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江那么长,东吴怎么能防住强大的魏国呢?
迪丽瓦拉
2025-09-06 17:34:02
0

当谈及东吴立国的历史时,人们总会提到长江天险以及“划江而治”的战略。这四个字虽然简洁,但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却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毕竟,要在如此漫长的防线面前进行“分天下”的安排,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1. 防线漫长

东吴的长江防线横跨5700里的水道,从西陵到江都,纵深浩瀚。如此长的防线意味着一旦防守出现漏洞,整个防线都可能崩溃。而如果防守过度分散,又可能导致力量不集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曹操曾在给孙权的信中提到:“江河虽广,其长难卫也”,直言长江防线的漫长使得守卫变得极其困难。长江确实是东吴的天然屏障,但它不等于完美的防线。若不能合理配置防御,曹魏仅需一只小船,就能轻松渡江。

2.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尽管长江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但在东吴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依托长江长期抵挡中原的进攻。回溯历史,战国时期的楚国曾一度统治长江流域,但其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与长江流域的控制关系并不大。西楚霸王项羽在战败后,从未想过跨越长江东渡。因此,东吴想要“划江而治”,几乎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所有的策略和方法,都是他们在摸索中逐渐找到的,缺乏现成的经验或捷径可循。

3. 地理劣势,真正的“划江而治”

东吴的地理劣势在后世的南方割据政权中最为显著。后来的许多割据政权虽然也以“划江而治”闻名,但都没有东吴如此“纯粹”。例如,后来的“守江必守淮”,虽然看似守住了江东,实际上为了确保防线的完整,必须将防线延伸到淮河流域。此外,襄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方政权往往需要控制襄樊才能保障长江中游的安全。然而,东吴的防线从未涵盖襄樊或淮南,其几乎完全依赖长江一线,这对于其他南方政权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4. 经济差距巨大

从经济条件上看,东吴与曹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在汉末的三国时期,尽管“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趋势逐渐显现,但孙吴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曹魏。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物资储备,东吴都处于弱势,特别是江南地区常年遭受战乱和“蛮”族的扰乱。因此,东吴不仅需要在防御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还要以更少的资源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东吴还是成功地凭借长江捍卫了自己的独立地位,从219年开始,直至280年国灭,足足有61年的时间,甚至在蜀汉灭亡后,东吴依然能够抵抗中原政权长达17年之久。那么,东吴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何守住这条漫长的防线?

东吴如何守住这条漫长的长江防线?问题的答案在于东吴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防御策略。司马昭曾向吴国使者纪陟询问吴国的防守状况,纪陟回答说:“从西陵到江都,布防五千七百里!”面对这样长的防线,司马昭难免怀疑其能否坚固。纪陟则反问:“虽长,但足以固守”。他解释道,尽管防线绵延,但东吴在沿江的关键点上修筑了坚固的城防工事,比如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等地。这些城防成为东吴的支撑点,使其能够有效掌控长江的水路。

选址的智慧

孙吴之所以能够守住长江,是因为其选择的防线要点具有战略意义。长江漫长,但敌人进攻的路线有限。曹魏为了南下,必须依赖水路运输,进军必定会沿着南北水道进发。因此,孙吴精确地选择了南北水道的关键控制点,确保敌人无法通过这些通道进入长江。特别是在西陵的防守上,陆逊提出的“西陵为国之藩表”的战略,确保了东吴防线的稳定。在此战略的指引下,孙吴不仅能够阻止敌军的进攻,还能及时进行反击,保障了长江防线的完整。

开门延敌与军屯战略

为了更好地应对曹魏的进攻,东吴采取了灵活的防御战略。例如,在武昌,孙权曾提出如何从武昌返回建业的问题,并考虑到如果敌人来袭,水道长达二千里,根本无法及时赶回。当时,年轻的张梁提出了一种“开门延敌”的防御思想。这种策略的核心是通过诱敌深入,将敌人引导到不利的局面,同时保证后续的迅速反击。孙吴通过这种策略,不仅成功遏制了曹魏的进攻,还多次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

