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黄巾之乱的三位名将,为何在乱世中消失?
迪丽瓦拉
2024-11-06 22:40:09
0

原标题:平定黄巾之乱的三位名将,为何在乱世中消失?

说起平定黄巾之乱的三位主帅卢植、皇甫嵩、朱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

中平元年(184年),太平道教主张角领导的黄巾之乱爆发,汉廷拜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为主帅,率汉军去各州平定叛乱,历经一年,终于扑灭了这次影响全国的大规模叛乱。

之后,他们的故事如何呢?很多人对此不是很明了,笔者在此简单说说他们的后续故事吧。

卢植

卢植是幽州涿郡人,刘备和卢植是同乡,早些年刘备还与公孙瓒一同拜入卢植门下读书。

在董卓进京之时,卢植在尚书台担任尚书,亲身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变:在政变时,卢植手持长戈,呵斥宦官段珪,救下了何太后,然后又骑马去黄河岸边追回了皇帝刘辩。

《后汉书·何进传》:尚书卢植执戈于阁道窗下,仰数段珪。段珪等惧,乃释太后。太后投阁得免

董卓在进京后,开始着手废立皇帝,提出废掉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文武百官畏惧董卓,不敢反对,唯独正直的卢植站出来与董卓辩论。

董卓在朝堂之上说不过卢植,气得宣布散会,然后动用手段罢免卢植,甚至还想派人去刺杀卢植泄愤。后来是蔡邕出面求情,董卓这才放过卢植,卢植则趁机声称身体不适,要辞官回家,董卓表面上答应后,仍然暗中派人去追杀,卢植有预见改走小路,这才又逃过一劫。

卢植也不敢回家,而是选择去上谷郡隐居,不问世事。

次年(190年),袁绍在冀州起兵宣布反董,派人去把卢植请出山,担任自己的军师,可是没多久,在192年,卢植就病逝了,留下了三个儿子。

这三个儿子中,长子和次子在后来的战乱中殒命,只剩三子卢毓。

建安年间,五官中郎将曹丕征辟卢毓入府出仕,后来又入魏国做官,其后世成为世族(范阳卢氏),几百年后都在北方历代政权中享有一席之地,被誉为“五姓七望”之一。

皇甫嵩

皇甫嵩是凉州安定人,将门之后,其从父皇甫规在汉桓帝时,与张奂、段颎并称“凉州三明”。皇甫嵩自幼好学,文武双全,在中平元年(184年),被汉灵帝任命为左中郎将,率军讨伐黄巾军,皇甫嵩功劳最大,战后被拜为左车骑将军。

次年(185年),皇甫嵩在凉州平叛的战事不利,同时遭到中常侍张让、赵忠等人的诋毁和构陷,随后被汉灵帝罢官削爵,被迫离开朝廷,闲赋在家三年之久。

【皇甫嵩的游戏形象】

等到中平五年(188年),面临天下日益严重的叛乱,汉灵帝重新启用皇甫嵩,并让董卓随皇甫嵩一同镇守长安一带。在这段时间里,皇甫嵩和董卓因为战略意见不同而产生矛盾,甚至结怨。

等到董卓掌权后,为了避免皇甫嵩与自己作对,便用朝廷征辟的诏令,罢免了皇甫嵩的兵权,让皇甫嵩到洛阳做官。等皇甫嵩抵达后,董卓又指使侍御史弹劾皇甫嵩,想把皇甫嵩定罪治死。

虽然皇甫嵩与董卓关系不好,但是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与董卓的关系不错,皇甫坚寿听闻父亲被囚,便连忙从长安赶到洛阳,亲自向董卓求情。董卓又不忍心,这才同意放过皇甫嵩。后来朝廷迁都长安,皇甫嵩则一直在朝廷担任散官,无所事事。

一直到初平三年四月(192年),司徒王允与吕布联手,刺杀董卓。随后王允任命皇甫嵩去讨伐董卓族人居住的郿坞,皇甫嵩率军攻破郿坞,连董卓九十多岁的母亲都不放过,将董氏族人全部屠杀殆尽。

同年六月,董卓旧部李傕等人率凉州兵十万余人,攻破长安城,控制朝廷,对王允等人进行政治清算,但是唯独放过了皇甫嵩。此后,皇甫嵩在李傕控制的朝廷中,还担任了三公之一的太尉。

在兴平二年(195),李傕和郭汜发生内讧,长安城内大乱,李傕劫持皇帝,郭汜扣留大臣。皇甫嵩和朱儁两人都是在这段时间里逝世的。

朱儁

朱儁是扬州会稽人,与吴地很近,又与孙坚同时在郡府做官,两人熟识。两人都经历了熹平年间的妖贼许昌之乱,而后朱儁在仕途青云直上,以平定交州之乱得到汉灵帝赏识。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爆发,朱儁与皇甫嵩一同领兵出征,官拜右中郎将,孙坚也依附在朱儁的麾下,得到展露的机会。

