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临阵换将乃兵家大忌,可为何长平之战秦、赵都在关键时刻换人呢?
迪丽瓦拉
2025-09-07 17:04:20
0

大家好,我是小步,欢迎收听《七雄归一系列》之第22期。

上期我们介绍了长平之战的前两个阶段,讲述了赵国在捡漏上党后与长平对峙的情形。廉颇凭借他的丰富经验,精心设置了三道防线,成功抵挡了秦国大将王龁的猛烈进攻。尽管如此,这样的僵局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满意,因此,他们都开始做出战略调整。

长平之战随即进入了第三阶段,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双方的主将都被更换,赵国将军赵括取代了廉颇,主动发起进攻,而秦国则派出了以白起为主的强大阵容。秦昭王对战局的变化显然不满意,原本希望借此机会报仇雪恨,取得胜利。然而,王龁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廉颇的防守,耗费大量的兵力和资源,却未能打破局面。如果最终无法取得胜利,秦国将成为其他国家的笑柄。

那么,赵孝成王为何会不满意呢?赵国一直能够顶住秦军的进攻,这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史记》中有一段话如此写道: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赵孝成王对廉颇采取防守策略的态度感到不满,多次派人责备他。这样一个细节让我们有些疑惑。

回顾之前的分析,在赵国决定接管上党之前,赵孝成王曾非常忌惮秦军的进攻,因此才委派廉颇守卫长平。虽然廉颇在实际作战中经历了几场小败,但在战略层面上却稳稳守住了长平。这时,赵孝成王为何突然转变心态,要求廉颇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呢?

或许是因为邯郸内部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他人对廉颇的防守策略产生了质疑,这可能影响了赵孝成王的决策。虽然这只是猜测,史料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这一点。

另一个更为可信的解释则是,赵国的后勤问题已经非常严重。《战国策·齐策二》记载了一个重要的细节: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

这一段话清晰表明,赵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向齐国请求援助粮草时,却遭到了拒绝。这是长平之战中赵国局势急转直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理说,防守一方应当以逸待劳,而进攻方应当消耗更多资源。然而,从后勤补给的角度来看,赵国应当比秦国更为节省,因为长平距离赵国的邯郸只有大约170公里,而秦国的咸阳则距离长平超过400公里。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最终赵国的后勤却撑不住了,导致了战局的进一步恶化。

首先,秦国的资源优势显而易见。到长平之战时,秦国已经完全占领了关中、巴蜀、江汉平原、南阳和河东等粮食产区,财力雄厚。而赵国的粮食生产区仅限于华北平原和晋阳周边一小块区域,经济基础薄弱。因此,赵国的粮草储备显然无法与秦国相抗衡。

其次,后勤运输的效率也影响了战争进程。秦国可以通过水运将粮草运送至长平,降低了运输成本。而赵国则依赖陆路运输,成本更高且效率较低,尤其是在长距离运输时,损失相对较大。虽然赵国也有水路运输,但依赖陆运的比例较大,使得后勤补给成了赵国的致命短板。

既然双方的后勤在一段时间内都能够得到保障,那么最终决定胜负的因素便显而易见——谁能够在资源上更具优势,谁就能最终获胜。秦国正是凭借着强大的资源优势,最终打破了战局僵局。

从赵国的角度来看,如果和秦国比资源,显然是比不过的。因此,赵孝成王只能选择冒险,试图通过主动进攻争取最后的机会。此时,赵国面临两种选择:

第一,继续坚持防守,让廉颇在前线顶住秦军,但随着粮草的消耗,长平的防线最终会崩溃,战局将不可逆转;

第二,冒险发动进攻,拼尽全力一搏,虽然有可能成功,但如果失败,赵国将面临彻底失败的风险。

如果你是赵孝成王,你会选择哪一杯毒酒呢?

