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寿的古代女医,被誉为“女中扁鹊”,首个病人竟是自己?
迪丽瓦拉
2025-09-07 21:04:32
0

文 | 有廖曹兴

在礼教森严的明朝中叶,因封建礼教的束缚,许多女子不愿请男医生诊治,常常因贻误病情而发生悲剧。

然而,一位传奇女医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切。

她出身医药世家,8岁时就立志要救死扶伤。

成年后,医术精湛的她治愈了众多女性的疑难杂症,因此被誉为“女中扁鹊”。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人均寿命不到50岁的明朝,她却活到了96岁的高龄,堪称史上最长寿的女中医。

而此人便是妇科圣手谈允贤。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流芳百世的女医师,去领略她那温和细腻,济世为怀的人格魅力。

8岁学医,首个病人竟是15岁的自己

公元1461年,谈允贤出生于江苏无锡县。

谈家既是官宦世家,又是医学世家。

祖父谈复不但官至五品刑部郎中,还精通医药。

祖母茹氏饱读医书,擅长艾灸。

父亲谈纲在女儿8岁那年考中了进士,被分配到南京担任刑部主事,负责断案。

同年,谈纲为了尽孝就将老两口接到南京居住。

在一次家宴上,他让女儿背诵唐诗宋词来助兴。

这对家境优渥,饱读诗书的小允贤而言,是小事一桩。

过目不忘的她在宴席上倒背如流。

老两口眉开眼笑,非常欢喜地说:

“小孙女聪明伶俐,真是学医的好苗子啊!”

此后,小允贤就不再像寻常女子那样学习针线女红(ɡōnɡ),而是走上了学医之路。

在祖父和祖母的熏陶下,她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心头埋下了一颗济世救人的种子。

凭借过人的天赋,她在家昼夜不辍地攻读《难经》、《脉诀》等医学典籍,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各种医学知识。

几年之后,谈允贤读完了家里所有的医书,掌握了中医的入门知识。

后来,在祖母的悉心教导下,她又学会了配药和艾灸。

随着医学知识越来越广博,她愈发渴望能够外出行医。

只可惜,在当时的伦理教条下,这位千金小姐根本没有机会抛头露面,只能在深闺里纸上谈兵。

时光匆匆,一眨眼,15岁的谈允贤到了出嫁的年龄,并在父亲的安排下,嫁入了当地的一个杨姓大家族。

谁知,婚后不久她就患了气血失调症,整个人面色苍白,疲倦无力。

尽管当时杨家请来了大夫,但谈允贤也进行自我诊治。

因为熟读医书的她觉得这既是首次医疗实战,也是研习医术的好机会。

于是,她先自行诊脉,拟出药方。

然后,再仔细观察大夫如何诊断,选用什么药物,再与自己的判断相互对照,看看到底哪里不一样,问题出在哪里。

接着,谈允贤亲自配方抓药,每一味药都要反复斟酌是否合适。

服药之后,她会仔细体察和记录自身的感受,再以此来调整药方,遇到拿不准的地方就会请教祖母。

经过多次的自我诊治后,谈允贤不仅治愈了疾病,还获得了小小的自我满足,信心倍增。

不久后,谈允贤先后顺利地生下了三女一子。

当子女生病,她都坚持亲自医治,往往药到病除。

杨家对这位擅长医理的媳妇赞不绝口,谈允贤的医术也日益成熟。

医术精湛,是女病人的希望之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几年后,经常教导谈允贤的祖母因年事已高而去世。

谈允贤终日以泪洗面,因伤心过度而一病不起,卧床长达7个多月。

正当家人以为她病已不治之际,昏迷的她梦见了祖母。

祖母托梦说:

“你命不该绝,救命药方就在我留给你的某部医书中。

病好后,你要光大家传的医术,治病救人。”

