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沈眉庄在喝下太后赠送的暖春酒后,情感失控,结果与前来送醒酒汤的温实初发生了亲密关系,最终促成了静和公主的降生。温太医在剧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医术,宛如受尊崇的名医,同时个人生活却又狗血十分,令人瞠目结舌。然而,尽管剧集精彩纷呈,这种情节在清朝的历史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发生。
古代皇宫通常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是朝会、接见外使、处理朝政事务的场所,而内廷则是皇帝与皇后、妃嫔们的生活区域,内廷内外的隔离极为严格,外臣不得随意进入。尤其是进入明清时期,对这些限制的执行愈加严厉,唐宋时期尚且外妇可以通过名帖进入后宫,如今的明清时代则彻底禁绝,即使是外命妇也需要被正式传召,才能够踏入宫殿,更别提其他不相关的人。
清朝的太医院并不设在紫禁城之内,而是在外部区域。如果宫中需要太医,必定要由负责召唤的内侍出宫去请,而不是像《甄嬛传》中描绘的由宫女进行召唤。在太医得到召唤后,进入宫廷时还需详细记录出入的时间,这项工作是由内务府专人负责,不仅限于清朝,其它所有朝代也都遵循此类规定,绝非由温太医的徒弟如剧中所示单独记录。
在《甄嬛传》中,温太医与甄嬛、沈眉庄私下密谈的情景屡见不鲜,然而在清朝的实际情况中,这种私密相处是严令禁止的。按照宫廷的规矩,太医为后妃诊脉必须有陪同,通常皇后和太后会一起在场,以避免误诊,同时确保互相监督,保障后宫的秩序。
此外,太医在为后妃诊脉时,旁边还需要有内侍进行监督,并且必须详细记录诊脉的情况,太医不是看完后就回太医院自行书写脉案。太医在诊脉时也不能正目相视后妃,甚至不允许因交谈而分心,待诊脉结束后,后妃必须退至帘后,太医方可在宫女和内侍的陪同下进一步询问。
正因如此,对太医在后宫活动的严苛约束,使得其在宫中侍奉的准入条件与内侍差别甚大,后者不是被刮刀一划便可过关,太医更是需严守职责,否则宫廷将一片混乱。在许多清宫剧中,后妃与太医的亲密关系常常被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后妃与太医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极其困难,更可谓是难如登天。
传统的太医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外,往往出身于读书人家庭,医术也需受儒家思想熏陶,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在当时的社会中,医生的道德标准甚至要高于普通士人,一旦与后妃发生私情,绝对不仅仅是背弃伦理,更是触犯当时的法律,后果不堪设想,也因此太医被严格禁止与后妃单独相处。
加之清朝太医院内部分工明确,各个太医都有自己负责的对象,尤其是高级太医则主要负责问诊和开药,药物的抓取和煎制则交由其他人处理。在严密的规章制度下,任何可能的漏洞都被堵住,因此皇帝对太医在后宫的服务可以放心。而在《甄嬛传》中,太医替妃嫔开药、暗中操控等种种设定,实际上在历史上根本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