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学良晚年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但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迪丽瓦拉
2025-09-07 18:04:29
0

张学良的铁柜里藏着一枚鲜为人知的银元,即便有人知晓其存在,却也不明白张学良为何会特别珍藏这样一枚普通无奇的银元。然而,张学良自己心知肚明,这枚银元背后所承载的意义非同寻常。

1929年1月11日,张学良在身为少帅的身份下,运用了出奇不意、果断无情的手段,成功剿除掉了父亲张作霖生前的两名得力助手——杨宇霆和常荫槐。在最终做出决定之前,张学良内心充满犹豫,最终,他通过这一枚银元来决定杨宇霆的生死。

他反复抛掷这枚银元多达六次,每一次的结果都让年轻的少帅浑身冷汗直冒。张学良本不信迷信,却在这一刻,莫名觉得这件事极其诡异,似乎上天在暗示着什么。

皇姑屯车站附近发生的一声巨响,炸死了掌控东北的奉系大军阀张作霖。自此,奉系进入了一个没有张作霖的时代。张作霖在临终时未曾明确指定接班人,这也让他的死成了一个巨大的空白。

在张作霖去世后,奉系的继承权最终归三人之手,分别是张作霖的亲弟张作相、得力助手杨宇霆和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三人都有各自的背景与优势,张作相深受奉系元老的推崇,而杨宇霆则代表了奉系中的新兴力量,深受日本势力的影响;而张学良虽然年纪最轻,资历最浅,却因父亲的身份和对奉军的掌控,成为了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

尽管张作霖对长子有意栽培,却未正式将继承权传给张学良,这导致了张作霖去世后,奉系政权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初看似人人都有机会,然而最终的继承人将由内外因素决定。

首先,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这一事件暴露了日本的野心,因此新领导人绝不能亲日。再者,日后的奉系与国民党必定有交涉,因此新领导者也不能是思想顽固的守旧派。于是,张作相这位元老派的候选人被排除在外。而杨宇霆主张倒蒋的观点与国民党的合作显然不合时宜,因此张学良成了奉系的新领袖。

从内部分析,张作相最终也选择了支持张学良,两人叔侄联手,最终孤立了杨宇霆。张学良凭借着坚定的政治手段,成功继承了奉系政权。

杨宇霆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审时度势,转为辅佐张学良,毕竟张作相已经采取了这样做。但他却并未如此,反而依然处处对张学良进行挑衅。尤其在张学良上位后,杨宇霆通过自身的资历和地位,总喜欢在少帅面前显摆,时常在不经意间挤兑张学良,让他颜面尽失。

这导致两人关系日渐紧张,逐渐陷入了僵局。最令张学良感到威胁的,反而是杨宇霆手下的常荫槐。常荫槐不仅是张作霖生前的重要人物,也在经济上对张学良产生了巨大的阻力。尤其在张学良试图从常荫槐手中获取资金时,常却不予配合,这让张学良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

然而,即便常荫槐和杨宇霆的种种不合和作威作福,也并不足以让张学良下定决心对他们动手。毕竟两人依然有着相当的能力,特别是杨宇霆,他在奉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小觑。动手对待他们,势必会影响到张学良的根基。

然而,最终的决定却在一场突发的事件中悄然做出。

1929年1月11日下午,杨宇霆和常荫槐来到张学良的帅府,建议他将东北铁路督办处交由常荫槐掌管。张学良立刻感受到不安,认为常荫槐的权力过大,几乎囊括了整个东三省的重职。这让他心生疑虑,认为杨宇霆此举是欲图借权力掌控整个东北。尽管如此,杨宇霆还是坚持要求张学良签署文件,逼迫张学良做出决定。

此时,张学良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杀意涌现。但张学良并没有马上做出反应,他表面上依然平静,告诉杨宇霆和常荫槐需谨慎考虑,决定晚饭后再议。

