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期待为您带来更舒适的阅读体验。
1997年,中航技副总经理王大伟坐在会客室内,神色紧张地等待着坦桑尼亚政府官员的接见。这一次,他的访问关系到一笔交易的谈判。
四年前,坦桑尼亚的国防部长曾访华,并在此期间与中航技签订了购买两架运12飞机的合同。然而,直到四年后的今天,坦桑尼亚政府才决定开始讨论和结算相关的货款。
然而,令王大伟意外的是,坦桑尼亚政府人员一到场,便对这笔交易提出了质疑。他们表示,中航技提供的合同不符合当地法律,因此坦桑尼亚政府无法进行支付。在面对政府人员如此无理又蛮横的回应时,王大伟并未与他们争执,也没有愤而离去。他仅仅用了短短的几句话,就让对方哑口无言。而此后,王大伟采取的一系列行动,不仅解决了货款问题,还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订单。
那么,王大伟究竟说了什么?接下来又做了什么呢?
提到非洲东部,许多人或许会想到贫穷、荒凉,甚至是充满绝望的景象。但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主角”之一——坦桑尼亚,就在这一地区崭露头角。
坦桑尼亚于1964年4月26日独立建国,当天中国便与其建立了外交关系,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有了朋友”。从建国之初到今天,坦桑尼亚的特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它依然是一个极度贫困的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联合国评选的“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上。
中国与坦桑尼亚建交后,为了巩固友谊和加强合作,中国对坦桑尼亚进行了许多援助与支持。其中,连接坦桑尼亚与赞比亚的坦赞铁路便是中国的援建项目之一。此外,中国还援建了大量的医院、学校和其他公共设施。在那个时代,中坦两国关系可谓是“亲如兄弟”。
进入1993年,坦桑尼亚国防部长在访华期间,对中国中航技研发的运12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运12飞机是我国自主设计的轻型运输机,凭借其结构灵活、功能强大,在1988年获得了国家级技术一等奖。坦桑尼亚在了解了飞机的详细性能后,毫不犹豫地当场下单,订购了两架。
次年,中航技如期交付了飞机,并派遣技术人员前往坦桑尼亚提供了两个月的技术指导。飞机抵达坦桑尼亚后,表现出了极其优异的性能。考虑到坦桑尼亚当时的经济状况与基础设施水平,能够拥有这两架飞机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帮助。它们既能充当货机,也能用作客机,安全且便捷,甚至连坦桑尼亚总统也对这架飞机赞不绝口。
有一次,坦桑尼亚总统亲自乘坐运12出行,从登机到下机,一直在夸奖这架飞机,甚至问随行人员:“这架飞机是从美国买的吗?”当听说飞机是中国制造时,总统不禁感慨万千,后来,运12甚至成为了坦桑尼亚总统的专机,长时间替代了其他飞机。
按理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促进了两国的贸易,还加深了双方的外交关系,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军工制造的国际形象。然而,问题却出在了货款上。
1993年,坦桑尼亚国防部部长在购买运12飞机时,并未向财政部报告此事,而是直接签署了合同。当飞机送到后,坦桑尼亚财政部发现了这一情况,并对此提出了异议。两部门的意见始终不合,坦桑尼亚财政部以“购机款项未列入预算”为由,推迟了付款。
这时,也许有人会问,既然坦桑尼亚国防部部长未向政府报告,为何中国还同意出售飞机呢?
