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蒙哥是成吉思汗以来,蒙古帝国权力最强的大汗,甚至有观点指出,他是冷兵器时代疆域最广的帝王之一。然而,这个说法真的成立吗?
这一切得从1248年蒙古帝国第三代大汗贵由去世谈起。由于贵由在临终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导致蒙古帝国进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贵由的皇后随后派遣使者前去西边的拔都摄政,拔都同意代为摄政,实际上开始行使大汗职权。此时,拔都在中亚的封地上召开了推选新大汗的会议,黄金家族中的许多成员一致支持他成为新任大汗。原本大家认为拔都会顺利继位,但他却婉拒了这个提议。
《新元史》中有记载,定宗皇后在贵由去世后并未进行哀悼,而是急忙前往睿宗妃和拔都处,主动请求拔都担任摄政,等待新大汗的选立。拔都同意了此请求,并召集王公大将于阿勒塔克商议此事。众人一致认为拔都最为合适,但他却推举了自己在西征时的部下蒙哥为新的大汗。既然拔都已做出决定,黄金家族的人也只能默许蒙哥继位。
如果说拔都在蒙哥上位的过程中是幕后推手,那么拔都的弟弟别儿哥则堪称这一切的导演。拔都指示别儿哥统领十万大军护送蒙哥前往蒙古高原登基。据《史集》记载,未来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和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旭烈兀都曾是别儿哥的部下,而这两人也是蒙哥的弟弟。蒙哥最终成功登上了汗位,但旭烈兀却对此并不满意。据史料记载,旭烈兀曾公开抱怨别儿哥在他上任时对他进行欺压,并没有作为兄长的风范。尽管没有史料记载蒙哥对别儿哥行为的看法,但可以推测他很可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蒙哥的登基与别儿哥的支持密切相关。
法国传教士罗布鲁克曾在他的记载中提到,蒙哥为了感谢拔都的帮助,决定将楚河以西的中亚地区完全赠予拔都。蒙哥还亲自向罗布鲁克表示,他与拔都一起掌控着这个世界,这番话不禁透露出他对拔都地位的高度认可。事实上,罗布鲁克在记载中还提到,在拔都的势力范围内,拔都的威望甚至超越了蒙哥在自己地盘上的声望。
至于别儿哥,蒙哥将此前蒙古征服的格鲁吉亚王国赐给了他作为封地,这一事件也在《元史》中有相关记载。1256年,蒙哥派旭烈兀统领大军西征,目标是扩展蒙古帝国的疆域至埃及,这场被称为第三次西征的军事行动不仅得到拔都的支持,拔都还派遣了金帐汗国的三位王子协助旭烈兀作战。
然而,1255年拔都去世后,蒙哥大汗并未能够控制金帐汗国的政权。拔都去世时,他的儿子撒里答接任金帐可汗,但撒里答还未举行登基仪式便因病去世。蒙哥接着册封了拔都的小儿子乌剌黑赤为金帐可汗,但不到一年乌剌黑赤也去世了。显而易见,拔都的两个儿子都可能是被别儿哥所毒死。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蒙哥最后决定册封别儿哥为金帐可汗,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蒙哥对别儿哥的妥协。
对于此事,旭烈兀极为不满,并公开表示对别儿哥上位的愤慨。1258年初,旭烈兀征服巴格达后,将这座古城夷为平地,屠杀了大批城内居民。消息传到别儿哥耳中后,他开始咒骂旭烈兀,甚至言辞激烈地预言旭烈兀会遭到报应。蒙哥的病逝时间在1259年,但即便蒙哥在世,这样的言辞仍然严重违背了当时蒙古帝国的礼法。而历史记载中并未提到蒙哥对此事作出过什么明确反应,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蒙哥在处理金帐汗国事务时的无力。
除了无法掌控金帐汗国,蒙哥还未能有效掌控中亚地区的海都。海都是窝阔台汗的孙子,在蒙哥的支持下清洗了大量窝阔台和察合台家族成员,之后将一些流放的窝阔台家族成员安排在了中亚。尽管窝阔台家族的力量有所削弱,但海都在中亚的根基依旧深厚。蒙哥意识到了海都的异动,曾派遣汉人石天麟前往问责海都,但海都扣押了石天麟多年,直到忽必烈即位后,石天麟才得以释放。
因此,很多人认为蒙古帝国在蒙哥死后才分裂的观点是不准确的,事实上,蒙哥在世时已经无法有效掌控帝国的西北部分,包括金帐汗国和海都的势力。他接受了蒙古帝国分治的现状,也因此避免了蒙古帝国内部的大战。这或许也是拔都支持蒙哥继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来的历史证明,术赤、窝阔台和察合台等宗王反对忽必烈成为大汗,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蒙哥自己曾是篡位之王有关。而忽必烈力图效仿汉武帝,进行中央集权的改革,取消了部分藩国的封号,这引起了宗王们的强烈反对。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内战初期,别儿哥支持忽必烈,而旭烈兀则支持阿里不哥。直到忽必烈战胜阿里不哥后,别儿哥才转而支持阿里不哥的反叛。而旭烈兀则与忽必烈结盟,共同对抗别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