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诚挚邀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这样您可以随时获得类似文章的更新,也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张润晨
编辑|t
如果要评选出美国历史上的“好总统”,除了吉米·卡特,可能只有那位曾因在上任仅四个月便被刺杀的数学家总统加菲尔德能够当选为这一荣誉。吉米·卡特作为美国历史上少数几位真正从内心认同美式民主价值观的总统之一,给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吉米·卡特的高尚品质体现在他在任期内做出的许多决策上。例如,他毫不犹豫地与诺列加签署了巴拿马运河归还协议,也敢于制裁智利的独裁者皮诺切特,尽管这与当时的美国国务卿万斯产生了激烈的分歧。尽管卡特在政治上坚持原则,他的人格却未能使他免于被批评为“美国最差总统”之一,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吉米·卡特出生在佐治亚州一个典型的南方家庭,家中经济状况并不富裕。父亲曾是农场主,也曾服过兵役,母亲则是一名护士,整个家庭信奉保守的基督教教义。吉米从小就生活在这种平民家庭中,因此他一直把自己视为“平民”,并且一生致力于为普通民众争取权益。年仅九岁时,他便开始在街头卖花生,因而有了“花生吉米”的绰号。
按理说,吉米·卡特在如此环境中长大,本应培养起一种保守的思想,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位坚定的保守主义者,特别是他父亲那种坚定的种族隔离主义观点。然而,真正影响卡特思想的是他的母亲。作为一名护士,她秉持着平等的生命理念,始终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与对待。母亲的这些理念深深地影响了卡特,使得他逐渐形成了对种族平等的深刻认知。
中学毕业后,卡特进入了军校,并在海军服役期间,曾经访问过1940年代的中国。中国的贫困与动荡给卡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使得他首次开始反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困境中。这种深刻的思考也促使他在后来担任总统时,坚定地执行“人权外交”,并最终对智利的皮诺切特政府进行了制裁,因为他认为皮诺切特政权“不民主且侵犯人权”。
吉米·卡特在坚守美式民主价值观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敏锐性。他能够清晰地分辨哪些国家是致力于人民福祉的,哪些国家的统治者只是暴君。他的三观非常明确,这也是他在总统任期内做出许多政治决策的基础。
在担任佐治亚州州长时,卡特便公开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并推行种族平权政策,使得佐治亚州成为当时美国南方最支持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改革的州之一。
进入1970年代,吉米·卡特将目光投向了美国总统宝座。多年的州长生涯并未让他忘记最初的初心,最重要的竞选口号就是“人权外交”。卡特决心将自己在佐治亚州推行的平权理念扩展至国际社会。当卡特上台后,山姆大叔美国首次实施了更具人道主义的外交政策。上任后,他的第一项行动便是制裁皮诺切特政府,这一举措令这一向依赖美国的独裁者一时无言以对。1977年,卡特推动了巴拿马运河的归还,而在1978年,他还促成了戴维营协议,这一协议促成了以色列与埃及的和平谈判,卡特不仅成功调解了两国间的争端,还成为了国际和平的重要推动者。
1979年,卡特达成了与苏联的战略武器限制协议,显著减少了核战争的风险。1979年元旦,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标志着两国正式结束了敌对状态。在整个总统任期内,卡特始终未对外发动过一场战争,这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中实属罕见。
虽然卡特的外交努力显著推进了世界和平,但他在国内经济方面的表现却颇为糟糕。作为一位来自平民家庭的总统,卡特深知自己要获得支持必须依赖资金。于是,在可口可乐董事长保罗·奥斯汀的引荐下,卡特结识了他的“贵人”,洛克菲勒家族。这一财团成了卡特的支持者,而卡特也顺应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潮流,推动了自由化政策。虽然这些政策符合洛克菲勒家族的需求,但却未能有效解决美国的经济困境,尤其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卡特的经济政策对普通百姓产生了负面影响。
此外,卡特在处理德黑兰人质危机及伊朗革命问题上也表现不佳,这进一步使得他的支持度下降,媒体曝光了卡特政府对伊朗局势的严重误判。尽管卡特一直努力奋斗,但与罗斯福等总统相比,他的能力和影响力却有所不足。
2007年12月6日,吉米·卡特应邀访问中国,并在中国政法大学发表了一次著名演讲。在演讲中,他深情地说道:“或许我的这个决定当时让许多人感到不对,甚至可能是我两年后大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在我看来,中美建交是正确的,我从未后悔做出这个决定。”这句话或许不仅仅针对中美建交,也可能是对他整个总统任期的总结。吉米·卡特的总统任期虽然充满挑战与争议,但至少他做出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出于他认为正确的信念。
吉米·卡特或许不是美国历史上最合适的总统,但他无疑为美国历史写下了最为纯粹、源自民主信仰的篇章。他的伟大,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他始终坚守自己认为正确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