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大人驾鹤西去了!就在兵营里……就那样去了。”随着话音落地,现场的无数民众听闻这一消息,纷纷泪流满面,跪拜向军营驻扎的方向,表达无尽的哀悼与敬意。
他去世的当天,福州的天气依旧如先前般晴空万里,但随着噩耗的传来,天气骤然变幻,乌云密布,接着下起了滂沱大雨,连下三日不停,仿佛连老天都在为他哀伤,不舍他的离去!
即便是慈禧皇太后,那位习惯于奢华享受的宫中人物,在听闻战士们前来报信,告知左宗棠去世的消息后,亦是沉默良久,眼中噙满泪水,随后她指示,务必为他举行一场体面的葬礼,表彰他的伟大贡献。
左宗棠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他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素有“硬骨头”与“晚清纯爷们儿”的美誉。他的一生,堪称“忠肝义胆”四字的真实写照。
左宗棠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尽管家族曾有过中进士的光辉历史,但家境并未因此改变,反而让年幼的他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年仅四岁,他便能背诵经典,十几岁时已经能熟读诗书,才智出众,可以说他是年少得志,前途似锦。然而,尽管他勤奋苦读,考取了举人,但在随后的进士科考中,他三次参加却屡次失败,遭遇挫折。对这些失败的打击,左宗棠没有选择沉沦,而是投入到家里的农活中,继续寻找内心的平静。
即便是农耕日常,左宗棠也不忘学习。他常常向村里长辈请教农事,探讨其中的地理问题,对待每个疑惑,他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正因如此,许多亲友都劝他继续考取功名,可是左宗棠似乎早已对学问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淡然表示:“学问应当服务于时代。”这句话,也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左宗棠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郭嵩焘和胡林翼。但让他最为敬佩的,莫过于林则徐。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已深深打动了左宗棠,而他们之间的交往也促成了彼此深厚的友谊。林则徐不仅欣赏左宗棠的才华与抱负,更在许多方面与他不谋而合,两人的思想相互碰撞,激发了许多启发。林则徐的坚定信念与使命感,给了左宗棠深刻的影响,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决心。
到了1852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战局变得异常复杂。太平军的士气高涨,战斗力远超腐朽的清军,接连数次大胜,直逼湖南。就在此时,郭嵩焘引荐了左宗棠。左宗棠虽然没有实战经验,但他对地理、军事、政治与兵法有着深刻的见解,湖南的总督最初并未对他抱有太大期望,然而亲自见过左宗棠后,他立刻改变了看法,力排众议让左宗棠担任总指挥。
尽管清军在整体上已腐败不堪,战术上的优势也未能改变局面,但左宗棠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和对地形的深入了解,迅速安抚了百姓,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年已四十的他亲自上前线,带领部队冲锋在前,战斗力十足,令敌军闻风丧胆。这使得左宗棠的名字迅速响亮起来,成为名震一时的英雄。
在成功抵抗太平军后,左宗棠继续跟随曾国藩前往福建战场,力求尽快平息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恢复国家的秩序。经过长达十年的艰苦奋斗,左宗棠最终帮助清朝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的起义,结束了这场无尽的动乱。
此后,朝廷屡次派遣他去镇压战乱、处理边防事务,然而,左宗棠却不顾一切劝阻,决定前往新疆。新疆作为我国的边境重地,虽然物产丰富,但地理条件极为严酷,且正面临外部威胁。此时,哲德沙尔汗国在沙俄与英国的支持下悄然崛起,成为了对中国的潜在威胁。许多人认为,由于新疆远离中原,且沙俄与英国的势力过于强大,不值得过度关注。可是,左宗棠却深刻认识到这是外部列强的阴谋,认为新疆的战略意义不可忽视,必须严防死守。
在得知他决心出征新疆后,慈禧最终松口同意,并准许他前往。为了彰显自己的决心,左宗棠甚至定制了棺材,准备一旦有风险便英勇赴死。他带着棺材离开京城,誓言:“必取回新疆!”
面对当时极为紧张的财政状况,左宗棠依然毫不犹豫地为这场战斗筹措资金,他不仅动用自己的家财,还向商人们求助。胡雪岩作为知名商人,不仅借款给他,甚至抵押了自己的商铺,这份支持让左宗棠深受感动。
带领着忠诚的老兵,左宗棠从北向南一路征战,屡次大胜,势如破竹。他最终攻入敌人的老巢,迫使敌军自尽,而他收复的新疆疆域越来越大,然而,他知道,真正的威胁并非这个小国,而是沙俄。
为此,左宗棠继续征战,勇敢地单独前往沙俄控制的伊犁,与沙俄展开对峙。面对左宗棠的强势反击,沙俄开始感到恐惧。最终,沙俄不得不同意与中国达成和平协议,归还伊犁并签署和平条约。
成功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并未选择立刻返回享受安逸的生活。他决定留在新疆,推动这片土地的经济发展和民众安居乐业。他引进农业知识和西方技术,帮助百姓种植粮食,开辟商业之路,促进地方经济繁荣。左宗棠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片边疆土地上深深扎根。
然而,年已七十二的左宗棠仍未放松,他接受了清政府的命令,再次前往福建迎战法国侵略者。此时的他已年事已高,操劳过度,最终因病倒在营帐中,英年早逝。
他去世后的消息迅速传遍全国,民众痛惜不已,为这位全身心投入国家大业的英雄感到深深的惋惜。左宗棠的功绩,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他的遗体被安葬在湖南老家,墓地至今仍有专人守护,守墓人已是第四代。每当提到守护的使命,守墓人黄志清总是正言道:“了解左宗棠的人,都会明白,守护他是多么大的荣幸。”
毛主席曾高度评价左宗棠:“没有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很难说。”的确,左宗棠的英勇为中国带来了大美新疆,给了我们一个稳固的边疆,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敬仰。只有像左宗棠这样的英雄,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
左宗棠的名字,注定永载史册,他为国家、为民族付出了不懈努力,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传承那种为国家舍命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