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心狠手辣,甚至能够在危急时刻杀掉曾经对他有恩的人。在一次逃亡途中,曹操遇到了吕奢伯的救助,吕奢伯对他救命之恩,让他免于追杀。在休息时,曹操突然听到院外的刀剑声,看到吕奢伯带着一队人朝着他所在的房屋走来,这让曹操心生疑虑,他猜测吕奢伯可能已将自己的行踪告诉了追杀他的敌人。
曹操心生疑惑,便决定果断出手。他挥刀冲出去,将周围的敌人斩杀一番。然而,当曹操从吕奢伯口中得知,这一切其实是为他准备接风洗尘的酒席时,曹操已为时已晚。他错杀了不少人,而他也深知,若留下吕奢伯,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最终,曹操做出了一个无情的决定,宁可错杀千人,也不放过一个潜在的威胁。这样的性格,让曹操在动乱的时代中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一代枭雄。然而,曹操在多次险境中,也被陈登、贾诩等人逼入绝境,但他依然能够以睿智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任用这些人才,这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立足的独特能力和人格魅力。
尽管曹操权谋过人,心狠手辣,但他依然有些人令他心生忌惮,这其中,既有东吴的人物,也有蜀汉的英雄。那么,曹操究竟为何对这些人物感到畏惧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吕布,三国演义中常被称为“第一猛将”。吕布勇猛无匹,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几乎无人能敌。在曹操眼中,吕布虽然强大,但性格多疑、心狠手辣,极难控制。吕布早年效力于丁原,后来因董卓入京而投靠了董卓。吕布不仅在战场上勇猛异常,身怀绝技,而且还深得董卓宠爱,甚至和董卓结为父子。可是,吕布内心的不满早已埋下了反叛的种子。在董卓暴虐的统治下,吕布最终背叛了董卓,和王允勾结,成功将董卓杀害。曹操深知,吕布虽然表面忠诚,但心怀野心,难以养育。后来,曹操和吕布争夺兖州时,吕布更是打败了曹操的军队,甚至在突围中让曹操左手受伤。最终,曹操决定集中大军,东征吕布,经过一番较量,吕布被捕斩首,曹操也因吕布的强悍而备感忌惮。
第二位让曹操忌惮的,是张飞。虽然历史上,张飞常被看作是个粗犷的武将,但他的谋略同样令人惊叹。张飞与曹操之间有一定的亲戚关系,张飞是曹操的堂侄女婿。曹操的父亲曾被宦官收养并改为曹姓,而张飞与曹操的联系则是通过夏侯渊一系建立的。然而,尽管有亲戚关系,张飞却与曹操为敌。张飞勇猛果敢,曾在长坂坡一役中,单枪匹马立桥,吓退了曹操的大军。在刘备夺取西川时,张飞巧妙运用计谋,将刘璋手下的将领严颜收服,获得了数十座城池。此外,在宕渠之战中,张飞运筹帷幄,巧妙击败曹操的大将张郃。张飞的智勇双全,使得曹操对他忌惮不已。
第三个让曹操感到忌惮的人是关羽,作为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以忠义和智慧闻名。在襄樊之战中,关羽设计水淹七军,几乎让曹操陷入困境,这一战充分展示了关羽的智谋。曹操开始意识到,关羽不仅仅是一个勇猛的武将,更是一个深具战略眼光的智者。
马超,则是第四位令曹操忌惮的敌人。在潼关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马超打得溃不成军,甚至连曹操自己也被迫弃袍割发逃命。马超的勇猛和骑兵战术令曹操心生畏惧,甚至在后来的交战中,曹操几次尝试偷袭马超,但都未能成功。曹操对马超的恐惧,曾一度让他发出感慨:“马超不死,我没有葬身之地。”
最后一位让曹操忌惮的人,是孙策。虽然最初曹操并未把孙策放在眼里,但孙策崭露头角后,曹操开始意识到他的威胁。曹操曾认为孙策依靠的是父辈的声望,但当孙策在江东建立起自己的基业时,曹操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年轻的对手。为了稳固两方关系,曹操甚至通过联姻与孙策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尽管如此,曹操始终提防孙策对许都发起攻击,若孙策不早逝,曹操很可能面临更大的威胁。
综上所述,吕布、张飞、关羽、马超和孙策这五位人物,均因其出色的武艺、谋略及胆略,令曹操倍感忌惮。他们的存在,让曹操在三国动荡的局势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