随即,谈允贤强撑病体,起床找到了药方并依法调治。

或许是冥冥中有祖母的保佑,没过几天她便神清气爽,身体恢复了健康。

经过这场重大变故,谈允贤深深地感受到中医的医术真的能起死回生,非常了不起。

从此,20多岁的她牢记祖母的训导,坚定了行医救人的决心,正式开始在当地行医。

不过那时,因礼教的禁锢,女性很少抛头露面,外出工作,绝大多数医生是男性。

更糟的是因为受“男女授受不亲”观念的影响,异性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而这给诊病带来了不少阻碍,所以女性患者经常被男医生误诊,导致疾病加重,甚至是死亡。

比如,当时有个男大夫为12岁的富家小姐治病时,被要求白纱罩面和隔着手帕把脉。

在描述病情时,害羞的少女又语焉不详,只说肚子上长了个肿块。

结果,大夫误将肿块当成外科脓肿,开刀切除了。

谁知,之后的6年里,小姐的创口始终无法愈合,一直在流脓。

18岁时,她的腰部突然长满了大大小小的肿块,有的还在破溃出脓,整个人被折磨得气息奄奄。

此事一出,那名医生瞬间名声狼藉。

很多男医生引以为戒,就恪守“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的铁律,坚决不给女人看病。

可想而知,众多女性就医愈加困难,那位富家千金更是深感绝望。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在亲友的介绍下,家人请来了谈允贤。

不同于男大夫只关注病情,谈允贤很会照顾患者的心情。

她先是温柔地抚慰了病人的情绪,再耐心地倾听其细细叙述患病始末。

然后,她通过仔细望、闻、问、切,确定了病情是“瘰(luǒ)(lì)”,也就是如今的淋巴结结核。

接着,谈允贤翻阅医书后,决定采取内外并治的方法。

她外用艾灸针对12个穴位,为病人疏通经络。

内服药则是《东垣试效方》中的“散肿溃坚汤”。

经过几次治疗后,病人身上的肿块渐渐消失,7年不合的开刀伤口也完全愈合了。

原本形容枯槁的她终于恢复了花容月貌,并再三拜谢谈允贤的再造之恩。

此事传开后,谈允贤的高明医术被广泛传颂,越来越多的女性慕名向她求医。

不到30岁的她名声大噪,成了远近闻名的女医师。

50岁撰写《女医杂言》,是古代首个女医著作

而且,谈允贤认真地对待每一位病人,详细地记录了诊治过程,以及病人的病情、病史和家庭情况,尤其是她们丈夫的基本情况。

因为那时候的妇女地位低下,许多女性和丈夫发生矛盾后,只能把所有委屈都憋在心里。

所以,她们不仅要忍受身体的疼痛,更要承受内心的煎熬。

更何况,“男女授受不亲”,女性往往羞于对男医生启齿心事,导致经常因贻误病情而发生悲剧。

而身为女人的谈允贤与女病人之间没有隔阂,能够用心倾听她们的烦心事。

因此,她能从患者的生活背景中抽丝剥茧,寻找病因,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式,保证药到病除。

比如,当时有一位43岁的妇女,丈夫怪她不能生育,就整日宠爱小妾。

被冷落的妻子郁闷无比,日久成疾,两腿出现大片丹毒,又红又肿,还全身发热。

最近三个月里,请了不少大夫都没治好。

后来,谈允贤应邀上门诊病。

经过耐心的仔细询问,病人不仅诉说了失宠的遭遇,更吐露了病史。

原来,她腿上的丹毒在未出嫁前就有了,只要一生气就会发作,以前都是几天后就会好转,但唯有这一次情况最严重。

对此,谈允贤诊断是“湿毒”。

她先是开出了凉血祛湿的药方,病人服药几次后,丹毒就全部消退。

为了巩固疗效,她又开出了调理气血之方。

经过半个月的调理,病人一切如常。

之后的几十年里,谈允贤接诊过不计其数的女病人,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也目睹了诸多女性的不幸遭遇。

