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会,臣子们必须服从皇帝的命令,这也催生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格言。秦始皇曾采取一项非常险恶的手段来试探臣子,他命令一位臣子在三天内找回“公鸡蛋”,此举明显是要收拾这个不顺眼的臣子。然而,这位臣子的年仅七岁的孙子巧妙地解围,化解了即将来临的灾难。
这一事件要追溯到公元前251年。那一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则成了王后。在王后和其他权臣的操控下,子楚被立为太子,随后赵国护送子楚的妻子和儿子政返回秦国。然而,安国君的结局极为悲惨,登基仅三天便因突发疾病去世,遗谥“孝文王”。
子楚继位成为秦庄襄王,而华阳王后成为太后,生母夏姬则称为夏太后。到了公元前249年,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并封为文信侯。当时,吕不韦已显露出强大的权势,甚至拥有上万名家仆。三年后,秦庄襄王去世,太子政继位,由吕不韦担任相邦,称为“仲父”。由于太后私生活混乱,吕不韦与太后关系亲密,这使得吕不韦的权力更为稳固。
此外,甘茂是另一位对秦国内政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秦武王意外去世后,秦国的政局动荡不安,甘茂在权力斗争中遭到樗里疾的排挤,而甘茂对此感到非常不满。嬴政即位后,尽管他是国王,国家的大权依然掌握在吕不韦手中,甘茂也因此成了吕不韦的眼中钉。
有一天,年幼的嬴政对甘茂说:“平日待你如何?”甘茂连忙回答:“大王待我恩重如山。”嬴政满意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么寡人让你办点私事,你愿意吗?”甘茂答应了,嬴政接着说:“听说公鸡蛋能让人长生不老,三天内你必须找到公鸡蛋,否则将会死。”甘茂无奈接受任务,但公鸡蛋何其难得?回家后,甘茂十分焦虑,年仅7岁的孙子甘罗见状,便问清了缘由。
甘罗沉思片刻后对甘茂说道:“爷爷,三天后我代你上朝,我自有办法。”到期时,甘茂未能前来,反而是甘罗代替他出现在朝堂上。嬴政见到这个小小的孩子,问道:“你来干什么?是你爷爷吓得不敢来了?”甘罗冷静回应:“报告陛下,我爷爷在家生孩子,无法出席朝会。”这番话令秦王大怒,怒斥道:“男人怎么能生孩子?”甘罗不慌不忙地反问:“既然公鸡能下蛋,为什么男人就不能生孩子?”秦王听后陷入沉思,认为甘罗机智过人,便不再责怪他,反而对他更加重视。
然而,甘茂却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杀气,最终逃亡楚国,并在魏国死去。甘罗长大后也意识到,作为政治家的后代,如果没有土地不能经商,那么只有依附于他人才能生存。因此,他选择了将自己的筹码押在吕不韦身上,最终通过“联燕攻赵”的外交策略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
吕不韦将聪明的甘罗派去当使者,正因为甘罗年幼且极具才能,能成功完成这项外交使命。甘罗以出色的外交手腕促成了燕国与赵国之间的冲突,使得秦国受益匪浅。最终,燕国被赵国攻占,秦国也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有利位置。甘罗回国后,秦始皇大加赞赏,任命他为上卿,并且将甘茂的土地和房产送给了甘罗。
关于甘罗的结局,史学界有不同的说法。部分人认为,甘罗最终被秦始皇所杀,可能是在嫪毐一案发生后,甘罗对秦国的暴行感到不满,选择了自尽或遭遇暗杀。也有学者认为,甘罗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家世,本应受到秦始皇的宠爱,不会无缘无故地消失。另一种说法是,甘罗在赵国外交任务后获得了巨大成功,最终在秦国高层的权力斗争中成为了潜在的威胁,被吕不韦暗中陷害致死。
甘罗对秦国的贡献不可小觑,他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不仅巩固了秦国的地位,也为秦的统一大业立下了赫赫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