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3条毒计导致了秦国灭亡,张良、范增在他面前只能算作绿叶
迪丽瓦拉
2025-09-07 11:32:20
0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凭借十年战争的辉煌战绩,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秦帝国。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个看似不可一世的帝国,仅仅过了14年便宣告灭亡。后世在总结秦亡的教训时,往往归咎于秦的高压政策、严酷法律以及外重内轻的军事部署。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秦帝国刚刚建立之时,一个名为卢生的方士,就已经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他巧妙地制定了三条毒计,一步步将秦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

一、计策一:用“亡秦者胡”的政治谣言,改变秦的军事部署

秦帝国建立之初,秦始皇意气风发,欲乘灭六国之威,继续发兵攻打匈奴。然而,在廷议过程中,李斯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引用历史典故,详细阐述了攻打匈奴的种种不利之处:匈奴没有固定的城郭和积蓄,时常迁徙,难以制服;轻军深入则粮草不足,携带军粮则转运困难;即便攻下匈奴的地盘,也得不到实际利益,因为匈奴民众无法被驱使守卫这片区域。李斯的谏言虽然深刻,但秦始皇却并未完全放弃攻打匈奴的念头。

就在此时,卢生出现了。他巧妙地利用了秦始皇的心理,献上了一则“亡秦者胡”的图谶。这则图谶看似神秘莫测,实则暗藏玄机。卢生解释道,“胡”指的是北方的匈奴,而非后来的秦二世胡亥。他声称,这则预言是上天对秦国的警示,若不加以防范,秦国必将亡于匈奴之手。

秦始皇深信不疑,立即改变了军事部署,将大量兵力调往北方边境,准备攻打匈奴。这一决策不仅消耗了秦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使得国内军事部署空虚,为后来的陈胜吴广起义留下了可乘之机。

二、计策二:以求仙的名义削弱秦的统治能力

除了改变军事部署外,卢生还巧妙地利用了秦始皇求长生的心理,进一步削弱了秦国的统治能力。他声称自己精通仙术,能够帮助秦始皇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秦始皇对此深信不疑,多次派遣卢生前往海上寻找仙山和仙药。

卢生利用这一机会,诱导秦始皇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不问政事。他建议秦始皇改称“真人”,远离尘世喧嚣,专心修炼仙术。秦始皇听从了他的建议,逐渐疏远了朝政,使得秦国的行政运作受到了严重干扰。

与此同时,卢生还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朝中安插亲信,排除异己。他的行为使得秦国的政治环境更加恶化,君臣关系日益疏远。在这种背景下,秦国的统治能力逐渐削弱,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三、计策三:离间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

在实施前两条计策的同时,卢生还精心策划了第三条毒计——离间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他深知儒家在秦国的重要地位,也清楚秦始皇对儒家的矛盾心理。于是,他决定利用这一点,彻底破坏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

卢生撕破了自己的方士面纱,公开了自己的反秦身份。他在众多儒生和方士中公开指责秦始皇刚戾自用、专任狱吏,挑唆儒生攻击秦王朝的集权统治。他的言辞激烈,引发了广泛的反秦情绪。随后,他趁机逃亡,使得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不已。

盛怒之下的秦始皇失去了理智,下令御史审问在咸阳的方士和儒生,查出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这一事件震惊了天下,使得天下的儒生都认为秦始皇排斥儒家,坑杀的460人皆为儒生。自此,儒家与秦王朝走向了彻底的对立。

四、卢生的真实身份与目的

从《史记》中对卢生的四处大篇幅记载来看,卢生绝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盗名图利的方士。他献上“亡秦者胡”的预言,看似是为了让秦始皇有所准备,避免秦真的亡于“胡”。但随后他又公开宣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挑起方士儒生与秦的对抗引发坑儒惨案利用秦始皇迷信神仙寻求长生的心理大行反秦活动。

这种种行为都表明卢生其实是六国派来“间秦”的另一个郑国。他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一步步将秦帝国推向了灭亡的深渊。他的三条毒计环环相扣,每一条都精准地击中了秦国的要害。

