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这几年世界动荡不安,中东战乱,俄乌炮火,印巴冲突……人们不禁联想到了无家可归的难民。
然而,面对难民问题,我国却一直持谨慎态度,坚持"不接收难民"的政策。我国为何会有这个立场呢?其实这个立场可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吸取了历史教训。
中国的理性选择
早在清朝时期,越南被西方列强占领,不少越南人被迫做黑工,活得苦不堪言。
为了逃离苦难,大批越南人逃到了中国的云南、广西等地。当时的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接纳了这些难民。
但是,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等到抗美援朝结束后,西方军队撤出越南,越南反倒膨胀起来,妄想当"亚洲第一老大"。
结果竟然对中国发动战争,这就是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更为讽刺的是,这战争一打响,一大批从越南楠来跑来的难民希望得到中国的收留。中国当时一时心软,只好让他们在边境先暂时安顿下来,原本想着战争结束后再让他们回到自己的故乡。
谁能想到,后来中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后,这些难民非但不愿回国,反而想方设法在中国安家落户下来。这下可好了,咱们临时的好心收留就变成了长期安置。
美国虽然也接收难民,但他们的情况却与我国完全不同,一方面美国地广人稀,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来安置难民。
另外一方面,民主党和共和党进行政治厮杀,他们需要有色人种稳固他们的基本盘。
即便如此,美国现在也因为收留了太多难民,引发了社会负面影响。如今他们也在清退一些难民,可见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好处理的。
千年警示
再把时间线往前推,就不得不提"五胡乱华"这个血淋淋的大教训。
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发现中原地区人口不足。按说人口少了,慢慢发展就是了,可他们偏偏走了个捷径:大量引进"胡人"。而这些胡人,就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
这个政策一开始看着挺美:胡人来了,地有人种了,兵有人当了,税也多收了。
可是令西晋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他们引入的胡人,却为锡金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引入北方的胡人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原的胡人的数量很快就突破了百万,这在当时可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
然而,这些胡人进入中原后,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却都没有多大改变。
他们依旧还保持着部落的组织方式,形成了一个又个民族群体,而这些群体之间又相互结盟,随着他们势力越来越大,西晋出现社会内部动荡时,这些胡人便露出了真面目。
他们不再是那些"听话的移民",而是变成了虎视眈眈的侵略者。西晋一乱,这些胡人立马就趁机夺取了北方的统治权。
再看看其他国家的情况。虽然有些国家愿意大量接收难民,可是结果又是怎样呢?德国因为收留太多的乌克兰难民,使得德国政府财政吃紧,而难民的工作技能又难以与德国社会融合,因此又激发了德国右翼势力的崛起。
中国的智慧之道
虽然不接受,但处理难民问题,中国的做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接收难民,而是采取了一种更深远的思路:帮助难民来源国解决根本问题,从源头上减少难民的产生。
比如,我们通过“一路一带”政策,为困难国家带去投资、贷款、基建,以此来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
比如在非洲,中国援建了很多基础设施,修路、盖房、建工厂,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庞大的就业机会。当地人有了工作,有了收入,自然就不会想着逃离家园。
再比如,叙利亚战后重建时,中国不仅为他们带去了基建队伍,还为他们援助了公交车、学校等项目。
这就是中国和平建设的思路。难民之所以想要逃离,根源在于战乱。我们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而是帮助他们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这就像是教会一个人钓鱼,比给他一百条鱼更有价值。
长远一点来看,这种做法很可能会成为解决全球难民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
毕竟,只有帮助难民来源国实现真正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各位看官同意吗?
参考资料:
网易:为何中国不接收难民,连华裔也不行?不是太冷酷,是吃过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