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许多历史人物赫赫有名,流芳百世。正是这些历史人物,成就了影视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深刻影响了观众的观剧体验。
然而,影视作品毕竟是艺术创作,不能视为历史的真实再现。为了增强故事的戏剧性,许多角色和情节都经过了艺术加工和虚构,其中不少深入人心的经典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于历史上。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三位历史人物,尽管在民间口口相传,广为人知,但他们的存在实际上是虚构的,他们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真实的足迹。
其中,第一个就是李元霸。他被誉为“力大无穷,两臂如铁,勇猛无敌”,甚至被形容为能捏铁如泥,超越了汉时的项羽。在《说唐全传》里,李元霸是“隋唐十八好汉”的领袖,他被塑造成一个拥有神力、战无不胜的英雄形象。即使是宇文成都这样同样勇猛的将领,也不过是李元霸的手下败将。
《说唐全传》的作者对李元霸的塑造,几乎可以说是“无敌战神”式的设定,在《隋唐演义传》和《瓦岗英雄传》等作品中,李元霸同样展现了超凡的战斗力。例如,他使用的那两把共重八百斤的巨锤,非一般人物可举,但在李元霸手中,它们犹如虎翼,挥动自如。即便是面对“十八路反王”的185万大军,李元霸仅用了一下午时间便斩杀敌军三分之二。这种令人震撼的场面,展现了他几乎无敌的力量。
李元霸的暴力与残酷并不影响他内心的正义感,反而让这个角色充满了复杂的魅力。虽然他杀人如麻,但他同时也忠诚、孝顺,这种人物性格的冲突使得观众难以忘怀。他的死因也是极为戏剧化的传说,据说他是“大鹏金翅鸟”转世,完成任务后遭雷击而亡。尽管李元霸如此英雄般的形象让人难忘,但在史实中找不到与其名字和事迹相符的记载。后来一些人猜测,李元霸的原型可能是唐朝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第三子——李玄霸,然而这个皇子不到16岁就去世,无法与李元霸的传奇形象相匹配。
李元霸的虚构性正是他能够在故事中展现出如此超凡能力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谈到的第二位人物是宇文成都。宇文成都的形象也源自隋唐系列小说,他是宇文化及的儿子,效忠于隋朝,凭借非凡的战功,曾被隋炀帝杨广授予“天下第一横勇无敌”的金牌,足见其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宇文成都在“隋唐十八好汉”中,仅次于李元霸,是个深受欢迎的强大战将。
在故事中,宇文成都与李元霸是天然的对手,他们之间的宿命之战,最终在紫金山一役中以宇文成都的失败告终。然而,如果没有李元霸那种“逆天神力”的加持,宇文成都未必会轻易败北,因为他本身便是一个拥有强大体力和智慧的人物。例如,他能轻松拉断强弓,还能在秦琼和王伯当等人制造混乱时,迅速识破并成功制服了秦琼。
宇文成都的形象既具勇力又有智谋,是个理想中的将才,但历史上并没有这个人存在。事实上,在隋文帝杨坚掌权时,因担心宇文家族东山再起,曾下令屠戮宇文家族,宇文成都如果真的存在,也早已死于隋文帝之手。即便他侥幸存活,亦不可能为敌人复仇,为国家效力。因此,宇文成都不过是小说创作中的虚构人物。
第三位我们要提到的就是穆桂英。在《穆桂英挂帅》一曲中,她以巾帼英雄的姿态,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她的形象坚毅勇敢,爱恨分明,既有英勇的战场表现,又有温柔的爱情故事。尤其是在她丈夫被奸人所害后,穆桂英带领“杨家十二寡妇”深入西夏,屡次与敌人拼死搏斗,表现出无比英勇和不屈的精神。
然而,穆桂英这一人物,实际上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在明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之前,穆桂英并未出现在任何历史记载中。她的形象完全是后人根据历史背景创作而来,目的在于丰富故事情节和塑造一个深具魅力的英雄形象。虽然穆桂英是虚构人物,但她所代表的勇气、智慧和忠诚,使得她深受民众喜爱。
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许多出色的女性英雄,穆桂英的形象则是集众多女性英雄的优点于一身,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经典人物。
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如白马银枪罗成、杨家六郎杨宗保、少年英雄薛丁山等,尽管这些人物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他们为作品增添了许多色彩和精彩的情节,让观众深深被其吸引。
这些虚构人物的出现,不仅让作品更具戏剧性,也使得我们产生了一种他们曾经真实存在的错觉。尽管如此,我们仍需保持清醒,不要将这些虚构的角色与真实历史混淆。历史中的真实人物同样有着许多值得我们了解和敬仰的精彩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