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世凯只当83天皇帝,为何造7.5亿枚“袁大头”,还用了30多年?
迪丽瓦拉
2025-09-06 19:32:56
0

袁世凯,民国历史中的“曹操”,其前半生在朝鲜建功立业,声名远扬。后半生却因企图复辟帝制,留下了深刻的争议。他仅在位八十三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短暂的皇帝。然而,奇怪的是,在北洋政府垮台后,他的“袁大头”银元竟然流通了超过三十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难道是民众依旧怀念这位曾经的君主?还是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解开这段历史的谜团,我们需要深入到历史的深处,亲自探访历史的现场,寻求答案。

袁世凯的故事可谓是时代造就的英雄,如同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乱世的奸雄,治世的能臣。在清朝平稳的年代,袁世凯显然不是那种依靠科举晋升的典型人物。无论参加多少科考,他从未考中,显然他不是以读书为长。然而,在应对复杂社会事务方面,袁世凯无疑比许多清朝的空谈者更为出色。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极力推举袁世凯。李鸿章如果没有力挽狂澜,大清朝恐怕早已崩溃。他临终时的遗言,把袁世凯推崇备至,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袁世凯曾是中国的外交大臣,多次辅佐朝鲜国王李熙,平定朝鲜的内乱,并挫败了多次日本的阴谋。然而,远在朝鲜立下赫赫战功,国内却并不买账。袁世凯不久后回国,却被撤销了所有职务。曾经多少书生心中梦想的仕途,终究也难逃世事的变迁。袁世凯从不自居为书生,反而憎恶那些虚伪的书生。他曾答应过自己的知己,若自己有朝一日大有作为,定会为他安排一个合适的位置。

人生往往在低谷时最能磨砺一个人的性格。袁世凯屡次拜访朝中的大员却未能得到重用,最终是李鸿章接纳了他。李鸿章自认并非清官,而是能臣,他常自豪地说:“朝中人皆说我任人唯亲,呵呵,不任人唯亲,我如何能成事?他们不懂,我绝不会扶持无能之辈。”

接替李鸿章成为中堂后,袁世凯面临了第一个难题:《天津条约》规定中国军队不得进入天津。天津名义上被西方列强占领,如果中国不派兵防守,等同于放弃这座城市。慈禧太后对此忧虑重重,但无计可施。于是她召见了袁世凯,袁世凯自信满满地表示:“太后,请您放心,我自有妙计。”他从军队中抽调了一批勇士,穿上警察服,携带警械,浩浩荡荡地进入天津城。这一招令西方列强措手不及,他们只能黯然撤退,袁世凯因此立下了赫赫战功。

后来,袁世凯建议慈禧废除科举制度,建立新军,改革学堂。经过一系列改革,大清王朝短暂出现了复兴的局面。然而,历史的潮流早已注定了大清的结局,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改变最终的命运。革命的浪潮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武昌起义揭开了民国的曙光。为了尽早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主动让贤,推举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如果袁世凯在这时因突发事件去世,历史对他的评价可能会大为不同。

然而,历史终究没有假设。据传,袁世凯称帝的原因与一次偶然的事件有关。一天,袁世凯正在卧室午休,近侍端着一碗汤走进房间,因不知什么原因,将碗打碎了。这本是个小插曲,却因此引发了后来的波澜。近侍看到袁世凯的珍贵朝鲜国王所赠的碗摔碎后,慌忙跪地解释:“总统,我之所以打碎碗,是因为我刚才看见了一条金色的大龙。”金龙是古代中国君主的象征,袁世凯听后心中大喜,但脸上保持镇静,叮嘱近侍不要外传。此后,他开始筹划称帝事宜,尽管他的儿子多次劝阻他不要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袁世凯却将儿子的劝告置之脑后。

结果可想而知,袁世凯的帝王梦在八十三天后破灭,全国各地的革命风暴掀起。他短短八十三天的皇帝生涯,竟然让“袁大头”银元流通至今。根据历代惯例,一个王朝覆灭后,前朝的货币应当作废,但“袁大头”却奇迹般地持续流通。深究其中的原因,还是袁世凯深谙经济学,任职期间制造的货币含银量极高,远超后来的纸币。相比之下,民国政府发行的大量纸币因通货膨胀而失去信用,最终成为废纸。而金银本身就是贵重的金属,袁大头因此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逐渐成为流通主流。

即使是国民政府多次劝说民众放弃“袁大头”,依然无法改变民众的选择。民众对袁大头的喜爱,更多的是对其中所代表利益的认同,而非对袁世凯的怀念。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覆灭,往往从经济开始。只要财政能运转,一批既得利益者会为政权提供支持。而一旦国家连正常的工资都无法支付,或失去公信力,那就意味着这个政权已经步入了末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在解放战争中,为革命事业牺牲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不少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牺牲。 在红军时期,最年轻的红军战将寻淮...
原创 美... 为什么美国能够击垮前苏联,但却难以战胜中国? 在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在其实力的巅峰期,军事力量一...
原创 中...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生老病死是无法逃避的命运。在我国古代,由于频繁的战乱和饥荒,许多人未能安享晚年...
原创 宋... 1949年6月,三野的23军军长陶勇率部参与了解放上海的战役,战后返回杭州驻防。当时,中央军委已决定...
原创 贵... 1903年4月,日本建筑学者伊东忠太在访问贵州安平县时,偶然发现安顺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他对此产生...
原创 欧...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段已经尘封的历史,时间回到几代之前。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是泰国的查克拉邦瑟王子,他出...
刘黑闼到底有多厉害,他杀了哪些... 这么说吧,巅峰时期的刘黑闼,也只有李世民能打败他,除此之外,绝大多数唐将都不是刘黑闼的对手。 李神通...
原创 苏... 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大清洗”是苏联历史中一段非常黑暗且充满悲剧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无辜民众...
原创 你... 慈禧太后,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在那个女人地位低微的封建社会里,慈禧凭借非凡的智慧与手腕,巧妙地一步...
原创 中... 虽然中国已经崛起,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的国家,却并未真正向中国道歉和赔偿。更有...
原创 清... 1908年11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一前一后离世,隆裕皇后肩上压得沉重的两座大山终于崩塌,41岁的她不...
原创 俄... 中国近代历史中,面临过众多的内外挑战,国家屡次陷入困境。国内的贫弱与外部的列强侵略,使得中国无力应对...
原创 上... 一种观点认为,上海在近代的繁荣崛起,是因为民国时期将首都迁至南京,这一论述未免太过简单化。实际上,从...
南明最后一位战略大师,差点让明... 随着1644年北京的陷落与满清的入关,大明朝两百余年的历史似乎即将划上句号。然而令人惊奇的是,大明王...
原创 泰... 当提到世界历史上最致命的船舶灾难时,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往往无可避免地浮现在人们的脑海里。即使在一百多年...
原创 明... 《大明王朝十六位皇帝评选》 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且波澜壮阔的朝代之一,历时近三百年,培养出了...
原创 斯...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政治局势发生了剧变。赫鲁晓夫作为斯大林的继任者,在上台后不久便开始了对斯大林时代...
丈夫被大清皇帝打败,她选择入宫...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女人,你能想起谁?唐朝的武则天?还是清朝的慈禧太后?或者是有事的时候才想起来的钟无艳...
原创 朱... “朕问你,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面对朱元璋这个威严的提问,蒙古少女王氏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四个字。这...
原创 千...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十三太保”中的父亲或义父。他出身于沙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