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新四军的炮弹炸不动碉堡,传奇女将站了出来:我有办法!
迪丽瓦拉
2025-09-08 10:04:23
0

“何司令,田岫山是个极为难以捉摸的家伙,单凭你一人去太过冒险了,太危险了!”

“谭政委,为了阻止田岫山背叛投降,我必须亲自去一趟!”

这段对话发生在1942年10月,地点是在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何克希与政委谭启龙之间。他们讨论的田岫山,原是河北人,外号“田胡子”。河北素有武术之乡的美誉,田岫山从小便习得一身好武艺。

1930年,田岫山加入了张銮基所领导的独立45旅,担任教导队队长。抗战爆发后,他已是734团团长,在第9集团军张发奎指挥下,他和日军在上海展开了殊死搏斗。

田岫山自幼留胡子,性格刚烈,因此有了“田胡子”的绰号。战场上他总是勇猛异常,手持驳壳枪带头冲锋,一往无前,甚至能杀得眼红,犹如猛兽。然而,他并非只会蛮干,打起仗来总能巧妙运用智慧,尤其擅长游击战术,经常在苏州吴江一带沿河水面袭击日军的汽艇,令日军防不胜防。

1938年1月16日,田岫山指挥部队伏击日军运输船只。当日清晨,日军运输船从分湖方向驶来,进入伏击圈后,田岫山毫不犹豫地下令开火。日军指挥船首当其冲中弹,顿时乱成一团。失去指挥的船队四处逃窜,田岫山抓住机会追击,将四艘满载弹药与粮食的船只全部击沉。

面对田岫山的勇猛,日军既恼恨又恐惧,一方面加紧围剿,另一方面高价悬赏捉拿他。然而,田岫山行踪如同幽灵般神秘,日军始终未能捉拿到他。无法通过军事手段解决,日军只得另辟蹊径,采取了招降的策略。

伪军两吴(即吴县、吴江县)司令谢志俊向田岫山伸出了橄榄枝,并以优厚的条件诱惑他投降。谢志俊写信给田岫山,表示如果投降,他将获得权力和资源。

田岫山回复:“我也认为和日本人合作不错,你过来,我好好和你谈谈。”

于是,谢志俊兴冲冲地在1939年2月赴田岫山驻地。见面后,谢志俊提出了丰厚的条件,如任命田岫山为司令,提供驻地和物资保障。田岫山表示兴趣,询问:“这条件不错,既然如此,我的团是不是还是我指挥?”

谢志俊答道:“当然没问题,但有一条你必须记住:你要听皇军的指挥。”

听到这里,田岫山的脸色瞬间大变:“你这是让我成为汉奸,简直不可理喻!我绝对不会同意!”他愤怒地站起身,一把掀翻了桌子。

谢志俊愣住了,面色发白,试图起身撤退。然而,田岫山眼疾手快,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在房间里的卫兵蜂拥而上,将谢志俊和他带来的卫兵捆绑起来,押送到后方。

这一举动表明,田岫山从未有过投降的打算。若他真打算投降,绝不会像这样捉拿敌军间谍,彻底封死自己的退路。

然而,时过境迁,1942年,为什么何克希司令依旧为田岫山的投降问题感到忧虑,并亲自前去劝说?

原因在于,随着战局的发展,日军愈发猖獗,田岫山开始考虑用诈降的策略来保全自己。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感到焦虑,因为部下若投敌,自己的面子和威信将大受打击。他于是派遣了田岫山的河北老乡——张銮基,去劝说田岫山。

张銮基与田岫山交情深厚,是战友,又是上级,曾共同作战十几年。田岫山重情重义,一向言听计从,因此,顾祝同相信由张銮基来劝说,成功的机会很高。顾祝同甚至表示:“如果劝说无效,就让你除掉他。”

张銮基见田岫山时,他关切地说道:“我知道你日子过得艰难,但投降可不是解决之道,你这样做,将成为万世骂名!”