后来在50岁那年,她决定著书立说,想着为后世医者提供借鉴,便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写成了《女医杂言》一书。

这本书既是现存最早的女医著作,也是古时难得一见的妇科专著。

书中的31个女性病例生动地描摹了明朝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并且清楚地记录了她们的患病遭遇。

尤其是夫权社会下,女性的郁闷、婆媳之间的尖锐矛盾、繁重的家务劳动,以及求子压力对女性健康的影响。

可以说,这本书不仅值得中医爱好者研读,更为后人研究明朝女性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而谈允贤在此后的很多年里,始终在践行行医济世的使命,救助普天下的女子。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

一直到公元1556年,这位“女中扁鹊”寿终正寝,享年96岁。

纵观谈允贤的一生,年少时,聪慧的她在祖母的教导下打下了深厚的医学功底;

成年后,她以行医济人为己任,以高超的医术为众多女性妙手回春;

她留下的《女医杂言》不仅是一本祛病良方,更深刻地反映了妇女阶层的生活情况,是研究明朝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女医者十分稀缺的年代,谈允贤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既是无数女性的福星,更是德艺双馨的医学名家。

最终,她名留青史,跻身“古代四大女名医”之一,让无数后人敬仰和歌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从一个小国,到后来强大到成为一方霸主,秦国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但是很遗憾,崩塌也只是在一瞬间。 随着秦...
原创 纣... 元始天尊推动的封神榜计划,说白了有三个目的:一是帮阐教十二金仙渡劫,二是给玉皇大帝(昊天上帝)输送能...
原创 蒋... 蒋介石在临别大陆时,正面临着国民党政治失势的严峻局面。内心愤懑的他,决定在这最后的时刻,清除那些可能...
原创 如... 今天要讲述的两位开国将领是罗荣桓和陈赓。两人不仅与毛主席有着深厚的关系,在党内团结与沟通方面也各具独...
原创 中... 每位雄才伟略的帝王都渴望自己的帝国能够永存千年万年。秦始皇如此,汉武帝如此,甚至在历史上创建了广袤疆...
原创 宋... 这篇文章分析了宋江的成长与变化,探讨了他从一个有着理想的江湖人物,最终变成朝廷任命的权力代理人,期间...
原创 升...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怀仁堂内,随着一声号令,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授衔仪式正式展开。这一历史事件...
原创 袁... 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钦定了她的亲侄女静芬,决定将其嫁给光绪皇帝。慈禧此举的本意在于希望能找到一个忠实...
原创 日...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不仅便于您与我一起讨论和分享,更能带给您独特的参与感。...
从“物质”与“非物质”的辩证关...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国家文物局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正式接收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返还的...
原创 迷... 蒙古国开发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满杜勒怀着沉重的心情步上了讲台。面对国际记者的注视,他宣布了一个令世界震惊...
原创 山... 1944年2月8日,毛主席在繁忙的日程中,特别抽出时间向山东省文联发出了一份电文。这份电文所讨论的不...
原创 直...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的朝代,历经了众多风云变幻的岁月。那是一个列强虎视眈眈、国内百姓...
原创 你... 犹太人和中国这两个名字一提起,总是让人联想到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困境。犹太人以聪明和智慧著称...
原创 蒋...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日记被视为研究其个人思想和当时社会政治的宝贵资料。据...
原创 八... 在1939年的晋西北高原上,一支装备简陋、衣衫褴褛的部队顶着凛冽的寒风,艰难地修筑着防御工事。战士们...
原创 毛... 1930年,毛主席找到一个小红军,笑着问:“你们首长在哪?”没想到眼前这位只有14岁的小红军,神情镇...
原创 列... 在冰冷辽阔的俄罗斯大地上,涌现出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在文学领域,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视为双璧,...
原创 水... 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风带着一丝隐秘的气息掠过,梁山水寨的旗帜在夜色中猎猎作响,发出悠远的回响。这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