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37年,唐玄宗年届52岁,正值雄心壮志之时,却将目光投向了他20多岁的儿媳杨玉环。某日,他忽然对儿子寿王李瑁说道:“朕有意娶你的妻子,你可愿意?”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要求,李瑁内心极为痛苦,却无法反抗,只得泪眼盈盈地目送杨玉环成为了唐玄宗的爱妃。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深情的诗句,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真实写照。很多人耳熟能详,但鲜有人知道,杨玉环在嫁给唐玄宗之前,竟是唐玄宗的儿媳。李瑁是唐玄宗与宠妃武惠妃的儿子,虽然他从小在宫外寄养,与父亲的关系较为疏远。直到李瑁在姐姐婚礼上遇见了杨玉环,一见钟情,便请求母亲武惠妃为他提亲。
杨玉环出身虽然高贵,但家世尚不足以成为王妃。然而,武惠妃宠爱李瑁,看到儿子如此真心,于是放下门第观念,答应了将杨玉环纳为儿媳。李瑁与杨玉环婚后,夫妻恩爱,生活幸福。可惜,命运的轨迹总是让人猝不及防。不久后,武惠妃去世,唐玄宗深感悲痛。宫中的侍从们见他忧愁不已,便建议为他选妃,而其中一个人提到“杨玉环美得不可方物”。唐玄宗心动了,召见了李瑁与杨玉环。见到杨玉环后,他发现这个女子果然如传言所说,美貌无双。
虽然唐玄宗早已心有所属,但碍于公公与儿媳的身份,始终未曾动心。直到高力士,唐玄宗的亲信太监,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提醒唐玄宗,可以效仿唐高宗李治当年宠爱武媚娘的做法,在她出家后再将其迎回宫中。于是,唐玄宗便让杨玉环出家为女道士,名为为死去的母亲祈福。
杨玉环接到这一道圣旨时,心中茫然,不知所措。李瑁虽然心中有数,明白父亲的意图,但他依然无力反抗,只得眼睁睁看着妻子离开自己的生活,去道观出家,成为杨太真。杨玉环一度不舍,但无可奈何。唐玄宗的心思早已定下,她也只能随命而去。
杨玉环出家之后,唐玄宗多次在华清宫中暗中探望她。每次杨玉环沐浴时,唐玄宗都会躲在一旁偷看。杨玉环早已知道父皇的心意,自己也早已无法再回头。心中的矛盾与挣扎让她最终屈服,接受了唐玄宗的宠爱。自那时起,唐玄宗和杨玉环便密不可分,唐玄宗几乎忘记了朝政,日夜陪伴在杨玉环身边,五年后才正式接她入宫,并封她为贵妃。这一年,唐玄宗已年届60岁,而杨玉环才26岁。
李瑁心中自知已彻底失去了杨玉环,但为了不让儿子受伤,唐玄宗为他选了一位将军之女,重新迎娶为寿王妃。杨玉环入宫之后,受到极大的宠爱,她不仅容貌绝艳,还擅长歌舞和音律,令唐玄宗为之倾倒。为了让她高兴,唐玄宗不惜动用皇权,将最好的待遇和无尽的财富赐给她。700名绣娘为她专门缝制华丽的新衣,千里之外的荔枝也会送到她面前。而杨玉环的家族更是借着她的宠幸迅速崛起,杨国忠被任命为丞相,三个姐姐也被封为一等国夫人。
然而,即便杨玉环享尽宠爱,她偶尔的任性也让唐玄宗恼火。杨贵妃曾因过度自恃宠爱而两度被唐玄宗送回家。第一次,她因妒忌唐玄宗宠幸其他嫔妃,特别是梅妃,便与唐玄宗闹脾气,被送回家。等到高力士来接她回宫时,杨贵妃主动认错,唐玄宗也就原谅了她,两人恢复了旧好。
第二次被送回家,是因为杨家人的所作所为。杨家仗势欺人,甚至贩卖官职,掠夺百姓财物,终于触动了唐玄宗的底线。为了给杨家一个警告,唐玄宗下令送杨贵妃回家。杨家人深知自己的错误,便开始感到害怕。最终,杨贵妃通过一名使者将一缕头发送到唐玄宗手中,唐玄宗看到后心生愧疚,便将她重新接回宫中。
两次分别的经历让唐玄宗更加依赖杨贵妃,她成了他不可或缺的人。然而,由于过度宠爱,唐玄宗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掌控,唐朝也因此步入了衰退的边缘。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的兵锋逼近,唐玄宗心神不宁,甚至考虑将皇位传给太子。杨国忠担心自身利益受损,便劝杨贵妃为父皇劝说。杨贵妃哭求唐玄宗不要将皇位传给太子,唐玄宗无奈答应了她的请求。
然而,当安禄山的军队攻入长安,唐玄宗才意识到自己无法挽回局势。他匆忙带着杨贵妃逃亡,最终来到嵬驿。此时,士兵们早已因杨家横行霸道积怨已久,纷纷用刀杀害了杨家兄妹。最终,唐玄宗为了保全自己,痛苦地赐死了杨贵妃。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宠爱中度过了大半生,却在这最后的时刻死于他手中,年仅37岁。
自此,唐玄宗失去了大权,也失去了他心爱的杨贵妃。无论日后如何,他整日以杨贵妃的画像相伴,常常泪流满面。六年后,唐玄宗因抑郁过度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