田岫山感受到了老领导的关心,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你让我再考虑考虑。”

然而,张銮基的劝说并未成功,几天后,张銮基在返回途中被军统特务暗杀,死于浙江天台县。

田岫山得知这一消息后,痛不欲生,他翻山越岭找到张銮基的尸体,抱着尸体痛哭失声,并誓言与蒋军彻底决裂,坚决投向日本。

何克希司令得知此事后,十分焦虑,他决心亲自去一趟,劝阻田岫山。何克希并非鲁莽之人,他对田岫山了解颇深——当初,在田岫山遭遇日军围攻时,何克希曾带领浙东游击纵队成功解围,并为田岫山提供过军事物资。

因此,田岫山心中有着一份感激之情,曾写信感谢何克希的帮助:“静兄伟鉴,周巷发动时的种种事情,都离不开你我之间的默契和配合,要不是张团长和我携手合作,恐怕弟部损失惨重……周大队长还曾资助20万元,使我们免于危难……”

“静兄”指的是何克希,他也叫何静,而“张团长”则指的是张銮基的侄子张俊升,田岫山的战友兼新编第30师89团团长。

这些情谊让何克希认为,即便田岫山选择投敌,他也不至于对自己心生敌意。但尽管如此,何克希依然冒险前往,毕竟没有谁能保证田岫山的心意不变。

何克希深入敌后,来到田岫山的驻地,田岫山热情接待,从远处便喊道:“何兄驾到,失礼失礼,快请入座。”

随即,他亲自倒茶,热情招待。何克希开门见山:“兄弟可知我此行的目的?”

田岫山笑道:“我心里大概能猜到,如果是谈其他的事,我愿意听从;但如果是来劝说我投降,我恐怕要让你失望了,顾祝同做得太过分。”

何克希尝试以理服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但田岫山依然固执己见,最终,投降的决定未能动摇。田岫山选择投降,成为了汪伪政权的“剿匪司令”。

尽管如此,田岫山在投降之后,依旧与新四军保持某种联系,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

何克希与谭启龙认为,尽管田岫山投敌的动机复杂,但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他们并未完全放弃对他的争取,认为他仍然可以团结争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姚先生家中,珍藏着一件承载家族记忆与历史重量的瑰宝——一枚中华民国双旗开国纪念币当十...
原创 地... “司令,这是刚才得到的情报,您看看…” 特务头子战战兢兢地将一沓文件递到罗广文面前。罗广文看着那一...
原创 不... 导读:应天王后述里朵让耶律尧光带兵前往阴山,并告诫他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要回来,这一情节背后有着复杂的原...
南阳汉文化研究会首批文产融合发... 南阳汉文化研究会首批文产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为促进南阳汉文化研究成果转化,有效进行文产...
博物馆里看雅安丨东汉铺首纹青铜... 东汉铺首纹青铜镬 古代的炊具有很多,如鼎、鬲、镬、釜等,每一件器物都是时光淬炼的结晶,镌刻着古人的生...
原创 大... 2013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三位老人站在一座老建筑前,合影留念。尽管他们的脸上都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原创 华... 1945年,延安七大召开前后,薄政委提出建议,举行一次华北座谈会,以总结华北敌后抗战的工作。薄政委认...
广东茂名:邀您“闻香识电白” “卿宅去沉香远近?”对曰:“宅左右即出香树,然其生者无香,唯朽者始香矣。”——出自唐朝《国史异篡》,...
原创 1... 台湾的“独派”势力大概从上世纪40年代末形成,起初这个群体的组成极为复杂,内部包含了许多激进分子。从...
原创 1... 1941年12月25日,香港迎来了历史上最为黯淡的一天,这一天被后人称为“黑色圣诞节”。原本应该是充...
原创 被... 在南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一个被遗弃的民族——达曼族。经过长达百年的流浪,他们最终获得了中国国籍,并...
原创 1... 摄影师杜修贤是毛泽东与周恩来的最后一位摄影记者。从1960年开始,他专门负责拍摄周恩来总理的活动,跟...
原创 唐... 咱们今天聊聊宋朝,宋朝啊,在历史上那也是相当有特色的一个朝代,经济、文化都很繁荣,可它的版图却一直让...
原创 衙... 在明朝洪武年间的一个除夕夜,京城的街头似乎别有一番宁静与祥和。大街小巷里的民众忙碌着,家家户户欢声笑...
原创 建... 1949年2月1日,为了加速解放西北的五个省份,中央军委将原本隶属于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的部队,重新编...
原创 清... 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在清朝灭亡之前,清廷设立了九位总督,分别负责全国各个重要区域的治理:东三...
原创 美...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前进,留下一段段耀眼的篇章。这些遗留下来的历史记载,在时间的流转...
原创 顾... 从1947年3月起,蒋军开始了针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部署。此前,蒋军的两位重要将领刘峙和薛岳,...
原创 张...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临潼的华清池内,发生了一场震动世界的重大事件——西安事变。张学良与杨虎城...
原创 勃... 在冷战的阴霾下,一个名字深深地刻入了历史的篇章——勃列日涅夫。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主政了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