正是因为赵孝成王认为继续防守必败,他决定采取冒险策略,改变了原有的防御方针。然而,廉颇并不赞同这一决策,因此赵孝成王不得不选择更换主将。这时,赵括被选为新的主将,代替了廉颇。

很多人可能会问,临阵换将是一项非常危险的举动,尤其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换将意味着新的主将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将士的信任,确保战局的稳定。然而,赵孝成王别无选择,必须要尽快采取行动,以争取一线生机。

赵括能够满足赵孝成王对新主将的要求:听话、能力和威望都符合标准。他不仅是赵孝成王的亲信,还有足够的资历和名声来服众。然而,赵括的“纸上谈兵”名声在外,这也让一些人对他是否能真正应对战争充满疑虑。尽管如此,在当时的赵孝成王看来,赵括无疑是最佳人选。

与此同时,秦国方面也意识到了赵国换将的举动,迅速作出反应。秦昭王决定将王龁换下,派出白起担任主将,而王龁则被安排为副手。这样,秦国在临阵换将时,不仅保留了稳定的指挥体系,而且能够有效应对赵国的新策略。

最终,赵孝成王的换将决定注定了长平之战的结局。赵括虽然在理论上具备一定的能力,但他并未能克服战争中的实际挑战,最终导致了赵国的失败。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两国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两位君主的较量。秦昭王的胸怀和气度,无疑在此次战争中占据了优势。长平之战的真正意义,也在于两国如何通过换将、调整策略、灵活应对,最终在决胜时刻一举定胜负。

接下来,敬请期待下一集,揭示长平之战背后的真正决胜因素。

我是小步,大名“历史步行街”,感谢您的收听,记得转发、分享、点赞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一、蜀汉七大将 在蜀汉历史上,真正具有大将作用的只有七位,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四位重要将领。 首...
原创 蒋... 在暑期创作大赛中,蒋介石常常感到骄傲的是他所培养的黄埔军校学员大多数忠诚于他,成为他得力的助手和支持...
原创 古... 在如今的古代题材影视剧中,商品交换的场景里常常能看到白银的身影。无论是做成元宝形状的银条,还是一些零...
励双杰:家谱装订中的异见针眼数 另外如国家图书馆的鲍国强先生在《新入藏古籍札记》一文中,对针眼有特别详细的记载,如“《文选纂注》十二...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去世,无疑给蜀汉政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紧随其后,刘禅做出了一个令所...
原创 蒋... 1948年11月,在徐州“剿总”司令部内,参谋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地图,地图上的红色箭头代表了解放军的进...
原创 红... 1942年冬,苏联科坎加采石场的寒风刺骨,雪花如针一般在空中飞舞,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正在用冻得发紫的...
原创 至... 回顾近代百年历史征程,在那段峥嵘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
原创 刘... 建国之后,周总理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通过陈毅评元帅一事,便可以窥见一斑。周总理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改变...
原创 玄... 一、引言 提起唐朝的魏征,许多人都知道他是那位敢于直言劝谏的忠诚大臣。他直言不讳地劝谏李世民,即...
原创 《... “我真的非常害怕死亡。”这是刘羡阳对陈平安深切的心声。为了保护陈平安,他被迫抛售了祖传的宝甲;而因拒...
原创 蒋... 1367年,朱元璋命令徐达、常遇春领兵25万向北进军中原,首次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由南至北统一的先例。5...
原创 5...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人借助高考的机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但有一个人却在面临这个机会时,做出了一个完...
原创 日... 在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里头,王羲之写的《丧乱帖》被稳稳当当地锁在防弹玻璃里头,展柜标签上明晃晃地写...
原创 她... “知青”是知识青年这一名称的缩写,同时也象征着一个特定的群体: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直到1976年,...
《史记》中的人物:小人物影响大... 有人说,皇皇二十四史,能够在里面露过一两次脸的,一定是某个时代牛人中的牛人,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大...
原创 陈...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中央决定重建新四军军部,由陈毅担任代军长。代字,通常意味着这个职务是...
被美国强占79年的“国宝”,终... 5月18日,应该是举国欢庆、自豪威武的日子。 因为,被老美强占了79年的“国宝”——“子弹库帛书”第...
探秘非洲伊甸园:恩戈罗火山口 在坦桑尼亚北部那片广袤无垠、野性与神秘交织的大地之上,隐匿着一处大自然用雄浑笔触绘就的杰作 —— 恩...
原创 清... 道光年间,皇后过生辰,按照宫廷惯例,皇帝应赠送贵重的礼物和相应的银两,作为对她的寿礼。然而,令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