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勃列日涅夫能够当18年老大,哪怕中风痴呆也没人赶他下台?
迪丽瓦拉
2025-09-07 11:03:33
0

苏联自1922年建立至1991年解体,经历了七位最高领导人的更迭,分别是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每位领导人都在苏联的历史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列宁是布尔什维克革命和苏联的奠基人,斯大林则是将苏联力量推向巅峰的缔造者。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虽然任期较短,但两人都敢于改革,致力于改善苏联的经济和民生。虽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苏联的解体,但他为改善苏美关系和推动政治经济改革也付出了巨大努力。

然而,在这些领导人中,唯有勃列日涅夫的执政显得比较消极,他在位期间过于沉溺于享乐,导致政权空转,无法带领国家向前发展。勃列日涅夫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早年经历了从学生、工人、工程师到军队指导员的多重职业历练,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于斯大林在30年代的“大清洗”使得苏联的干部队伍大量空缺,勃列日涅夫这一代年轻干部在未犯错误的情况下,迅速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尤其是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尽管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后方,勃列日涅夫依然凭借着一些战功为自己争取了名声。

1950年,赫鲁晓夫的扶持使得勃列日涅夫逐渐走上了政治舞台,他很快晋升为苏联的地方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官方文件中给予他“果敢”的评价,而勃列日涅夫自己则解释道:“果敢就是严格遵守制度,执行纪律并无条件地完成党委托的任务。”从中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对领导干部的评判标准,更多侧重于遵守规章制度和高效执行任务,而非创新或变革。

赫鲁晓夫将勃列日涅夫推荐给斯大林,勃列日涅夫的相貌和经历让他很快得到斯大林的青睐,被认为是接班人之一,并得到了重点培养。斯大林曾将他调往中央任职,赫鲁晓夫接手后也将他晋升为书记处书记。赫鲁晓夫对勃列日涅夫的顺从颇为满意,似乎有意将他培养成二把手,但却对勃列日涅夫在工作中的犹豫不决和缺乏果断感到不满。当赫鲁晓夫被推翻后,勃列日涅夫被推选为苏共第一书记。这个决定并非基于勃列日涅夫的卓越能力或威望,而更多是苏共内部利益集团在权力斗争中的妥协结果。一个平庸的领导人更容易获得各方支持,维持权力的稳定。

勃列日涅夫的18年统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台至苏共二十四大(1964年10月至1971年),他在这一阶段逐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并放弃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政策,恢复了苏联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

第二阶段是从苏共二十四大到二十五大(1971年至1976年),这一时期勃列日涅夫推崇个人崇拜,推动了战略核武器的建设。虽然苏联在这一阶段的国力达到了顶峰,但国内经济却持续下滑,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逐渐蔓延,领导层变得愈加稳定。

第三阶段是苏共二十五大后至去世(1976年至1982年),勃列日涅夫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决策上的迟疑与官僚主义的严重化,使得苏联经济急剧下滑。此时,消费品的进口量剧增,而领导层逐渐进入老龄化,国家陷入了困境。

虽然斯大林在苏联历史上有着最长的执政时间,但他依靠的是铁腕手段和卫国战争的胜利,稳固了自己的威信。与斯大林相比,勃列日涅夫虽然执政时间次于斯大林,但他并未像赫鲁晓夫一样因失势而下台。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勃列日涅夫能够稳固权力呢?这与他对苏联利益集团的“奉献”密切相关。

勃列日涅夫恢复了斯大林时期的某些制度,包括领导干部的终身职位和特权,这些都促进了特权阶层的稳固形成。在赫鲁晓夫执政时,苏共中央委员的续任率为49.6%,而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共二十六大(1981年),这一比例上升至90%。然而,这种终身制度也带来了领导层的老化。1981年,苏联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已达70岁,苏共核心领导人的平均年龄更是高达75岁。随着特权阶层的日益壮大,苏联的官场腐败和不正之风也愈加严重。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特权阶层,不仅仅在物质上享受着超出常人的待遇,还在社会地位上稳固了他们的特权。例如,他们拥有政府提供的别墅、特殊医疗服务、休养机构和专车等多种福利,收入远高于普通百姓,甚至可以获得普通人无法享有的生活物资。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期间,特权阶层的势力更加稳固,他们无需担心失去职务或下台。根据一些俄国学者的估计,当时这一阶层的人数大约为50万至70万人,再加上他们的家属,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这些特权阶层不仅帮助勃列日涅夫巩固了政权,还抵制了各种形式的改革,确保现状得以维持。

因此,即使勃列日涅夫的身体状况逐渐衰退,无法再有效领导国家,特权阶层依然支持他继续担任最高领导人,因为只要他在位,他们便能够继续享受这些特权。1976年,经过多次中风的勃列日涅夫已显得精神呆滞,记忆力丧失,甚至连说话都困难,但他的周围人依然不希望他下台。这种政治现象反映了一个腐化的体制,特权阶层宁愿让一个无法正常运转的领导人继续执政,也不愿放弃自己在这个体制中的特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