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刘备虽身为汉室宗亲,却家道中落,最终决定从家乡涿郡起兵,经过多次征战,先后占据徐州、荆州,并最终在益州稳定下来,创建了蜀汉政权。虽然蜀汉在三国中势力较弱,但刘备凭借其过人的领导魅力,吸引了无数忠臣良将的支持。特别是在蜀汉阵营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这五位武将,以其卓越的能力和忠诚度,被后人称为“五虎上将”,成为了三国历史中的传奇人物。
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在正史《三国志》中,这五位英雄都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与功绩,关于他们的实力和贡献,历来是人们热议的焦点。相比之下,五虎上将的儿子们则鲜有过多的历史记载,知名度远不及他们的父辈。那么,这些虎将的儿子们是否也继承了父亲的武勇,或是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首先是关羽,他的长子关平在《三国演义》中被设定为关羽的义子。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可知关平与关羽一同英勇战死,至于他生前的事迹,史书并未多加记载。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吴书》中提到的“祺与张温、顾谭友善,权令关平辞讼事”,这里的“关平”可能是同名他人,并非关羽的儿子。
关羽的次子关兴在历史上有过较高的评价,《三国志》记载他“少有令问,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这表明,关兴自年轻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才能,并得到了诸葛亮的青睐。关兴在成年后被任命为侍中、中监军,这个职位本是重任,显示了诸葛亮对他的信任。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关兴作为中监军驻守箕谷,年纪轻轻便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足见其前途光明。然而,遗憾的是,关兴在年轻时便因病去世,未能继续实现自己的抱负。关兴去世后,儿子关统和关彝继承了他的爵位。
尽管关兴早逝,但《三国演义》赋予了他更多的戏份。在小说中,关兴随刘备出征伐吴,亲手为父亲报仇,斩杀了潘璋,之后又随诸葛亮北伐,最终在第六次北伐前病逝。此外,明代的《花关索传》虚构了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并被《三国演义》采纳,后来小说中的关索在诸葛亮南征时突然出现,成为故事中的一大亮点。
接下来是张飞,他的长子张苞早逝,次子张绍则担任了侍中、尚书仆射等职务。蜀汉灭亡后,张绍随刘禅前往洛阳,并被封为列侯。从他的官职和事迹来看,张绍的成就虽然不及父亲的英勇战绩,但他却转向了文官生涯。在《三国演义》中,虽然张苞早逝,他仍然获得了一些戏份。张苞曾随诸葛亮北伐,屡立战功,最终因病去世,甚至令一向稳重的诸葛亮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倒在地。
与关羽和张飞不同,马超原本是西凉的一方军阀,后因机缘投奔刘备,并得到了优待。马超的家人几乎在曹操、张鲁的屠戮下全数丧命,其中也包括了他的两个儿子。《三国志》简略记载了马超的子嗣马承,称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但对于马承的具体事迹几乎没有描述,显然他未能继承父亲的辉煌,成为了一位平庸之人。
黄忠凭借在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的壮烈战功而声名鹊起,官拜后将军,封为关内侯。然而,他的辉煌在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二年便戛然而止,根据《三国志》记载,由于黄忠唯一的儿子黄叙早早去世,黄忠死后,爵位没有继承人。黄忠虽然在史书中并未详细记载年岁,但考虑到黄叙已经先于父亲去世,黄忠的去世无疑带来了一份遗憾和悲凉。
最后是赵云,民间尊其为“常胜将军”。赵云的两个儿子分别是赵统和赵广。史书记载,赵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官秩二千石,而赵广则任牙门将,后来在随姜维征战时,英勇阵亡。在《三国演义》中,赵云去世时,赵统、赵广向诸葛亮报丧,但他们之后再未出现在故事中。
综上所述,五虎上将的子嗣们的表现各异。关平随父战死,张苞早逝,马承虽继承爵位却名声平庸,黄叙早夭,关兴虽官至侍中、中监军却英年早逝。唯有赵云的儿子赵统和赵广走上了与父亲相似的道路,分别成为了武将并拥有一番成就,但仍未能超越父辈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