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江那么长,东吴怎么能防住强大的魏国呢?
迪丽瓦拉
2025-09-06 17:34:02
0

当谈及东吴立国的历史时,人们总会提到长江天险以及“划江而治”的战略。这四个字虽然简洁,但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却非外人所能轻易理解。毕竟,要在如此漫长的防线面前进行“分天下”的安排,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1. 防线漫长

东吴的长江防线横跨5700里的水道,从西陵到江都,纵深浩瀚。如此长的防线意味着一旦防守出现漏洞,整个防线都可能崩溃。而如果防守过度分散,又可能导致力量不集中,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曹操曾在给孙权的信中提到:“江河虽广,其长难卫也”,直言长江防线的漫长使得守卫变得极其困难。长江确实是东吴的天然屏障,但它不等于完美的防线。若不能合理配置防御,曹魏仅需一只小船,就能轻松渡江。

2.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尽管长江具有天然的防御优势,但在东吴之前,从未有任何一个势力能够依托长江长期抵挡中原的进攻。回溯历史,战国时期的楚国曾一度统治长江流域,但其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因,与长江流域的控制关系并不大。西楚霸王项羽在战败后,从未想过跨越长江东渡。因此,东吴想要“划江而治”,几乎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所有的策略和方法,都是他们在摸索中逐渐找到的,缺乏现成的经验或捷径可循。

3. 地理劣势,真正的“划江而治”

东吴的地理劣势在后世的南方割据政权中最为显著。后来的许多割据政权虽然也以“划江而治”闻名,但都没有东吴如此“纯粹”。例如,后来的“守江必守淮”,虽然看似守住了江东,实际上为了确保防线的完整,必须将防线延伸到淮河流域。此外,襄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方政权往往需要控制襄樊才能保障长江中游的安全。然而,东吴的防线从未涵盖襄樊或淮南,其几乎完全依赖长江一线,这对于其他南方政权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4. 经济差距巨大

从经济条件上看,东吴与曹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在汉末的三国时期,尽管“经济重心南移”这一趋势逐渐显现,但孙吴在经济上远远落后于曹魏。无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物资储备,东吴都处于弱势,特别是江南地区常年遭受战乱和“蛮”族的扰乱。因此,东吴不仅需要在防御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还要以更少的资源来应对更复杂的局面。

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东吴还是成功地凭借长江捍卫了自己的独立地位,从219年开始,直至280年国灭,足足有61年的时间,甚至在蜀汉灭亡后,东吴依然能够抵抗中原政权长达17年之久。那么,东吴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何守住这条漫长的防线?

东吴如何守住这条漫长的长江防线?问题的答案在于东吴采取了切实可行的防御策略。司马昭曾向吴国使者纪陟询问吴国的防守状况,纪陟回答说:“从西陵到江都,布防五千七百里!”面对这样长的防线,司马昭难免怀疑其能否坚固。纪陟则反问:“虽长,但足以固守”。他解释道,尽管防线绵延,但东吴在沿江的关键点上修筑了坚固的城防工事,比如西陵、江陵、武昌、濡须等地。这些城防成为东吴的支撑点,使其能够有效掌控长江的水路。

选址的智慧

孙吴之所以能够守住长江,是因为其选择的防线要点具有战略意义。长江漫长,但敌人进攻的路线有限。曹魏为了南下,必须依赖水路运输,进军必定会沿着南北水道进发。因此,孙吴精确地选择了南北水道的关键控制点,确保敌人无法通过这些通道进入长江。特别是在西陵的防守上,陆逊提出的“西陵为国之藩表”的战略,确保了东吴防线的稳定。在此战略的指引下,孙吴不仅能够阻止敌军的进攻,还能及时进行反击,保障了长江防线的完整。

开门延敌与军屯战略

为了更好地应对曹魏的进攻,东吴采取了灵活的防御战略。例如,在武昌,孙权曾提出如何从武昌返回建业的问题,并考虑到如果敌人来袭,水道长达二千里,根本无法及时赶回。当时,年轻的张梁提出了一种“开门延敌”的防御思想。这种策略的核心是通过诱敌深入,将敌人引导到不利的局面,同时保证后续的迅速反击。孙吴通过这种策略,不仅成功遏制了曹魏的进攻,还多次在关键时刻取得胜利。

此外,东吴还采取了军屯战略,将军队驻扎在沿江的各个要点,缓解了后勤压力,并增强了防守的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加强防线,孙权还提出了通过筑堤堰水的策略来改变地形,破坏敌军的进攻。最经典的一次便是西陵之战,在陆抗的指挥下,通过毁堰放水,成功破坏了敌军的后勤保障,迫使晋军失败。

水军优势与指挥官的智慧

长江防线的成功离不开东吴强大的水军。在水战技术的支持下,东吴不仅能够封锁长江,还能够灵活应对敌人可能的进攻。水军的优势使得东吴在与曹魏的对抗中始终保持主动权。长江的防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的。东吴的指挥官具备极高的军事素养,他们能够准确判断敌人的意图,并采取灵活应变的战略。

结语

孙吴的长江防线为后世南北割据政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尽管东吴在进攻方面较弱,但其在防守上的策略却堪称历史经典。凭借着这条防线,孙吴不仅延续了自己的政权,还为南北对峙的历史进程铺垫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