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范进中举后怎么样了?他的结局是什么?1754年1月8日吴敬梓逝世
迪丽瓦拉
2025-09-07 20:03:25
0

以下是您要求的文章改写版本,保持原有的语义,同时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

---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

1754年1月8日:清代《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

范进中举后究竟过得怎样?他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吴敬梓,出生于安徽全椒,是一位博学的秀才。他在32岁时搬到南京,之后在南京生活了21年,直至1754年去世,享年53岁。

吴敬梓不仅名气显赫,而且非常热衷结交朋友,广泛认识南京这座城市中的各路名士。他的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人物都有其真实的原型,这使得这些人物更加生动真实。

就拿范进来说吧,萨沙还记得自己上中学时,老师常说范进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且性格极其浅薄。范进因中举而疯掉,正是吴敬梓通过这一情节,讽刺了科举制度的丑陋与滑稽。

当时的萨沙并未接触过社会,老师的说法便成了自己的观点,觉得范进就是个小丑、傻瓜。于是,脑袋里的思维定势逐渐被灌输,直到进入社会后,才发现事与愿违。可以说,早期的“洗脑”影响深远。等到萨沙步入中年,再次阅读《儒林外史》,便有了完全不同的感悟。

原来,范进并没有什么不对,吴敬梓也并非在讽刺他,反而颇为欣赏这个人物,只是在用一种幽默的方式调侃社会的冷漠与残酷。甚至可以说,范进就像今天职场中那些坚韧不拔的奋斗者,象征着一种职场上的“人生赢家”。

让我们从头来看看范进的故事。

范进原本就是一个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父母只是乡村的农民,家里连一亩土地都没有,房子简陋到只有几间草屋。换句话说,范家不仅没有钱,也没有地位,连那些做小生意、卖猪肉的邻居和亲戚都看不起他们。在那个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范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容易出头,想要突破贫困阶层,几乎是难如登天。

而且范进自身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那个时代,底层的百姓想要改变命运,除了科举考试外,通常只能通过经商或掌握一门技术。但范进显然不适合做生意:他既没有头脑,也没有手段,更没有资本。

家里断粮的时候,范进的母亲甚至因饥饿而眼睛失明(对于老人来说,眼睛失明是极其危险的)。在这个生死关头,范进拼命去卖母鸡来救命,可竟然几个小时都卖不掉一只鸡。

至于学习手艺,也需要某些天赋,而范进显然缺乏这样的能力,日常行为也显得有些笨拙。书中有这样的描写:范进“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戴破毡帽。广东虽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范进仍穿着麻布衣,冻得瑟瑟发抖”。这段描写直观展现了范进的困窘和笨拙,尤其是在那样寒冷的季节,竟然还穿着破旧的衣服。

面对这样一位人,想要在任何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几乎不可能。范进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八股文,科举考试便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但范进的性格非常懦弱,胆量不大。一次,他去向岳父胡屠户借钱参加科举考试,结果不仅没有借到,还被岳父用带有侮辱的话语羞辱一番。岳父的这些话语是对范进的直接攻击,轻蔑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这样一位受尽侮辱却又软弱无力反抗的人来说,他的唯一优势就在于坚持写八股文,尽管他似乎并不痴迷于科举,而是将其视为唯一能够脱离困境的途径。

与孔乙己完全不同,范进勤劳并且尽力养家,他家虽然贫困,但至少没有因贫困饿死。即使家中困难重重,范进依旧坚信自己的出路在科举上。相比之下,孔乙己是一个懒惰的无所事事者,最终走向了盗窃,完全不同于范进的勤劳和坚持。

范进虽一生贫困,却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之所以没有得到别的工作机会,仅仅是因为他的专业技能有限——只能写八股文。正因为如此,科举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更有意思的是,范进的才华也绝非等闲。作为一名“学霸”,他写的八股文超出常人理解,甚至连最顶级的学者都难以完全理解。范进在考试中,常常是第一个交卷的人,而他的八股文往往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且内容出奇的好。事实上,他的八股文才华无疑使他成为了顶尖的考试者。

