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屡次要求李氏朝鲜进贡美女,难道当地女人真这么漂亮?
迪丽瓦拉
2025-09-08 08:03:14
0

在古代中国,向中国进贡的习俗在周边的附属国中十分常见。通常,进贡的物品包括黄金、白银、或者是该国的珍稀特产,如象牙、人参、海产等。这些贡品展示了各国对中国的敬意及其在当时的经济文化交流。然而,明朝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一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在朱棣的领导下,朝鲜被要求进贡美女。朝鲜史书《太宗实录》明确记载了朱棣三次主动征召美女的事情。可以看出,明朝在外交与文化交流方面,也存在一些极为特殊的规定和行为。

进贡美女的做法并非明朝所独创,早在元朝时期,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已开始实施。由于元朝的军事力量强大,周围的国家基本上没有反抗的能力,因此,朝鲜也向元朝进献了大量美女。当时,忽必烈常常赏赐这些美女给自己喜爱的臣子,有时元朝的贵族们甚至会通过比较谁家的贡女更多来获得社会地位的象征。贡女在他们眼中,实质上只是物品,无尊严、无地位,最终的命运可想而知。

然而,谁愿意自愿成为贡女呢?面对这一制度,朝鲜的女性自然不愿意,甚至选择藏匿或促使女儿尽早结婚以避开这个命运。但朝鲜又不敢公开反抗,面对这个体量较小的国家,如何能够找到足够的贡女呢?于是,每次征召时,朝鲜的国王都会发布命令,要求全国年轻女子暂时不要结婚,挑选出最美丽的女子送往元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进贡美女的制度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常规性做法。

进入朱棣掌权时期,1408年,朱棣派遣了三名宦官前往朝鲜征召美女,并特别传达了皇帝的意图:“要求送来漂亮的女子”。朝鲜的国王再次下令,全国女子暂时不能结婚,并开始选拔合适的美女。然而,朝鲜的百姓早已对这一制度感到厌恶。于是,尽管选拔活动持续了数月,最终送到明朝的女子大多并不符合预期。朱棣的宦官对此非常失望,甚至发怒,最后还是带回了这些被认为不够美丽的女子。尽管如此,这些女子仍然被册封,其中一些被封为贵妃、昭容、婕妤等。

即使如此,朱棣仍不满足于第一次征召的结果。1409年和1417年,朱棣再度下令向朝鲜征召美女。虽然这一次确实有一些较为美丽的女子被选中,其中一位姓韩的女子便较为有名。在古代,进献给皇帝的女子需由宫中的嬷嬷检验是否为处女,因为对于皇帝来说,送上不洁的女子是大忌。而韩氏和另一位黄氏,尽管在外表上符合要求,但经过检查发现她们均非处女,并且都有过堕胎经历。

古人对处女身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未婚女子若与男子有过私情,便会被视为不洁,尤其是进贡给皇帝的女子更不能容忍此事。然而,朝鲜竟然将曾堕胎的女子送来,着实让人震惊。朱棣得知这一消息后,愤怒至极,命令严加审问。经过审问,黄氏被揭发曾与姐夫和邻居发生不正当关系,并生下孩子。朱棣对此极为愤慨,虽然韩氏为朝鲜国王求情,但并未平息朱棣的怒火。最终,朱棣命韩氏打黄氏耳光以示惩戒,但不久后,韩氏被册封为丽妃。

尽管史书仅记载了黄氏和韩氏并非处女的事,结合当时其他贡女的遭遇,也可以推测许多贡女可能面临着相似的境遇。这不仅体现了朝鲜人民对贡女制度的恐惧与反感,也反映了她们在无奈中可能采取的反抗方式。明朝初期,皇帝去世后,传统上有活人殉葬的制度,朱棣也未能例外。1424年,朱棣去世时,有30人被要求殉葬,其中之一便是韩氏,尽管她曾请求返回朝鲜,却未获准许。

根据常理,人口众多的中原地区,美女的数量必定远远高于朝鲜,且即使是进贡的美女也有不少是长相平庸或不符合要求的。然而,朱棣为何不取消这一制度呢?是不是单纯为了彰显明朝的强大?答案可能并非如此简单。朱棣的身世也许能为此提供一种解释。

虽然《明太祖实录》记载朱棣是马皇后的儿子,但民间野史却有另一种说法,称朱棣是朝鲜进贡的女子所生。如果史书真的如此记载,朱棣继位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因为根据明朝的规定,只有皇后所生的嫡子才有资格继承皇位。在当时,虽然朱棣并非嫡子,但他具备出众的才干,曾以燕王身份成功抵抗蒙古入侵,并拥有极高的军事能力。由此,朱棣不甘心仅仅作为藩王,最终决心争夺皇位。当他成功登基后,面对质疑自己身份的声音,他便通过将自己与马皇后的血缘关系写入史书,直接解决了这一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朱棣多次要求朝鲜进贡美女,也许不仅仅是为了政治或外交利益,更可能是出于对自己母亲的纪念。他不能公开承认母亲是朝鲜人,也无法正大光明地表现出对朝鲜文化的偏爱,因此,通过多次征召贡女来表达自己与朝鲜的联系。历史的真相,常常在文字背后隐藏着我们未曾了解的层面。

参考资料:

林常薰. 明代朝鲜贡女问题初探[J]. 河北学刊, 2012, 32(03):153-156.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余件展品亮相山西云冈石窟 讲... 大同5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展23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展览...
原创 民...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在...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亮曾部署过一系列秘密工作,这些安排是否涉及特务的设立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不得不...
原创 1... “我一直瞒着你,其实我曾经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在北京辟柴胡同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小屋内...
原创 八...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38年的北平城,卢沟桥的硝烟还没散尽。八路军总部却收到一封急电:冀东大地烽...
故宫绝密档案:破解明朝鬼头斧十... 万历鬼头斧:一柄冷兵器牵出的四百年未解之谜 万历二十三年深秋,保定府铁匠铺内火星四溅。老铁匠王德...
博物馆日回顾|“南粤鉴真公益行... “一鉴通关大挑战”摊位前,小朋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两张铜胎掐丝珐琅挂屏图片的不同之处:“我知道了!...
原创 毛... 他比毛主席小九岁,然而毛主席却尊称他为“黄老”。彭德怀和他熟识后,曾直言:“你比我还像彭德怀。” 这...
原创 黄... 1997年,一个名字震动了全世界——黄长烨。这位人物并非普通之人,他是朝鲜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叛逃者之...
原创 岳... 提到岳飞,大家都能想到他的“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等事迹。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无疑是民族英...
原创 刘... 提到《三国演义》,我们脑海中浮现的角色往往是刘备、诸葛亮、关羽、还有司马懿等经典人物。然而,除了他们...
汉服运动激进化:文化复兴还是民... 近年来,汉服运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爱好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现象...
原创 南... 在南宋时期,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案件,揭示了幽默与不慎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日本建筑师在北京胡同里感受古都焕新 新华社...
中国龙再添新形象、千年王冠重现... 今天(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其中3项成果聚...
走进故宫 赏“彩画千年” 5月27日,“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
营造视野:中国古代坛庙~殷墟与... “中国古代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
原创 志... 金珍彪,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臣,凭借着卓越的表现被冠以英雄之名,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然而...
原创 他... 1949年4月,四野的主力部队开始向南挺进,解放中南地区。12兵团作为先锋,率先南下,途经湖北并最终...
原创 建... 军长与政委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副排长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改革完成后,在湖南祁阳的一个小乡村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