然而,在送走两人后,张学良立即开始布局,将一切准备就绪。尽管内心充满犹豫和不安,但他依旧决定以绝对的果断行动。

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与杨宇霆的妻子关系甚好。当晚,张学良一直在心中挣扎不已,最终决定以一种极为特殊的方式来做出决定。张学良从自己的铁柜中取出了那枚银元,决定用它来决定杨宇霆的命运。

他反复抛掷了这枚银元多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结果都是正面朝上,张学良心中渐感不安。于是,他翻转银元面朝上,再次抛掷,希望能得到一个反面的结果。经过三次抛掷,银元的结果再次是反面。

这一次,张学良不再犹豫。他将这枚银元深深锁进了铁柜中,决定依照它的结果来做出最终决定。

当晚,杨宇霆和常荫槐如约而至,以为可以迫使张学良签字。然而,他们却等来了冷酷的枪口,命运的天平在这一刻彻底倾斜。

枪声响起,杨宇霆和常荫槐应声倒地,从此再无回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的“斤”用了上千年,为何和... 你有没有想过,咱们中国人几千年来说的“来一斤”,怎么到了现代,居然就刚好等于500克?这个数字听起来...
让船工号子穿越历史长河(暖闻热... 【人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苏平 【故事】澧水,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曾是湘西北水运交通大动脉。船工...
原创 遵... 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开始了漫长的长征。长征初期,红军深...
原创 上... 当目光掠过一组新中国上色老照片,褪色的历史在数字技术中悄然苏醒,这些曾被岁月漂白的影像,都随着色彩在...
原创 难... 一、引言 有一种说法一直流传着:刘备死后,诸葛亮再也没有打过一场胜仗。虽然这话有些片面,毕竟像南中之...
祝勇谈《国宝》:透过故宫 历史... 新华社沈阳5月22日电(记者赵洪南)今年是沈阳故宫营建400周年。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文化传播研...
青铜不语,重逢有声!殷商重器史... 在火爆京城的“看·见殷商”特展上,众多明星文物已经成了展厅的热门打卡点。其中,守望半世纪的妇好鸮尊终...
原创 9... 1991年8月24日,克里姆林宫一号楼19号A办公室的警卫值班军官克罗捷耶夫,发现了苏联元帅阿赫罗梅...
原创 西... 1936年秋天,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伟大胜利。胜利之后,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
原创 美... 虽然美国的历史相对较为年轻,但其展现出来的好战特质却十分明显。在美国历史的每个阶段,战争似乎总是如影...
原创 “... 孙吴的历史背景 孙吴政权是在公元 229 年由孙权建立的,位置在咱们中国东南边。当时三国鼎立,除了孙...
被东南亚54国奉为神灵、周总理... 引言 在中国古代巾帼英雄的叙事中,花木兰的传说因《木兰辞》而家喻户晓。然而,历史长河中真正以血肉...
原创 隋... 走遍天线,游遍四海,人心能比水长流吗? 初次相识,情如蜜甜,然而日久情疏,喜转为忧。 庭前庭后,...
原创 八... 1937年10月,日本侵略军突然袭入山东,齐鲁大地上的热血男儿们纷纷挺身而出,组建了十几支游击队,顽...
原创 军... 在旧军阀时期的部队中,有两位非常杰出的士兵,他们曾在战场上英勇无畏,所向披靡,最终都成为了共和国的开...
原创 反... 一、汤恩伯的干儿子 石觉是国军的一位中将,背景颇为有趣。他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学员,和王耀武是同期的同学...
原创 麦... 美国向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二战的胜负逐渐明朗。日本战败后,美国任命了麦克阿...
屋大维为凯撒报仇了?实施过程是... 屋大维为凯撒报仇了?实施过程是什么样的? 屋大维这个名字,在罗马历史的长河里绝对是个响当当的存在。咱...
原创 历... 随着近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深入。在众多世界民族中,犹太人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民族之一...
原创 谁... 三国时代是猛将辈出的历史舞台,尤其是在《三国演义》的渲染下,那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变得几乎无敌,令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