此外,东吴还采取了军屯战略,将军队驻扎在沿江的各个要点,缓解了后勤压力,并增强了防守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强防线,孙权还提出了通过筑堤堰水的策略来改变地形,破坏敌军的进攻。最经典的一次便是西陵之战,在陆抗的指挥下,通过毁堰放水,成功破坏了敌军的后勤保障,迫使晋军失败。

水军优势与指挥官的智慧

长江防线的成功离不开东吴强大的水军。在水战技术的支持下,东吴不仅能够封锁长江,还能够灵活应对敌人可能的进攻。水军的优势使得东吴在与曹魏的对抗中始终保持主动权。长江的防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的。东吴的指挥官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能够准确判断敌人的意图,并采取灵活应变的战略。

结语

孙吴的长江防线为后世南北割据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尽管东吴在进攻方面较弱,但其在防守上的策略却堪称历史经典。凭借着这条防线,孙吴不仅延续了自己的政权,还为南北对峙的历史进程铺垫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文明从原始时期延续至今,广袤的土地上积淀了无数珍贵的历史遗产,这些文...
原创 我... 我们深信,只有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而非他国的善意,才能实现真正持久的和平。和平并非天赐,而是建立在强...
原创 日... 话说1868年的东京街头,刚登基的明治天皇正为两件事发愁:一是怎么把武士们的刀剑换成西装革履,二是怎...
原创 长...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因争夺上党地区的控制权,最终在长平一带爆发了激烈的战斗,这场战争被后人称为...
原创 他... 作为少数民族兴起的政权,元朝时期的统治者对蒙古人和色目人极为器重,而汉人则只能屈身于中下级官职。然而...
流失美国79载 国宝文物子弹库... 以下视频来源于 央视一套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成功接收美国史密森尼...
一个县级博物馆的全国“突围” 5月18日,迎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这几年来,曾经“高冷范儿”的博物馆已经成为文旅“顶流”。越来越...
原创 此...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身世极为复杂的人物,他是慈禧的后裔。伴随着清朝的崩溃,他为了能在动荡的时代...
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为何无视... 1644年初,李自成挥师东征,迅速逼近北京,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但在此关键时刻,崇祯手里其实还有两...
原创 姜... 《史记》记载:“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吕尚盖...
原创 浅... 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力量分析 三国时期,中国的汉朝分裂成魏、蜀、吴三个独立政权,构成了一...
原创 民... 透过历史的老照片,我们可以感受到百年的变迁与沧桑。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名专注于搜集和整理老照片的八...
夏朝都城在哪里?经研究数量之多... 《史记 夏本纪 正义》引《帝王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 这话表明大禹被封...
原创 朝... 宰相,作为中国古代仅次于君王或皇帝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职责极为重要。词语“宰”意指主宰,“相”原本...
原创 从... 最近,一位读者私下询问,清代的提督职位是否比知府这类文官低。许多人或许会赞同这一观点,但御史却对这一...
朱棣二哥朱樉有多荒唐?气得朱元... 在元末乱世的残酷斗争中脱颖而出的草根皇帝朱元璋,早早就为自己一手开创的大明朝设计了一套近乎完美的相互...
辛弃疾一生六百多首诗词,又力主... 辛弃疾,中国历史上的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苏轼合称“苏辛”,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诗词,在中国文...
2025重磅科普:大发怎么看走... 大小与双单走势技巧规律【89hf · C C 】 “为什么贾宝玉那么爱林黛玉,却从来不劝她好好吃饭,...
走进琉璃河遗址探寻北京“城之源...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罗鑫 陈钟昊)北京琉璃河遗址距今已有3000余年历史,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
原创 列... 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斗争一直是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主题。20世纪初,俄国的政治局势风起云涌,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