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韩原之战卜筮解析
迪丽瓦拉
2025-09-07 12:04:26
0

卜筮和人类文明相伴而生,是古人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文化活动。历史上,甲骨文就是记录卜筮的文字。根据甲骨文和铭文的相关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卜筮就参与了国家大事的决策,而且此时的国家机关中就有了专门进行卜筮的组织机构和专业人员。

《左传》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详细地记录了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书出记录了许多卜筮参与军国大事的完整过程。分析研究这些卜筮能让使我们更加准确全面了解春秋时期卜筮这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活动对军国大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左传》记录的卜筮来看,卜筮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辅助性决策工具,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的人员组织实施。一般来说,在重大决策之前都要有专业人员使用卜筮预测可能产生的结果。春秋时期的秦国和晋国是邻国,公元前645年(僖公十五年),秦穆公决定出兵讨伐晋国。他让秦国的筮者卜徒父对出兵结果进行了一次卜筮,卜徒父的卜筮结论和之后的战事发展竟然出奇的一致,令人惊叹。

《左传》原文如下:“僖公十五年,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卜徒父的这个卜筮结论向我们传递了如下信息:一、秦国讨伐晋国能取得战争的胜利,秦穆公可以达成心愿,实现战争的目标。二、秦晋之战的关键在秦军能否顺利渡过天堑黄河。三、晋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君主的战车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此次卜筮,秦穆公让卜徒父卜筮的具体时间尤为重要。卜筮如果在发动战争之前的讨论作战方案阶段,很可能起到了巩固秦穆公伐晋决心的作用;卜筮如果在伐晋决策作出之后,卜筮结论则坚定了秦穆公取得胜利的信心。由此可见,秦国的筮者卜徒父肯定是一个军事发烧友,他对冷兵器时代战争规律的认知非常深刻。依此推断,秦穆公在和军事将领策划此次军事行动时,讨论的焦点应该就是秦军能否成功渡过黄河。以春秋时期的生产力水平,渡过黄河这个天然屏障对敌国发动战争,渡河成功与否就是战争胜败的关键。可见卜徒父的卜筮水平在当时应该是超一流的。

根据工具学的基本原理,卜筮作为当政者的决策工具可以反向复盘。通过反向复盘我们可以解决针对卜筮结论的以下三个疑问:一、秦国之“吉”从何来?六十四卦卜筮从产生到春秋战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六十四卦除乾、坤、大过、颐四卦之互卦最终为无限循环的乾坤两卦之外,余六十卦之互卦不是既济就是未济。卜徒父为秦国卜筮得蛊卦,蛊卦之互为归妹卦,归妹卦之互为既济卦,故秦晋韩原之战的最终结果为既济。根据卜筮的目标导向要求,卜筮的目标是秦对晋发动的战争,战争的最终结局是既济,既济之意是成功渡过水流;换个说法,就是秦穆公可以实现发动战争的目标;所以,卜徒父断言此次伐晋战争可以实现秦穆公的既定目标,结论自然就是“吉”,战争双方秦国是吉则晋国必然是凶。二、胜负的关键为什么是“涉河”?卦象震为足,巽为股,主动;兑为泽为河,震又为车,兑又为陷,发动战争的一方如何避免黄河对军队战车的行动造成困难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涉河”在整个战争的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秦穆公卜筮的目标是战争,卜徒父就必须从卜筮中找出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三、战争的结局又为什么是“侯车败”?震为侯为车,兑为泽为河为陷,巽为败,在此战中指挥者的战车如果失陷于沼泽和河流之中,必然遭受失败。卜徒父在提醒秦穆公对战场指挥员的战车要高度重视。春秋时期,两国相争发生战争时君主大都亲临战场指挥。伐晋之战由秦国主动挑起,秦晋两国国君都亲自参与了相关作战行动的指挥。

从以上分析可知,卜徒父的卜筮结论直接击中了秦穆公伐晋决策的要害:秦军能否顺利渡过黄河天堑(涉河),迫使秦穆公不得不更进一步向卜徒父发出诘问。在秦穆公的追问之下,卜徒父和盘托出了卜筮秘不示人的推理过程。卜徒父的卜筮过程如下:(秦穆公)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卜徒父在回答秦穆公的这段话中,“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大概率是卜徒父家族秘不外传的蛊卦卦词,大概率已经失传,故无从考证其来源和出处。拥有千辆战车的君主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军队三次,君主就会成为敌人的俘虏。卜徒父告诉秦穆公,讨伐晋国的军事行动不仅能连胜三局而且还有可能俘获晋国的国君。卜徒父的对答证明春秋战国时期从事卜筮的专业人员大多是家族内部传承,卜筮的技术手段也应该是在家族内部代际传递。卜徒父说蛊卦的狐狸是国君的象征。蛊卦是内卦贞,外卦悔,贞为风,悔为山,为巽木克山土,秦为内晋为外,内动克外静,不胜而何?卜徒父卜筮时正值秋天,是木类果实成熟的时节,秋风吹落的果实为我收获,晋国作战失败就是一种必然结果。卜徒父得出以上结论的依据就是代表秦国的内卦主动作为,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进攻方,卦象主动的一方占尽优势。

