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联是什么时候由苏联彻底接管的?抗联时期比长征可苦多了
迪丽瓦拉
2025-09-08 06:32:42
0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作者每天为创作辛勤劳动,目的无非是为了养家糊口。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应当对作者的辛劳保持理解与支持。为了能更好地呈现这篇文章,文中加入了5秒广告,观看广告后即可免费阅读全文,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哦~~

文|张润晨

编辑|t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抗联,是活跃在中国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抗日武装力量。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抗联便是最早开始抵抗日本侵略的队伍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联的队伍发展经历了许多波折,最终不得不撤退到苏联,并在那儿接受整编,甚至彻底丧失了原有的独立性。最初,抗联是一支由民族自救意识推动的抗日力量,但随着苏联的介入,抗联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的甘苦,是无法简单用几句话描述清楚的。

今天,我们将一同回顾,抗联究竟在何时、为何被苏联接管的?他们在苏联度过的艰苦岁月又是怎样的?有说法称,这一段历史比红军长征还要艰难。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关东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整个东北局势陷入了混乱与痛苦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国民政府依然坚持实施“不抵抗政策”,任凭东北三省陷落,人民的苦难似乎未引起过多关注。

然而,东北人民并非容易被压迫的对象,在抗争中,他们迅速展开了反抗,掀起了义勇军运动。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东北积极发动群众,组织起了抗日武装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抗日联军应运而生,成为了抗击侵略的骨干力量。

抗联成立初期的斗争是极其艰苦的。面对装备精良的日伪军,抗联的武器和补给简直捉襟见肘。更为严酷的是,除了日本侵略军,他们还要应对恶劣的东北冬季气候,以及日伪实施的“归屯并户”政策。日军将民众集中起来,以严密的管理和控制手段限制抗联的活动,连进出都要检查“良民证”,抗联的粮食供应几乎被彻底切断。许多抗联战士因饥饿而晕倒,他们只能以野菜、树皮为食,维持着生命的基本需要。

到了1937年后,抗联的形势变得更加艰难。此时中共中央与东北抗联的联系已彻底中断,抗联只能依靠自己在东北坚持斗争。1937年底,抗联与中共中央的联系断绝,局势愈加严峻,许多抗联队伍被日伪军打散,抗联在东北的生存空间急剧压缩,战士们的伤亡和物资损失十分严重。抗联的顽强抵抗令日本关东军苦不堪言,他们甚至称抗联为“满洲治安之癌”。

随着形势日益严峻,1940年左右,抗联的剩余力量被迫选择撤入苏联。究其原因,形势所迫,东北的战局已让抗联几乎无处藏身。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抗联的指战员们决定跨越边境,寻求苏联的庇护和整编。

刚进入苏联,抗联的战士们一度感受到了难得的安慰。苏联边防军为他们提供了面包、土豆和牛肉,让他们饱餐一顿,甚至能享受洗热水澡、换干净衣服的待遇。然而,尽管初期生活有所好转,这样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新的挑战。

苏联开始对抗联进行整编,抗联的指战员们被解除武装,纳入苏联的军事体系,成为苏联军队的一部分。苏联的目标十分明确,他们希望通过整编,将抗联这支游击队伍转型为一支正规军,准备未来参与对日作战。

抗联在苏联期间的训练内容非常严格,射击、肉搏、野外生存、武装泅渡、跳伞空降等技术,几乎每个战士都必须掌握,包括女性战士在内。这些训练不仅仅是基本的军事技能,还是特种兵级别的训练。

从1941年开始,抗联逐步被苏联全面控制。此时,抗联已不再是原先的独立抗日力量,而是成为了苏联远东军的附属部队,受制于苏联的战略需要。

在苏联的北野营,抗联的战士们度过了漫长而艰难的岁月。虽然后勤由苏军负责,但随着苏德战争的爆发,物资急剧短缺,抗联的配给量减少到原本的一半,许多战士不得不自己开荒种地,维持基本生存。尽管生活极其困苦,抗联的战士们并未放弃自己的战斗信念,在苏联教官的带领下,他们加强了自身的战斗训练。

这些抗联战士经过严格的训练,掌握了野外生存、战地侦察等多项技能,这为他们日后执行各种任务奠定了基础。在这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如何搭建庇护所,如何寻找食物,并且在面临物资匮乏时能以更强的意志力坚持下来。