五、张良、范增与卢生的对比

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张良虽然策划了刺杀秦始皇的行动,但在卢生的三条毒计面前,显得微不足道。范增虽然辅助项羽建立了西楚霸王的事业,但在卢生的阴谋下,也只能算是秦亡的间接推动者。

卢生的智慧在于他能够洞察人心,利用人性的弱点。他深知秦始皇的骄傲和迷信,因此能够巧妙地制定出符合秦始皇心理的计策。他的三条毒计不仅改变了秦国的军事部署,还削弱了秦国的统治能力,离间了秦王朝与儒家的关系。这些计策的实施,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六、结论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为秦国的短暂辉煌和迅速灭亡而感慨。秦始皇虽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伟业,但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卢生的三条毒计,虽然只是秦国灭亡的众多原因之一,但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卢生的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策略在历史变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虽然只是一个方士,但却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计谋,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在这场历史巨变中,即便是张良、范增这样的智谋之士,也只能算是卢生策略下的绿叶。

秦国的灭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无论如何,卢生的三条毒计都为秦国的灭亡埋下了深深的伏笔。他的故事,成为了后世警示和反思的典型案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走遍天线,游遍四海,人心能比水长流吗? 初次相识,情如蜜甜,然而日久情疏,喜转为忧。 庭前庭后,...
原创 八...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突然袭入山东,齐鲁大地上的热血男儿们纷纷挺身而出,组建了十几支游击队,顽...
原创 反... 一、汤恩伯的干儿子 石觉是国军的一位中将,背景颇为有趣。他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学员,和王耀武是同期的同学...
原创 麦...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二战的胜负逐渐明朗。日本战败后,美国任命了麦克阿...
原创 历...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在众多世界民族中,犹太人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
原创 谁... 三国时代是猛将辈出的历史舞台,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那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变得几乎无敌,令人敬仰...
原创 难... 一、必有隐情 1948年的国民党,形势动荡不安。一方面,国军在战场上屡战屡败,许多人已经意识到国民党...
原创 乱... 2025年5月19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0 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
原创 李... 一、单雄信被杀,后果极为深远 隋唐时期,正是动荡不安的乱世,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成就了众多不同类型的...
自作孽不可活,年羹尧死得不冤! 在清朝康熙、雍正两朝中,年羹尧无疑是一位浓墨重彩的人物。年羹尧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悲剧色彩。他出身...
史上最长寿的古代女医,被誉为“... 文 | 有书廖曹兴 在礼教森严的明朝中叶,因封建礼教的束缚,许多女子不愿请男医生诊治,常常因贻误病情...
原创 泸... 春日生活打卡季 在开始今天的泸州历史公开课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三张有趣的照片。第一张是三道桥还未被埋...
原创 韩... 韩国和越南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尤其在古代的政权建立和变迁方面。韩国的最早政权——马韩国,是由纣...
原创 日... 日本和中国,这两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长期以来始终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从古代至今,两...
原创 蜀... 三国那些防守大将,刘备咋不选他们守荆州? 三国那时候,有不少以防守出名的将领。就说曹仁吧,在樊城那...
为什么古代铜钱大多是孔方兄 钱币,在古代被亲切地称为“孔方兄”。这一别称源于《鲁褒传·钱神论》中的描述:“亲之如兄,字曰孔方。”...
原创 裕... 上世纪30年代,全球的和平局势逐渐破碎,世界渐被二战的阴霾笼罩。当时,纳粹德国通过闪电战侵略波兰,掀...
陪审团的起源:从古希腊到中世纪... Kleroterion. 这种装置用于雅典的陪审团选择系统。青铜识别票被插入以表明有资格的陪审员,他...
探秘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深... 新华社哈尔滨5月21日电 题:探秘鸡冠山东北抗联密营遗址:深林中的“红色堡垒” 新华社记者戴锦镕、张...
原创 在... 一位在思想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曾深刻地指出:“强大的苏联帝国之所以走向灭亡,最终归结于少数知识分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