年末,朱儁因平定南阳黄巾而拜右车骑将军,可以说是功勋仅次于皇甫嵩。而后,朱儁一直在朝廷做官,期间还经历了母丧辞官的事。

在中平六年(189年)政变之时,朱儁又回归朝廷,但并无过多表现。倒是董卓入朝后,多次想拉拢他,他都不为所动。

等到关东起兵反董之时,朱儁趁着孙坚攻入雒阳之际,也率军宣布反董,与孙坚一同策划进军长安。可是好景不长,孙坚的豫州被袁绍夺走,孙坚撤军回去争夺豫州,留下朱儁在雒阳孤掌难鸣,全靠陶谦等人继续供给维持。

董卓被刺杀之后,陶谦等人又想拥护朱儁组建讨伐李傕盟军,而李傕则采纳贾诩等人的建议,用诏书征朱儁入朝。朱儁思考再三,选择入朝为官,试图在朝堂之上去寻找对抗李傕等人的方法。

而实际上,朱儁在朝廷中并没有更多党羽,因此,根本无法制衡李傕及其凉州集团的权势。在“李郭之乱”中,朱儁作为劝和团队中的一员,被郭汜扣留在军营里,充为人质。

《后汉书·朱儁传》中说因为朱儁性格刚烈,所以被气死了。——可能朱儁自身患有高血压,由于情绪激动引发脑溢血之类的情况。可以说,这是非常不幸的结局。

与之同时,皇甫嵩也逝世,是否也是被李傕等人气死,就不得而知了。

再多说句后话

皇甫嵩和朱儁的儿子都得到朝廷重用,但是皇甫坚寿不喜欢做官,辞官回乡后,不久病逝;朱儁的两个儿子,一个朱皓,出任豫章太守,死在笮融手里,一个是朱符,出任交州刺史,死在兵乱之中。

在魏晋时,他们的子嗣后人,均已远离政坛高层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故... 北京最著名的建筑物无疑是故宫。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外国游客,几乎每个人都想去故宫亲眼见识它的雄伟和壮丽...
原创 他... 1940年初,琼崖地区的抗日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琼崖特委紧急向延安请求支援,希望能派遣有军事指挥经验的...
原创 李... 毛主席一生非常喜爱抽烟,几乎到了无法戒除的地步。恰巧李先念也有抽烟的习惯,两人因此在这个话题上有着很...
原创 诸... 看完《三国演义》之后,很多人对诸葛亮临终时为何坚持要除掉魏延感到疑惑。魏延如此出色,为何诸葛亮不愿意...
首次集中出现 西安发现25座战... 张家坡墓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张家坡村东,东距浐河约1.2千米,西距韩森寨战国秦陵约2....
原创 福... 历史就像一层迷雾,笼罩着许多无法解开的谜团,一直在挑战着我们对过去的认知。我们通常通过史书来获取历史...
原创 2... 时至今日,任何关于苏联的讨论,几乎都能揭示出参与讨论者的年龄。毕竟,苏联的解体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
原创 西... 1949年底,人民解放军向川南地区推进。当部队接近川、云、贵三省交界时,几名衣衫褴褛的农民忽然出现在...
原创 魏... 魏武侯为何亲手拆散三晋联盟? 如果说魏武侯的一生中,夺取楚国的大梁是他攻战事业的巅峰,那么与赵国的交...
原创 清... 1922年,在东京郊外的一座老洋房里,38个身穿洋装的年轻人整齐地排成两排,低着头,听着管家读父亲写...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 分合之间:历史周期里的大势与人心密码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开篇写下...
原创 郑... 郑和的七次下西洋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明朝开国皇帝朱棣在位时虽然让国家享有了万国来朝的美誉,但实际上,这...
原创 说... 我们知道,在《说唐》中提到“隋唐十八条好汉”,在《兴唐传》里有“隋唐十六杰”,而在评书《隋唐演义》中...
【三国冰河时代】平民 怎么拿核... 核心结论:武将获取需结合自身氪度选对渠道,零氪 / 微氪靠免费 + 精准囤货,中氪重氪聚焦高性价比渠...
原创 封... 《封神演义》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其中九尾狐妲己作为重要人物之一,在商朝灭亡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
原创 此... 中国古代刑法种类繁多,其中有许多酷刑不仅残忍,而且让人无法想象。像凌迟、五马分尸、炮烙等刑罚,因其血...
原创 多... 在大清朝,长期以来一直忌讳提到“辅政大臣”这个词。这是因为在清朝建国初期,有一位名叫多尔衮的人,他以...
原创 古... 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一项重要机制。它为广大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并且贯穿了中国...
原创 古...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这不仅仅适用于历史...
原创 赵... 公元191年的幽州大地,寒风刺骨,空气中弥漫着战争的气息。年轻的赵云站在公孙瓒的军营中,目光坚定且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