朝的掌控依然牢固,袁世凯与南方的革命派达成了一项协议:只要清帝愿意退位,袁世凯将表示支持共和,并将自己的地位上升为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在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采取了各种手段迫使溥仪退位,最终结束了清朝统治,他也因此顺利地当选为民国总统,实现了所谓“光荣革命”的政权交接。
2、推动国家工商业的发育,改革军队结构,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及军事力量。
通过在天津小站组建北洋新军,袁世凯继续洋务运动,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带来了深远影响。自1903年起,他致力于军事现代化,在华北建立了6个新军师,这被视为中国近代的第一支新式军队。他引入了德、日的军事教官,创立了步兵、炮兵、骑兵和工兵部队,同时设立了现代化的通信学校。
为了推动新政,他积极支持实业创建与商业发展,尤其是在天津。1900年以前,天津的民族资本企业寥寥无几,袁世凯重用周学熙创办直隶工艺总局,数年之内,就发展成了一边开厂,一边办校,使得天津逐渐成为北方的重要实业中心,涉及机器造纸、织布、电力、供水以及烟草产业等,特别是年产20万桶的启新洋灰公司,更是全国最大的企业之一。
罪过:1、出卖维新派,向慈禧太后告密,致使维新派面临全军覆没的险境。
2、出卖国家的利益。为了获得日本的支持,袁世凯同意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实际是在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3、违背对革命党的承诺,逆历史潮流而行,宣布称帝,复辟封建帝制。镇压“二次革命”后,他解散了国会和国民党,撤销临时约法,将内阁责任制改为总统制,并修改了总统选举法。1915年12月,他不仅宣布恢复帝制,还于1916年元旦改国号为中华帝国,自此他自称登基为帝,这一系列行为可谓是逆历史潮流的大罪。
其最大的罪过:复辟帝制。从根本上来看,袁世凯的成就仅仅在于维护清朝或封建专制的体制。实际上,终结清朝统治是因为革命军的强大压力他不得不采取的举措,而他对工商业的促进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封建统治。因此,他后来的帝制复辟充分暴露了他真实的意图!这使得刚刚建立的民国资本主义新政体迅速夭折,并为后续的军阀混战和令人痛心的现代历史埋下了深深的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