经过了30多年的坚持,范进最终通过了科举考试,成功中举,成为了举人,并且很快又通过了进士考试,成功成为官员。可以说,范进的经历完全符合“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凭借着数十年的努力与坚持。

范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天赋和专长各不相同。范进如果能够从事其他行业,或许早就有了别的出路。但他选择了科举这一唯一的出路,最终获得了成功。

范进不仅是学术上的顶尖人才,他的生活经历也证明了其非凡的毅力。在现代社会,尽管道路不同,但依然有许多人和范进一样,凭借着自身的坚持和毅力走向成功。

范进虽然从54岁开始考秀才,但最终还是取得了令人惊艳的成绩,成为了四品高官,甚至后期晋升为通政司通政使,担任了中央部长级的职位。他的经历,展示了一个平民出身的人通过坚持和努力改变命运的传奇。

---

希望这份改写后的文章能符合您的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2007年3月26日,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张家大帅府前,一名陌生男子出现在了门口。他自称名叫张闾实,声称...
原创 5... 1953年,毛主席收到了一份关于废除中医的报告,看到报告后他愤怒异常,立即指示相关部门,决不能执行废...
后世大多批评刘禅,功成名就的刘... 全文共2538字 | 阅读需6分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明代杨慎写的词《临江仙》,...
原创 司... 作为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政治势力之一,曹魏始终不乏精英人才,尤其是曹操作为集团的首脑,能够准确了解每一...
魏存成: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句丽考... 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称谓,高句丽既是一个民族的名称,又是一个政权的名称,其间还曾被作为中原政权所设置的地...
原创 没... 关于中国在14年抗日战争中的胜利,外界常常有一种说法,即“没有苏联和美国的参战,仅凭中国自己,无法击...
原创 6... 1948年,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在河南叶县的临时指挥部里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会议,议题是关于部队高级参...
原创 朝... 在阅读本文之前,真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这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让您感受到更独特的参与感,...
原创 他... 1954年,南京军事学院正式设立战役系,专门招生对象为军以上职务的将领。在这52位学员中,最低职务为...
原创 抓... 在2020年中国的记者会上,一名日本记者提出了一个充满质疑的问题。他指出一位日本公民在2019年回国...
原创 原... 1979年,徐向前元帅收到了来自原北京军区司令员郑维山的来信,信中提到他生活上的困难,并请求得到解决...
原创 他... 初露锋芒的战场岁月 杨文瑔在黄埔军校的学习和表现堪称优秀,尤其在理论课和实战演练中,他总是表现得十分...
原创 萧... 红六军团出身的萧克将军在评价夏曦时曾表示:“革命者犯错误,的确会对革命事业产生负面影响,但评价一个人...
原创 张... 在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中,许多是在抗战时期积极参与革命的,他们在后来的战斗中迅速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了军队...
原创 蜀... 一、蜀汉的灭亡之谜 蜀汉究竟是如何灭亡的?通过《三国演义》,我们无法直接得出结论。尽管在诸葛亮的时...
顺承郡王:清初八铁帽子王之一,... 你知道吗?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十二顶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和荣耀的“铁帽子王”头衔,在清朝这二百年的风风雨...
原创 清... 1979年,几位美国人带着所谓的债券,闯入美国大院,声称代表几百人正式起诉中国,要求归还自清朝以来所...
原创 蒋... 在1942年,25岁的蒋纬国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西安的列车。没曾料到,在火车即将发车时,车厢内突然上来...
美国的未来将是另一个阿阿根廷 昨天和合作伙伴交流关于产品出海的事,自然就要做些国际形势的分析,我相信不会特别长的时间,美国还是会解...
清朝一位穷苦船员,因闹肚子下船... 这篇文章里的内容都是根据可靠的资料写的,文章最后也注明了资料的出处和截图,大家可以看一看。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