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反对傅作义起义的国军中将石觉,结局如何?汤恩伯:把我给取代了
迪丽瓦拉
2025-09-07 21:33:39
0

一、汤恩伯的干儿子

石觉是国军的一位中将,背景颇为有趣。他是黄埔军校三期的学员,和王耀武是同期的同学。不过,要把他和王耀武相比,石觉就显得逊色许多了。王耀武可谓是黄埔军校的佼佼者,不仅打得好,还培养了著名的整编74师,做人更是一把好手。无论是国军的哪个派系,虽然时常暗地里争斗,但对于王耀武的评价几乎是一致的——这个人非常不错。

而石觉虽然也有着不小的军事才能,甚至笔者认为他的能力不逊色于王耀武。例如在围剿红军的战役中,石觉表现得相当积极,他曾击败过红三军团,还创造了“浒湾大捷”,并攻占过瑞金等地。在抗日战争中,石觉的表现同样出色。大家可能还记得在《亮剑》中,那支让楚云飞和孔捷吃尽苦头的坂田联队吧?李云龙曾对张大彪豪言,要打的就是这支精锐部队,最终成功突围。

事实上,这支坂田联队就相当于日本的“板垣师团”,是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之一,曾自信满满地宣布自从侵华以来,已摧毁了三十多支中国军队。石觉当时是担任十二旅旅长,在南口战役中,他率领队伍与板垣师团硬碰硬,表现非常出色。与陈长捷的配合也使得他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局部胜利。此战过后,石觉被提升为师长,并继续多次带领部队与日军作战,屡获嘉奖。

然而,石觉身上也有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缺点,他与汤恩伯的关系相当密切,甚至被戏称为“汤恩伯的干儿子”。正是因为这个标签,他的未来发展轨迹几乎成了人们的预言。比如在汤恩伯引发河南民怨时,作为汤恩伯手下的头号悍将,石觉自然也没能躲过被指责的命运。

后来,在豫中会战中,汤恩伯惨败,虽然石觉在局部战斗中取得了唯一的大捷,但随着汤恩伯的失势,石觉也沦为无足轻重的角色,直到蒋介石再次启用汤恩伯,派他担任黔桂湘边区总司令时,石觉才跟随他一起出现在战场,成功解救了“贵阳之围”。

尽管石觉也参加了整个抗日战争,并且表现出色,但由于一直挂着“汤恩伯干儿子”的标签,他与王耀武的差距也愈发明显。抗战胜利后,王耀武回到了山东担任封疆大吏,而石觉则被交给杜聿明,开赴东北战场。从那时起,石觉心中似乎有了一些不满,或许是因为长期被汤恩伯宠坏了,他在跟随杜聿明后,总觉得身边有坏人想要害他。

二、大骂杜聿明无能

最初,石觉统领着第13军驻扎在承德。东北战场刚开始时,石觉的13军和52军并肩作战,突破了辽西走廊,成为第一支进入东北的国军部队。然而,在杜聿明下达命令要求石觉攻占热河而让52军攻占沈阳时,石觉立即感到愤怒,他认为自己也能攻下沈阳,为什么要屈尊攻打热河?他心中不平,认为52军是杜聿明的亲信部队,根本不公平。

尽管石觉再不满,军令如山,他依然服从了命令,但他心中的怒火并没有平息。他公开大骂杜聿明:“没打过几场硬仗、大仗,他的军事才能仅仅是一份勤奋勇敢的军师长资格。”言辞尖锐,一语道破了杜聿明的无能。

随后,在攻占热河后,杜聿明又命令石觉前往东北进攻临江,尽管石觉被任命为副前敌总指挥,但实际指挥权却交给了郑洞国。结果石觉的部队,在与旋风司令韩先楚的对抗中全军覆没,甚至副师长张孝堂也被活捉。这使得石觉更加愤怒,他开始将责任归咎于杜聿明,称其为“杜瘸子”,因为杜聿明的一条腿比另一条短,走路瘸了。

石觉无法忍受这种情况,于是他义无反顾地跑到了北平,去找李宗仁。当时李宗仁正掌控着北平,石觉向他表明立场:“我不再跟着杜瘸子了,我希望我的13军能划归您指挥。”李宗仁欣然同意,并将石觉的部队接入了自己的指挥系统。李宗仁随后成为副总统后,石觉也再次归属傅作义的指挥。

