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本文前,诚邀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可以便于您今后持续接收到类似文章的推送,并与我们共同讨论、分享您的想法,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Severn
编辑|S
自2022年2月24日普京下令进攻乌克兰以来,俄乌战争的前线成为了全球瞩目的焦点。原本以为俄罗斯会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压制乌克兰,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战争的进展与外界的预期大相径庭。反而,局势陷入了僵持不下的焦灼状态,这使得许多人开始怀疑,俄罗斯这支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大国”的军队,是否真的具备足够的实力。
除了军事能力,俄罗斯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业能力也受到了严峻考验。就在俄乌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俄罗斯居然开始从伊朗进口无人机、战术导弹等先进武器,这一举动令外界十分震惊。曾经作为苏联工业遗产的俄罗斯,如今竟然到了这种需要依赖他国武器的地步,实在让人不禁发问,曾经继承了苏联70%工业体系的俄罗斯,怎么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苏联的辉煌工业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席卷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纷纷崛起,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扩展其殖民帝国,法兰西帝国几乎统治了整个欧洲。然而,作为同为欧洲国家的沙俄,直到20世纪初期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的落后状态。直到苏维埃俄国的诞生,苏联的建立,这个国家才逐渐迎头赶上全球的工业化浪潮。
随着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不得不全力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农业为工业服务”和“五年计划”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技术输出,也使苏联得以迅速崛起,成为一大工业强国。到了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仅位列欧洲第四,但到了1940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稳居全球第二。
二战后,苏联的工业化进程没有停滞,反而加速,成为全球少数几个能够制造所有工业品的国家之一,全球20多种重要工业品的生产超过了美国,苏联的工业产值曾占全球的20%。在短短几十年内,苏联由一个文盲率高达80%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了一个拥有865所综合科技高校和120万科技工作者的工业巨头。
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各个领域,苏联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洲际导弹,标志着人类航天科技的飞跃。同年,苏联的“斯普特尼克1号”成为了全球首颗人造卫星。1959年,苏联的“月球二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首次揭开了月球的面纱。1961年,苏联的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踏入太空的人类。1970年,世界第一颗金星探测器成功着陆,1971年,苏联发射了第一座宇宙空间站。
这些开创性科技成就,不仅巩固了苏联在世界科技与工业领域的霸主地位,也为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曾经如此强大的苏联,最终解体,辉煌随之褪去。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继承了苏联70%遗产的俄罗斯,却在工业领域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从进口伊朗武器到工业衰退
2017年,俄罗斯宣布从伊朗进口40台天然气涡轮机,震惊了世界。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甚至开始从伊朗进口无人机和战术导弹等高端军事装备。这一切似乎揭示了一个事实:俄罗斯的军事工业已经面临严峻挑战,甚至不再具备自主生产足够先进武器的能力。
在俄乌战争的过程中,俄罗斯军队的武器表现不佳,失误频频,暴露出与北约武器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导弹打击和信息化战争中的脆弱,俄罗斯军工行业受到了巨大的打击。2022年俄罗斯军博会场面冷清,许多军事订单被退货,俄罗斯的军工行业可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此外,曾经以“全球第二海军”自豪的俄罗斯黑海舰队,也在战争中露出了破绽。2022年4月14日,黑海舰队的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竟然被乌克兰的导弹击沉,这一消息传出后,世界震惊。俄罗斯国内掀起了强烈的声浪,要求政府从中国进口先进舰艇。曾几何时,中国还需要从俄罗斯购买现代舰艇,而如今,俄罗斯的海军工业却已远远落后于中国。
工业空心化:苏联遗产的断层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俄罗斯工业的衰退呢?归根结底,问题出在俄罗斯并没有完整地继承苏联的工业体系。在苏联解体后,许多重要的工业遗产被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尤其是乌克兰和中亚地区。苏联时代的重工业基地,许多都设立在乌克兰,比如苏联的航空工业巨头马达西奇公司。苏联将能源、航空和重工业等核心产业分配给了这些国家,导致了俄罗斯自身工业体系的严重缺失。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大约70%的苏联遗产,但这些产业并不完整。俄罗斯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军工能力,但无法完全恢复苏联的工业强国地位。工业发展的虚弱,使得俄罗斯逐渐陷入了能源依赖的怪圈,经济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影响。
能源依赖与金融寡头的剥削
俄罗斯工业萎靡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能源出口的严重依赖。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资源丰富,尤其是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方面,占全球份额巨大。然而,能源的依赖使得俄罗斯未能在其他工业领域取得长足进展。苏联时期,能源输出曾一度成为经济支柱,但过度依赖资源出口,让苏联逐渐忽视了工业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即便普京上台后努力推动经济改革,力图减少对能源产业的依赖,但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依然未能摆脱对能源的高度依赖,工业发展仍处于滞后状态。
再者,俄罗斯的金融寡头对国有资产的剥削,也进一步压缩了工业发展的空间。苏联解体后,私有化过程中的权力运作,使得大量国有资产被少数几位金融寡头所控制,这些寡头利用手中的资本,将本应用于工业发展的资金转移到私人利益中,严重妨碍了俄罗斯工业的复苏。
结语
从曾经的工业强国到如今需要从伊朗进口武器的局面,俄罗斯的工业体系历经了两次空心化转移。虽然继承了苏联的许多资源和技术,但由于工业体系的不完整、能源依赖和金融寡头的剥削,俄罗斯的工业始终未能恢复到苏联时期的辉煌,陷入了停滞甚至衰退的困境。这一切的背后,正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未能有效继承和发展原有的工业体系,最终导致了如今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