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为何49岁意外离开?他爱喝“元水”,那元水究竟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9-08 09:34:30
0

公元前210年,数十万大军停驻在一片名为沙丘的地方,浩浩荡荡的队伍排成一列长龙,队伍中除了士兵,还可以看到豪华的马车缓缓驶过。车队中,秦始皇的马车尤为引人注目,他就躺在其中一辆精致的马车里。由于他一生屡次遭遇过暗杀,出行时总是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一切可能的危险。这种防范意识虽然让他躲过了无数次的潜在暗杀,却最终未能躲开死神的召唤。

那时的秦始皇已是奄奄一息,躺在病榻上,昔日的威严和霸气正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萎靡不振的气息。丞相李斯和中书令赵高恭敬地站在他左右,焦急地等待着他发出最后的遗诏。皇帝的声音微弱,却依旧带着无可抗拒的威严:“命长公子扶苏速速归来,登基大统。”赵高听后,匆忙提起刻刀,用秦小篆在竹简上写下皇帝的遗命。随后,他将竹简送到秦始皇面前,等待皇帝确认无误后,才悄然退回原位。

就在此时,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终于闭上了双眼,终究没能逃过死亡的降临,享年四十九岁。

关于始皇帝的死因,历史中有着众多不同的说法。有一派认为,秦始皇死于赵高的阴谋。赵高为了扶持自己的亲信胡亥登基,曾暗中在始皇帝的饮食中下毒。这种毒药虽然不会立即致命,但长期服用,毒素在体内积累,最终会达到致命的效果。乍听之下似乎有理,但经过推敲后,便发现其中并无确凿的证据。《战国策》中曾记载过类似的故事,晋献公的妾侍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位,巧妙地用毒死了世子申生。申生按照惯例奉献的胙肉中被加了毒,毒药通过试吃环节被发现,但最终还是导致了申生的死亡。这个故事证明了古代王朝内部暗斗的激烈,但难道秦始皇会轻易落入这类陷阱吗?

始皇帝身为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难道不懂得防范身边的危险吗?如果真有人在长时间的试吃过程中感到不适,若顺藤摸瓜追查,赵高很可能脱不了干系。然而,这个说法依然难以成立,因为始皇帝正值壮年,赵高不可能贸然采取这种极端手段。更有学者指出,古代医疗条件有限,平均寿命较短,而秦始皇能够活到四十九岁,已属长寿,甚至算得上高龄。

但是,这个说法也存在缺陷。始皇帝并非普通百姓,他拥有最顶尖的医生和最完善的医疗资源,如何会因医疗水平落后而早逝呢?而且始皇帝本身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能征善战,岂是因繁忙政务而导致健康问题的典型?像后来明朝的朱元璋等帝王,虽然同样是风华绝代的英雄人物,却活到了七十岁,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关于“平均年龄三十岁”的说法,也不完全准确。这个数字是由于早逝的儿童和因灾难而死去的成年人被计算在内,不能代表当时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因此,秦始皇的死因一直没有定论。有学者提出,始皇帝的死可能与他长期服用的“元水”有关。

“元水”到底是什么?它其实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水银。历史记载中,秦始皇为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药,曾派遣徐福前往海岛寻找不死药。徐福带着五百名童男童女出发,但最终音讯全无。后来的道士也未能成功炼制出长生不老药。就在他失望之际,一位韩国术士韩佟声称自己可以炼制出延年益寿的药物,并承诺让秦始皇保持青春、身体永葆健康。秦始皇十分高兴,命韩佟开始冶炼所谓的“元水”。