对于许多人来说,红军的长征可能是最著名的艰难历程。然而,抗联在苏联的岁月,也同样是一段充满挑战的生死考验。红军的长征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然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和部分物资补给。而抗联在苏联的孤立境遇远比这更加严峻,所有的生存问题几乎只能依靠自己解决。

此外,抗联战士们不仅要忍受严寒与饥饿的双重折磨,还要面对苏联当局严格的控制,失去了原本的组织独立性,并被迫执行苏联分派的各种任务,包括执行高风险的侦察任务。

1945年,苏联宣战日本后,抗联教导旅的部分战士被派遣回到中国东北,进行战前侦察。他们组成50多个小组,空降至日军防区进行情报搜集。在这些任务中,许多战士为完成使命而英勇牺牲,然而他们的牺牲往往未被记录,仅留下残破的电台和一些孤独的回忆。

终于,在1945年8月,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抗联有了重新回到东北的机会。经过数年的整编和训练,抗联教导旅被分为几支队伍,其中一部分空降至日军防区,进行侦察任务,另一部分随苏联红军主力进攻东北。

在这场对日战争中,抗联战士们展现了极高的勇气与决心,他们用鲜血为东北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由于他们是以苏联军队身份参战,许多抗联战士的名字未被记录在中国的抗日历史中,他们的牺牲与贡献也长期被忽视。

直到多年以后,才有人开始重新审视抗联战士的英勇事迹。东北抗日联军是一支充满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队伍,他们经历了14年的艰苦斗争,在苏联的那些年,抗联战士们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痛苦。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尽管抗联的历史充满曲折与悲痛,但他们用生命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故事,展现了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坚持到底。这不仅是中国抗战史的重要篇章,也是人类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宝贵精神财富。抗联的英雄们,虽然已长眠他乡,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为正义与和平不懈奋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淮... 当年,蒋介石总理亲率革命军分三路进攻,集合在徐州,兴师北上,翌日便重振徐州的旗帜。就在徐州恢复的第二...
原创 袁... 袁绍掌控着河北四州,兵员充足、资源丰富,然而他为何最终失败呢?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的激烈交锋成...
原创 1... 廖耀湘是抗日战争中的杰出人物,他以威震南疆的勇猛和智慧为世人所知。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解放战争的辽...
原创 1... 祁连山下的黄金密码:牧民偶然拾得的匈奴文明印记 1994 年盛夏的青海祁连草原,牧民马天福的羊群突...
原创 以...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第18章开始啦! 终于,这个历史人物正式登场了! 战国四...
原创 斯... 许多人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但实际上,赫鲁晓夫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进行的首...
原创 成...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上方的“关注”,也可以点赞、评论和转发。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愉悦的阅读...
原创 刘... 在1378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一位名叫刘继祖的恩人追封了“义惠侯”这一荣誉,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
原创 李... 最近的热点新闻让人吃惊——李嘉诚家族因腐败调查被国家盯上。这个曾经被誉为“香港首富”的商业帝国,如今...
原创 新... 1940年10月的一个深夜,悄然发生了一幕令人费解的场景。一支小队悄悄接近巢县司家巷的日军驻地,手持...
原创 广... 1927年,宁汉国民政府合并。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血腥屠杀,我党逐步意识到独立掌握...
原创 谭... 谭震林有个广为人知的外号——“谭老板”。这个绰号源自于抗战时期,当时他伪装成一个绸布庄的老板“林俊”...
原创 韩... 在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男主角身穿整洁的军装,英姿飒爽,身形笔直,仿佛是一位走秀的时尚模特,而非一名...
原创 蒙... 写作并非易事,作者每天都在辛勤地为稿子而忙碌,这不仅是为了展示才华,更是为了维持生计,养家糊口。因此...
老农拿着“小红本”去部队,司令... 1972年4月,时任济南军区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范天恩将军正在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拿起听筒,...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民... 1959年12月,溥仪迎来了他的新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改造后,末代皇帝溥仪终于获得了特赦,成为了名副其...
原创 县... 1928年1月,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一支身披国民革命军第140团军旗的队伍,在白雪皑皑的山区中艰难跋...
原创 1... 1981年5月7日,春末的空气温暖而宜人。曾经声名赫赫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正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气...
原创 朱... 朱元璋欲置沈万三于死地,宴席上他指着一道菜问沈:“这是什么?”沈万三聪明应答三个字,保全了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