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盎撒人是否会向犹太人发起进攻,甚至对其进行清算呢?我们只能说,虽然两者之间的斗争非常激烈,但现实的情形却往往更加复杂和残酷,结果可能并不像我们预想的那样美好。
最近,由于巴以冲突的爆发,大家开始更加关注犹太人群体的历史与现状。许多人发现,犹太人如今的处境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顺利,过去的日子更是充满了艰辛。像许多民族一样,犹太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劣迹和血泪史。巴以冲突的爆发让全球人民更直观地看到犹太人的面貌。那么,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否也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呢?
许多人开始探讨,在美国,犹太人群体有大约600万之众,其中很多人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和权力,甚至坐拥高位。而犹太人本身并不完全是善类,事实上,他们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也做出了不少不为人知的恶行。其实,这与历史上犹太人频繁地占领其他民族的家园,甚至反过来伤害当初收留他们的好心人,极为相似。尤其是与二战前的德国局势极其相似——当时犹太人甚至掌控了德国的国家权力,诞生了一任犹太籍德国总理。
那么,美国是否会走上与二战期间德国类似的道路,向犹太人发动攻击,甚至进行彻底的清算呢?事实上,在美国,犹太人和盎撒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斗争,特别是在财团之间的较量,这种斗争往往发生在普通人难以察觉的领域。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更直观地了解这一点。第一个例子就是争夺政治权力。犹太财团在美国民主党内有着显著的影响力,作为民主党重要的金主,他们的支持对现任总统拜登至关重要。在2020年大选期间,拜登的政治筹款数字创下了前所未有的纪录,突破了10亿美元,远远超过了特朗普这位以擅长筹款著称的前总统。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金融领域的暗战。犹太人一向以金融领域见长,这也是他们几千年来最擅长的领域之一。美联储,这一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长期以来一直由盎撒人严密控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拜登上任后,他花了两年时间,利用总统权力,陆续替换了美联储理事会的成员,包括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第三个例子,涉及到近期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的事件。我们有理由怀疑,犹太财团可能利用这一机会,试图侵吞盎撒财团所拥有的传统实体产业。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长期以来都被盎撒财团所垄断,而特斯拉的CEO马斯克曾表示,如果三大汽车公司满足工人的要求,给工人加薪40%,那么这三家公司将面临破产的危机。如果这些公司破产,犹太财团是否会趁机接手呢?
然而,尽管犹太人凝聚力强,进攻手段凌厉,但在美国,盎撒人的势力根基深厚,犹太人始终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因此他们并不敢太过于张扬。在美国,盎撒人是否会对犹太人采取强硬措施呢?
我们必须承认,这种设想或愿望往往带有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问题上暴行的强烈愤怒。然而,现实情况远比这种情绪化的期待要复杂得多。这也与犹太财团借鉴历史经验,采取了一些“保命”手段密切相关。
第一招,犹太人行事低调,巧妙包装自己的形象。在美国,犹太人普遍不高调,表面上看不出他们有明显的联合行动。与此同时,他们悄悄地控制了大量新闻媒体,通过操控舆论来粉饰自己,甚至掩盖自己的阴暗面。举个例子,巴以冲突爆发初期,以色列作为受袭方占据了舆论的高地,犹太财团发动舆论攻势,打压所有支持巴勒斯坦的言论。然而,在这场舆论风暴中,竟然也出现了一些犹太人群体的集会,公开反对以色列,呼吁“不要以我们的名义行事”,他们甚至进入美国国会大厦请愿。这种反常现象,很可能是犹太财团为了平衡以色列后来的暴行给美国犹太人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策略。
第二招,犹太人长期积累财富,特别是在金融和科技领域,形成了庞大的力量。金融领域的影响力无需多说,而在科技领域,像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就是犹太人。前几年,他曾多次接受美国国会的调查,关于Facebook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这种调查其实更多的是有人借机找茬。
第三招,犹太人懂得在政治中保持低调,始终站在幕后。200多年来,犹太人从未直接赢得过美国总统大选,他们善于通过代理人行事,将自己隐藏在幕后。例如,拜登政府内几个关键岗位的负责人,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财政部长耶伦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的这一策略,正是通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方式,稳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长期优势。
此外,美国本身并没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它是一个高度移民的国家。这也导致了美国的民族结构日益复杂,种族之间的融合程度极高。这可能也是犹太人保护自己的一种策略。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数量正在急剧下降。如今,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不到美国总人口的30%,纯粹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更是只占6000万人左右,数量极为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