“元水”的炼制过程非常繁琐。韩佟将鸡血石放入专门的器具中,加入水后用火煮沸,经过蒸馏形成蒸汽,再通过特制的管道冷凝成水珠。这些水珠就是“元水”。起初,秦始皇对“元水”有所顾虑,但亲眼目睹其炼制过程后,他被这项技术的奇妙所折服,开始相信“元水”具有神奇的功效。于是,他每日少量饮用,渐渐发现身体出现了一些变化,皮肤开始脱落,四肢渐有新生。这些反应让秦始皇更加相信“元水”的神奇效果,于是他不断增加饮用量,从最初的一杯到三杯、五杯。

然而,秦始皇并未意识到,这些水珠中包含的硫化汞正悄悄地侵蚀着他的身体。尽管他期待着长生不老,却最终被水银的毒性慢慢致命。死神悄然降临,而他依然浑然不觉。虽然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说法,认为秦始皇知道水银的毒性,因为他曾命人灌注水银保护陵墓,但仍然无法解释他是否知道鸡血石含有汞的成分。

此外,历史上还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明朝的嘉靖皇帝,他也因迷信炼丹而中毒,最终导致精神失常。与秦始皇不同的是,嘉靖所处的时代有更先进的医学与药理知识,但他仍未能逃脱“迷信”和“权力”的束缚。因此,历史上的帝王,往往因权力而迷失理智,听信谎言,而不是接受直言直谏。

秦始皇是否真因“元水”而丧命,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得知。随着更多文物的出土,也许这一谜团终将得到解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姚先生家中,珍藏着一件承载家族记忆与历史重量的瑰宝——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当十...
原创 地... “司令,这是刚才得到的情报,您看看…” 特务头子战战兢兢地将一沓文件递到罗广文面前。罗广文看着那一...
原创 不... 导读:应天王后述里朵让耶律尧光带兵前往阴山,并告诫他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要回来,这一情节背后有着复杂的原...
南阳汉文化研究会首批文产融合发... 南阳汉文化研究会首批文产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为促进南阳汉文化研究成果转化,有效进行文产...
博物馆里看雅安丨东汉铺首纹青铜... 东汉铺首纹青铜镬 古代的炊具有很多,如鼎、鬲、镬、釜等,每一件器物都是时光淬炼的结晶,镌刻着古人的生...
原创 大... 2013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三位老人站在一座老建筑前,合影留念。尽管他们的脸上都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原创 华... 1945年,延安七大召开前后,薄政委提出建议,举行一次华北座谈会,以总结华北敌后抗战的工作。薄政委认...
广东茂名:邀您“闻香识电白” “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出自唐朝《国史异篡》,...
原创 1... 台湾的“独派”势力大概从上世纪40年代末形成,起初这个群体的组成极为复杂,内部包含了许多激进分子。从...
原创 1... 1941年12月25日,香港迎来了历史上最为黯淡的一天,这一天被后人称为“黑色圣诞节”。原本应该是充...
原创 被... 在南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个被遗弃的民族——达曼族。经过长达百年的流浪,他们最终获得了中国国籍,并...
原创 1... 摄影师杜修贤是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最后一位摄影记者。从1960年开始,他专门负责拍摄周恩来总理的活动,跟...
原创 唐... 咱们今天聊聊宋朝,宋朝啊,在历史上那也是相当有特色的一个朝代,经济、文化都很繁荣,可它的版图却一直让...
原创 衙... 在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除夕夜,京城的街头似乎别有一番宁静与祥和。大街小巷里的民众忙碌着,家家户户欢声笑...
原创 建... 1949年2月1日,为了加速解放西北的五个省份,中央军委将原本隶属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的部队,重新编...
原创 清...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在清朝灭亡之前,清廷设立了九位总督,分别负责全国各个重要区域的治理:东三...
原创 美...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留下一段段耀眼的篇章。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记载,在时间的流转...
原创 顾... 从1947年3月起,蒋军开始了针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部署。此前,蒋军的两位重要将领刘峙和薛岳,...
原创 张...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临潼的华清池内,发生了一场震动世界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
原创 勃... 在冷战的阴霾下,一个名字深深地刻入了历史的篇章——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主政了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