这个问题的背后,有着中航技与坦桑尼亚多年的合作历史。早在1988年,中航技就与坦桑尼亚建立了联系。当时,坦桑尼亚驻华大使基祖卡在即将卸任之前,准备采购一些中国的产品。中航技出口项目经理李刚负责接待他。李刚凭借丰富的经验,意识到这是一个大项目,并且用心接待。几天的考察后,基祖卡对飞机和车辆都不感兴趣,李刚随后提出了一个低成本且适合坦桑尼亚需求的建议——购买三轮车。三轮车既便宜又易于使用,非常适合当地的民生需求。
这个提议得到了基祖卡的认可,最终签下了一份大订单。三轮车进入坦桑尼亚后,因其低廉的价格和简单的维修,迅速受到当地人的青睐,“神牛”三轮车成为了坦桑尼亚街头巷尾的常见身影。这一成功合作也让中航技与坦桑尼亚的关系逐渐加深,双方之间的贸易逐步拓展。
随着业务的发展,中航技不仅销售三轮车,还扩展到农机具、家电等产品,并在1990年进一步扩大了业务,涉及卡车和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直到1993年,坦桑尼亚才购买了运12飞机,因此可以说,中航技与坦桑尼亚的贸易合作已持续了五年之久,双方也建立了成熟的贸易体系。
而作为坦桑尼亚的国防部部长,他完全有权代表政府签署此类合同。因此,货款未能及时结算并非中航技在签约时的失误,而是坦桑尼亚财政体系内部的混乱所致。
接下来的情节,王大伟如何应对这一棘手局面呢?
1997年,坦桑尼亚政府经历了大换届,国防部和财政部都换了新领导。在这种背景下,中航技再次派出王大伟前往坦桑尼亚,继续谈判货款问题。此时,两架运12飞机已经在坦桑尼亚服役了四年。
王大伟首先与国防部常务秘书见面,常务秘书表示,政府决定拨出1亿美元用于偿还债务,运12的款项也包括在内。接着,王大伟拜访了国防军司令,司令的态度与常务秘书一致,但建议他向总统直接咨询。无奈之下,王大伟只得通过大使馆请愿,安排了与总统的会面。
尽管在此过程中,几位高层领导都表示支持,但货款始终未能落实。王大伟意识到,问题的解决必须得到财政部部长的承诺,最终他通过多方协调,与坦桑尼亚财政部部长召开了一场关键会议。
这场会议的主持人是坦桑尼亚财政部的女常务秘书,这位女士办事果断且有魄力,言辞犀利,几乎让人无法反驳。她一开口便直言:“这个合同无效,前国防部长签署的合同没有经过财政部批准,无法列入我们的还款计划。”此言一出,现场气氛凝重,王大伟没有慌乱,而是冷静回应:“根据贵国法律,国防部部长有权在国外代表政府签署合同。”
随后,王大伟继续阐述:“自签订合同以来,中方严格履行了所有义务,包括按时生产、交付飞机并提供培训、售后服务。与之对比,贵国已经使用了三年的飞机,却一分钱未曾支付!我们出于友谊与大局出发,耐心等待,并始终提供售后支持,而飞机的生产费用是由中航技公司贷款垫付的。”他的这番话,简明扼要且充满说服力,让对方的态度有所软化。
会后,一名财政部工作人员悄悄告诉王大伟:“请放心,款项一定会偿还的。”
经过五年的漫长等待,2002年7月,最终这笔欠款连同利息一并结清。王大伟通过卓越的谈判技巧,不仅成功收回了欠款,还为中国赢得了更大的订单。
2002年,坦桑尼亚希望购买中国产的运8飞机。在这次谈判中,为了表达友谊和未来发展的考虑,王大伟提出了三年缓付、十五年分期付款的优惠条件。坦桑尼亚对此表示非常满意,并承诺一个月内完成合同签署。然而,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王大伟并未收到任何进展。
经过调查,王大伟发现这背后仍然是西方国家的干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有减免政策,但这一政策实际上对受惠国的经济发展并无太大帮助,反而限制了它们的债务发展和经济自由。
面对这一困境,王大伟再次展现了他的智慧和耐心,通过与中航技的合作,降低了运8飞机的报价,并且只针对该项订单签署合同,最终顺利达成协议。
最终,两架运8飞机的合同在2002年底成功签署,坦桑尼亚没有承担巨额的债务,双方合作愉快。
虽然整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正如建房子需要打好地基一样,艰难时刻终将过去,成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到来。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的航空产业与世界的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而今天我们享有的繁荣与富强,正是当年这些无数努力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