三、汤恩伯:把我给取代了

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四野大军进入关内,傅作义的王牌35军在新保安被全歼。傅作义终于认识到形势的严峻,开始认真考虑和谈起义。在傅作义的心中,有两个最为棘手的人物,一个是李文,另一个就是石觉。正如《大决战》所展现的那样,傅作义最终决定将这两人送走,安排他们乘坐飞机回蒋介石处。

石觉回到了汤恩伯手下,他被任命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副司令。可以说,这是石觉职业生涯中最为愉快的一段时光,因为汤恩伯对他非常信任。然而,蒋介石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在评价石觉时指出:“除汤恩伯外,石觉本是最有潜力的将领,但因为受到汤恩伯的牵连,最终无法发挥才华。”这种评价为石觉日后的升职埋下了伏笔。

在上海解放后,汤恩伯被蒋介石抛弃,石觉得以接替他的职位,成为“舟山防卫司令官兼浙江省主席”。汤恩伯此时的心情不可想象,但石觉则开始了新一轮的职业生涯。虽然他最终被蒋介石任命为台湾防卫总部副总司令,并晋升为陆军上将,但他依然未能回到故乡广西,而是在台湾度过余生。1986年,石觉去世,最终未能看到自己的一生的真正价值。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头条中国史 一、是跟曹操,还是跟刘备? 说到“刘备伪君子,曹操真小人”,这并不是我个人的见解,而...
原创 蒙... 很多人认为蒙哥是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帝国权力最强的大汗,甚至有观点指出,他是冷兵器时代疆域最广的帝王之...
原创 傅... 1949年1月,随着北平城外炮火的逐渐熄灭,城内却暗潮汹涌,气氛紧张。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手握二十...
原创 徐... 1977年3月,徐立清作为总部的副主任,几次上门拜访张爱萍,诚恳地邀请他出山参与工作,但都遭到张爱萍...
原创 国... 1949年12月10日,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大西南,原本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接连败北。面...
原创 马... 一、马超能打过张飞、许褚吗? 在《三国演义》中,关于马超是否能打得过张飞,一直存在争议。笔者曾对这...
原创 当... “大庆油田”这一名称源于国庆期间的喜悦与庆祝,象征着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辉煌成就。1959年9月26日...
原创 1... 1989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去世。作为日本历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君主,裕仁在其统治期间,发动了侵华战争...
十五年同盟情缘 三国谋定天下上... 同窗情谊经过岁月陈酿,往往酝酿出意想不到的芬芳。近日某高校05届毕业生聚会,两位昔日同窗在觥筹交错间...
原创 明... 在明朝永乐十三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皇帝朱棣照常在奉天殿内审阅来自全国各地的奏章。当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份...
原创 收... 在1864年6月的暑期,随着湘军成功收复金陵,曾国藩兄弟的声誉可谓如日中天。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世...
原创 八... 众所周知,康熙帝一生有超过三十个儿子,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九人,这九位皇子之所以广为人知,主要是因为“九...
原创 为... [下雨]在世界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每个国家都会有不少的移民,随着移民的增多,慢慢的本国的民族血统就会受...
原创 武... 在江湖传说中,总有一些人物,他们的武功卓越非凡,影响深远,却又隐匿无踪,似乎存在于一片虚无的迷雾中。...
原创 匈... 匈奴作为古代游牧民族,在汉朝时期与中原政权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碰撞与融合。这个曾经驰骋于蒙古高原的民族...
原创 他... 红四方面军走出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开国将领,其中不乏陈锡联、许世友、陈再道、王近山、杜义德和滕海清等杰出...
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何为“春... 一场战争,每隔七天就会爆发一次;一部史书,名字竟成为整个时代的招牌;一片中原大地,五百年间诞生了上百...
原创 谁... 近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代,内忧外患让中国满目疮痍,民生困苦,即便是在这样困难、混乱的时代,书法艺...
原创 司... 1948年年底,辽沈战役宣告结束,八路军第八纵队经历了一次换将,段苏权被留在了关外,而他则以纵队指挥...
原创 尼... 冀朝铸被誉为“红墙第一翻译”,以及“毛主席右手边的人”。他曾为中国领导人担任翻译长达20多年,因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