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古城在俄罗斯发掘,唐朝诗人温庭钧有诗为证,这里曾是华夏
迪丽瓦拉
2024-11-06 22:40:33
0

原标题:渤海国古城在俄罗斯发掘,唐朝诗人温庭钧有诗为证,这里曾是华夏

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东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唐朝诗人温庭钧本人是花间派诗词的创始人之一,他诗词大部分都是以记录宫廷之中贵族生活为主,讲究的就是一个奢侈浮华艳丽无双。根据历史记载他曾经担任过唐朝朝廷之中的国子祭酒,到今天就是大学校长的位置。当时他曾经负责送渤海国王子回到故土,一首诗词远隔千年,但依旧表明了在7世纪的时候,位于海参崴以北地区的渤海国,是唐朝天下治理体系之下的大中华,与唐朝是文化相近,车书同文同轨。

神奇而又陌生的渤海国

不熟悉唐朝历史的人肯定是不会知道这个国家的,因为这个国家相对于唐朝历史的大星空实在是太过于渺小了。这个国家其实是和唐朝的命运相互生成的,他建立在698年,灭亡于926年,是唐代时候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之中的百姓绝大部分都是靺鞨族,后来因为高句丽的覆灭,中间是一部分遗民和来自于中原地区的汉人组成了这个国家。

这个国家的面积比较大,东西也是三千里河山,南部和新罗国以泥河为界,西南可以通过鸭绿江和长岭为界,根据唐朝的文献之中记载说从唐朝开始出现的时候是没有这个国家的,后来是因为高句丽覆灭才出现的,渤海国一直都是臣服于唐朝,起初是作为唐朝的藩属国家为唐朝守卫住东北的边界地区,在唐朝君臣的眼中,分封制度并没有消失,而是扩大了管辖地方,周围的这些国家都是属于唐朝册封之国。

从唐朝三百年的历史之中,和渤海国的交往是比较频繁的,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唐朝初期和安史之乱之前,渤海国曾经主动派遣使者出使唐朝,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一共达到了132次,平均下来就是两年多一次,而唐朝主动出使渤海国也到了11次,比较可观,这些使者的功能各不相同,有的是宣布唐朝皇帝的圣旨,有的是沟通双方的贸易,已达到互通有无的目的。

渤海国对于唐朝的诗书历史非常感兴趣。他们的国王曾经主动请求唐朝皇帝赏赐《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熟悉了中原的历史文化之后,再加上唐朝现在拥有的三省六部制度,渤海国君主对于自己的国家以唐朝为模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形成了后来的五京,十五府和六十二州的庞大地方行政系统,这也是这个国家能够延续两百多年的重要原因。

俄罗斯境内出土渤海古城

渤海国的土地大部分都是位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远东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部分在阿穆尔州境内。这座古城用俄罗斯语音翻译过来叫作“克拉斯基诺城”,从19世纪70年代的时候被发现,当时刚好是被大清帝国将这块辽阔的土地割让出去平息战争。耗费了150年的时间到今天才算是发掘完成。这座城池的周长达到了1380米,符合周礼之中的侯国之城。

比较有特色的是城池之中的房屋宫殿经过俄罗斯的考古学家复原之后和隔壁日本的古代建筑一样,正当大家疑惑的时候,思维扭转一个弯道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进入的日本在唐朝时候照搬唐朝建筑文化政治制度,所以日本的建筑其实是当年唐朝建筑的一个缩影,渤海国的建筑其实就是唐朝时候的建筑风格,当年渤海国境内的木匠和石匠还有可能是来自中原的汉人也说不定。

这座古城之中修建了大量的佛教寺庙,还有大量的窑口用来烧制瓷器和陶器,许多金银器物的出土都表明了当时渤海国位于东北地区远离了中原的战乱,从唐玄宗之后的唐朝国力减弱,周围的国家以及露出了狼子野心,而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军队祸乱天下数十年,渤海国靠着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躲开了这一次的战乱,和唐朝的联系与朝贡又要到数十年之后了。

俄罗斯专家在自己国内没有寻找到与渤海国相关的历史史料,还是通过中国古代的《新唐书》找到了这座城池的相关记载,从地理位置和规模用途上面来看都是大体不差的,这座城池应该就是渤海国今年内的盐洲城州治所在,也是海阳县的县城所在,古籍说他是位于海岸之北,当年唐朝使者从东北出海都是从这里走,龙原之地,东南濒海,日本道也。

总结

唐朝都已经距离我们很远了,今天依旧有很多人心中想着梦回大唐。渤海国这个东北黑山白水之中不知名的小国家又有几个人记得呢?他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而那片曾经属于华夏的土地也早已经易手,但其中留下的宝贵人文财富却是永远的等待着后人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开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象 曾遍布华夏的吉祥巨兽 李洋 昨天,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上新了,湖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国宝级文物“铜象尊”登场。...
原创 朱... 好的,我会帮你改写这篇文章,每段保留原意的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但整体字数变化不大。下...
原创 晚... 晚唐故事:须知授首归朝日,早在良臣擘划中 马元实还都复命,极言军心附杨弁,不如议抚。唐武宗令与宰相...
原创 朱... 当然,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我在不改变原有语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细节和描述: --- 关注我们,...
原创 历... 第一章 樱花落尽 1937年3月的东京弥漫着异样的躁动。 美代子蹲在灶台前添柴时,听见隔壁裁缝铺的收...
原创 宫... 苏联在西部战场上胜利果实累累,令美国在欧洲战场能够调动精锐部队,而两颗原子弹在日本本土的轰然爆炸,加...
文明探源|在河泊所遗址读懂西南... 近期,云南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
原创 毛... “手中掌握着历史的卷轴,内心孕育着百万雄兵的智慧。”毛主席无疑是新中国历史中最为关键的核心人物之一。...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由小人物引发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常常能在社会变革的关键时刻改变国家乃至民族的...
明大将徐达的祖籍地原来在丰城 收听音频 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与五位大臣共同起草了一篇为明朝开国元帅徐达所作的碑文,这块“御制中...
原创 如...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毛主席绝对是最具决定性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的领导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也深...
原创 蒋... 1955年,新中国首次举行了授衔仪式,十位杰出的军事将领被授予了元帅军衔。虽然其中有些将领更为人所熟...
原创 孟... 1947年5月16日,山东孟良崮山顶的一个岩洞内,张灵甫紧握着手中的勃朗宁手枪,手指微微颤抖。洞外,...
原创 赵... 公元1162年,秦岭淮河以南的南宋王朝和北方的蒙古高原,同时发生了两件对历史影响深远的大事。 这一年...
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山东泰... 泰安6月16日电(记者 赵晓 王峰)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16日在泰安大汶口国...
原创 朱... 由于平台改版,新增了广告解锁功能。当广告出现时,您只需静候5秒,待广告结束后,点击右上角的“X”关闭...
原创 晋... 1948年6月,正值山西最酷热的季节,同时也是晋中平原麦子成熟、农忙收割的关键时刻。军事上流传着一句...
原创 比... 在提到山东时,许多人第一时间联想到的往往是孔子与诸葛亮,前者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后者是三国时期智...
原创 高... 李原名,原是一位明朝初期的礼部尚书,成长于安州。他的早年经历在史书中鲜有记载,因此后人对他的背景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