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步。
《楚河汉界》系列第16集来啦!在我主页上,你可以找到本期的图文合集和视频哦~
上回,我们提到项羽带领着数万楚军来到巨鹿战场,成功切断了秦军的生命线——甬道,将章邯和王离的两个兵团分割开来。随着章邯的退却,战局瞬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巨鹿城下,诸侯联军与项羽的军队在局部区域形成了人数上的优势,成功包围了王离的20万秦军。然而,尽管如此,联军对于秦军依然心存恐惧,想要率先发动进攻几乎不可能。显然,必须有人站出来,打破僵局。
这个人是谁?毫无疑问,注定是血气方刚、英勇无畏的项羽。
于是,他下令破釜沉舟,准备以一战定胜负!
提到“破釜沉舟”,这一策略几乎是史上最震撼的士气激励方式之一。项羽命令士卒砸毁饭锅,沉没所有船只,甚至仅留下三天的口粮,切断所有退路。绝境之下,楚军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秦军被彻底击溃。
《资治通鉴》记载:项羽引兵渡河,沉船、破釜、甑,焚烧庐舍,携带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人能够回头。然而,这其中仍有疑问。黄河至巨鹿的直线距离超过100公里,实际行程肯定更远。按古代步兵的行军速度计算,三天根本无法走完这个距离。即使是魏武卒的兵力,每天的行进速度也不过百里。
凭项羽的训练水平,突破魏武卒的速度似乎不太可能。而即使拼尽全力赶到巨鹿,楚军必定已经精疲力尽,怎能继续作战?于是,关于破釜沉舟地点,有两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个版本认为,秦汉之际黄河曾经在下游分叉,项羽需渡过两次黄河。这一说法虽然合理,但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黄河曾分叉,也无法证实项羽的两次渡河。第二个版本认为,项羽渡过的其实是漳水,这种说法较为主流,且能够解释他携带三日粮的问题。然而,无论史料如何记载,司马迁使用的“河”字,通常指的便是黄河,而非漳水。
不过,这些疑问最终由历史学家去研究验证,我们所需了解的重点是,项羽成功渡过一条河,然后发起了破釜沉舟的战略,最终以惊人之力改变了战局。
项羽带领数万楚军,满怀复仇之情,与秦军展开了激烈的决战。
七十年前,秦军横扫江汉平原,攻破楚国都城,焚烧先王陵墓,使屈原大夫愤然投水自尽。那时,秦军主将是武安君白起。十几年前,60万秦军几乎让楚国的希望破灭,击败了项燕,夺取寿春,摧毁了楚国的国运,王室后裔散落民间。主将是武成侯王翦。
如今,面对40万秦军,项羽再度挺身而出。这一次,我们不再畏惧,不再沉默。破釜沉舟,再无退路!
楚国与秦国的世仇,在这巨鹿之战中终结。我们要用手中的利刃,斩断屈辱的枷锁,让荆楚的玄鸟飞翔天际!
项羽带着熊熊复仇之火,带领着士气如虹的楚军,冲向了王离的长城军团。
《资治通鉴》记载:项羽围攻王离,与秦军交战,九战九胜,将章邯击退。可以看出,项羽在进攻王离时,章邯曾尝试过支援。虽然无法准确区分九场战斗的具体敌人,但可以确认的是,诸侯联军始终在旁观战,唯有项羽的楚军在战场上与秦军死拼。
面对20万秦军的强大压迫,项羽和他的楚军依然毫不退缩,奋力拼杀。每一次挥舞霸王枪,便有秦军的生命陨落。楚军的士卒们,紧跟着项羽的乌骓马,死而后已,勇猛冲杀,誓死不退。
此时,一切的谋略已经不再重要,唯有硬拼,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这场决定性的战斗,宛如风云变色,煞气冲天!诸侯联军看着这一场悬殊的对决,几乎不敢相信,只有几万人的楚军,居然能够和数倍于己的秦军抗衡。毕竟,秦军可是纵横战国百年,战无不胜的铁军。
项羽的铠甲上早已被血染透,成为了战场的焦点。他站在最前方,如同锋利的刀刃,每一击都为楚军赢得一份荣耀。随着楚军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秦军的阵型开始崩溃。破裂了吗?项羽真的打破了20万秦军的阵线?那我们还在这里做什么?冲上去吧!
在项羽摧毁王离的防线后,之前畏惧的联军终于忍不住加入战斗,发起围攻,最终全歼了20万秦军。王离被俘,苏角和涉间都落得下场。巨鹿的危局得以解救。
《资治通鉴》记载:诸侯兵终于敢进击秦军,结果斩杀苏角,俘获王离;涉间宁死不屈,自焚而亡。此时,楚军已完全掌控了局面,救援巨鹿的诸侯军只有少数敢参与。而楚军的战士们无一不英勇无畏,战场上到处都是他们的怒吼。
这一战后,项羽的功劳无可争议,诸侯将领纷纷向他低头。项羽凭借巨鹿之战,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威名,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年轻人,一跃成为诸侯的上将军。
然而,击败王离之后,仍有一段有趣的插曲。在巨鹿包围战时,赵王的左右手张耳和陈余也陷入了困境。张耳坚守城中,陈余则外出寻求援兵。可当陈余带着几千人赶到时,他仍心存恐惧,未敢贸然加入战斗。张耳急得直跳脚,于是派出手下催促陈余支援。最终,陈余 reluctantly 给了5000人支援,而张耳并不满意,认为援兵数量过少。
两人发生了争执,最后张耳将印信夺走,收编了陈余的部队。陈余怒火中烧,立刻剥下将印,送给张耳。这一瞬间,两人之间曾有的亲密关系完全破裂。
这场争执,最终让陈余只能带着士卒去河上捕鱼,而张耳则成了最终的赢家。这个故事教给我们,关键时刻千万不要心浮气躁,也别随便放松警惕。
巨鹿之战的决战,实际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羽带领楚军孤军作战,破釜沉舟,正面硬拼秦军,将秦军阵型打破。第二阶段,联军见状后迅速进场,将王离兵团包围并消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倾向于采纳《资治通鉴》中的记载,而非《史记》的版本。毕竟,项羽一人虽勇,却难以以少胜多,将战斗推向完全的胜利。
总的来说,项羽击败王离,虽成就了赫赫威名,但王离的后代最终却在历史中再次崛起。历史,往往不会因为一时的胜负而停滞,真正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话题回到正题,击败王离后,项羽又将目标锁定了章邯,继续为楚国的未来而奋斗。
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又将如何展开呢?请关注下集。
我是小步,欢迎关注“历史步行街”,记得转发、评论、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