韩原之战的卜筮,主角秦穆公和卜徒父应该没有刻意制造卜筮结果欺骗后世之人的必要。对照战争的发展过程和卜徒父的卜筮结论,韩原之战彷佛就是为了证明卜筮结论而发生的。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晋国大夫里克作乱,连杀晋国二君。晋公子夷吾以割让黄河以西之地为条件请求秦国发兵助其继位 ,是为晋惠公。晋惠公继位之后,却背约不肯割地。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求助于秦国。秦国不念旧恶,卖给晋国大批粮食。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求粮,却遭到了晋国的拒绝。于是爆发了韩原之战。公元前645年春天,秦穆公亲率大军进攻晋国 ,三次大战都击败了晋国军队,并成功东渡黄河追击晋军到韩原(现陕西韩城)。秦、晋两军在韩原交战,晋惠公离开大军,与秦军争夺财物,归队时,战车却陷在烂泥中盘旋不出, 晋军大败,晋惠公也成了秦军的俘虏。

春秋战国之后,卜筮逐渐式微,式微的主因是卜筮的家族式经营造成了后继乏人和秘不示人的技术失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王... 一、引言 在国军众多将领中,王耀武无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相比于黄维稍显呆板、杜聿明有些僵硬,...
400年前的中国“背包客”:徐... 1607年的江南早春,杏花微雨沾湿了无锡徐家的青石板。二十二岁的徐霞客将墨迹未干的科举落第文书丢进火...
百余件青白瓷亮相景德镇 展宋代... 景德镇5月21日电 (李韵涵 程万海 余乐进)20日,“唯我青白——景德镇历代青白瓷文物修复展”在江...
原创 老... 在1955年,中共中央在北京的怀仁堂举办了一个庄重的授衔仪式,授予了开国元勋们新的军衔。陈庚将军荣升...
原创 陈...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有四大家族,其中包括“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以及陈果夫、陈立夫家族...
原创 唐... 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
原创 临...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
原创 不... 在探讨缅北局势时,我们不可让果敢的问题淹没了我们的视野,更需关注那些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佤邦,尤其是与其...
原创 满... 如今,大多数满洲人已经改用了汉姓,这其中有许多人原本就来自汉族,而真正的满洲贵族或朝廷后裔却极为罕见...
隋唐英雄武力大揭秘!这10位猛... 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砸下来,四平山一百二十万大军瞬间人仰马翻。 李元霸站在尸山血海中,病鬼般的脸上写满...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 说起赵云,大家都想起他在长坂坡的英勇,想起他用全力护阿斗的忠心。 古诗也有云“子龙一身都是胆,更有仁...
原创 1... 新中国的诞生,是无数开国将帅以血与汗为代价拼搏而成的历史。从红军时代的枪林弹雨,到建国后的百战百胜,...
“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到... 在浙江绍兴上虞的群山之间,有座海拔仅58米的小山丘,却让李白、苏轼等文豪留下30余首诗词。这里就是成...
原创 “... 2022年5月,一场关于“毒教材”的风波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位家长偶然翻阅...
原创 连... 明朝因为“靖难之役”而发生了动荡,围绕着继位问题,尤其是朱标、朱棣和朱允炆之间的争论成为了焦点。这些...
原创 田... 商洛首个供销社在商南的诞生 文/田光庆 提到“供销社”,许多人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那个时代的画...
楼宇部分不是文物!三问安徽凤阳... 5月19日, 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城鼓楼楼顶瓦片大面积滑落引发关注。(此前报道:) 为何竣工验收后没多...
原创 6... 1953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朝鲜板门店正式签署了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宣告了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的结...
原创 被... 一、蜀汉五虎将压倒五子良将 《三国演义》中的蜀汉五虎将,以及正史中曹营的五子良将,虽然两者地位和背...
一见·从龙门石窟之行,感悟中华... 洛阳城南,伊水潺潺,苍峰屏峙,石窟生辉。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洛阳市考察了龙门石窟,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