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被打的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扭头就把燕国揍了一顿?
迪丽瓦拉
2025-09-08 12:33:24
0

长平之战被打的元气大伤的赵国,为何扭头就把燕国揍了一顿?

故事简介:长平之战,赵国一败涂地,军队主力几乎被全歼,元气大伤。

还是长平之战之后,第二年秦国想要借赵国元气大伤之际,趁机捞一把。

结果被赵国联合魏楚两国一顿爆捶,秦国只能退回了函谷关休养生息了二十多年。

赵国接连大战,燕国也想来浑水摸鱼,觉得自己能吃鸡了,结果被赵国一枪爆了头。

公元前260年,战国末期的两大顶级强国秦赵爆发了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军覆没。

公元前259年,秦国大军压境,一举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围没有发生之前,赵国绝对是关东第一大国,任何意义上的。

不过自从这两次战役之后,赵国可就真的不能再夸下海口了。

也是因此,最北方长期和平的燕国觉得自己又行了。

公元前255年,燕国迎来了他们最有“烂漫主义”色彩的国王——燕王喜。

PS:就是那个害怕秦国攻打自己,亲自把自己的儿子燕太子丹杀掉的那个燕王。

这个人虽然没什么特殊的才能,也没什么过人的谋略,但他有一点和秦始皇很像:双方都有宏伟的目标和远大的志向。

不同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秦帝国。

而燕王喜则是什么功业也没建立,还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公元前251年,赵王过生日,燕王喜派出丞相栗服给赵王贺寿。

但当时的形势很微妙。

原先的三晋(韩国、赵国、魏国)和楚国是连在一起的兄弟,这四家人都视秦国为首要敌人。

而燕国本来是秦国的依附国,双方关系不清不楚。

但因为当时秦国元气大伤,只敢龟缩在函谷关里不出来,所以燕国只能另寻他路。

为了示好,燕王喜特意派丞相携带百金的重礼,向赵王贺寿。

这一趟,燕王本来是想要求和的,毕竟自己的大哥都被打爆了;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打探一下赵国的虚实。

赵国强大,咱就献上重礼,拍个马屁;赵国弱小,燕国绝对趁机捞上一把,还能给大哥秦国出出气。

为什么派栗服去呢?

因为此人也不简单,他在燕孝成王时期就非常出名,尤其擅长处理谍报信息。

他曾经按照蛛丝马迹提取出了胡地的N多主要信息,为燕国在北部开辟了数千里的土地。

因为他的努力,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等地都成了燕国的控制区域。

但是尝到甜头的燕国不懂得见好就收,还想在南方继续开拓“万里之波涛”,于是久经沙场且刚刚元气大伤的赵国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这个时候,长平之战才结束九年,邯郸之围结束更是只有短短的六年,赵国的丁壮劳动力极度缺乏。

“赵王壮士皆死长平,其孤未长成,可伐也。”

按照常规理论,这个时候的赵国确实战斗力下降极大,燕国这个时候攻打赵国虽然有落井下石的嫌疑,但确实方案可行。

PS:因为当时的赵国几乎清一色“童子军”,城墙之上也是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虽然名将乐毅的后人悦间极力反对,但是燕王喜还是听从了栗服的意见。

于是燕国的六十万军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他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栗服率领,攻打镐地;另一路由卿秦率领,攻打代地。

赵王也派出了名将廉颇和乐乘迎击。

本来燕军是占据优势的,因为他们人多而且都是壮年士兵,可没想到,战争一打起来,却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赵国“童子军”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燕国来势汹汹的六十万大军打了个大败。

没办法,燕王喜只能忍痛割让了五座城池,才勉强平息了赵国的怒火。

为什么元气大伤的赵国仍然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燕国“一枪爆头”呢?

1.赵国军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

虽然赵国在长平之战被打的很惨,但是邯郸之围的时候,他们却表现出了保家卫国的惊人团结力量。

正是因为他们的同仇敌忾,所以才能战胜强大的秦军,保护了自己的家园。

而反观燕国这边,他们本就“齐人不齐心”,在攻打赵国的意见上,朝堂上都不能统一,更何况部队里了。

2.赵国尚武,后生可畏。

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赵国就形成了“尚武”的风气。

正是因为这项改革,使得赵国军队的战斗力空前加强,不仅打服了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还一举征服了中山国。

在这种传统风气之下,哪怕是赵国的“童子军”,他们的战斗力都不能小觑。

再反观燕国,他们长期偏安一隅,国内安逸和平惯了,军队几乎都是长期缺乏训练和战争的“骄兵”,士兵素质低下,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的情况。

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经过长平之战的溃败和邯郸之围的痛苦,赵王终于明白了廉颇的重要性。

所以赵王不断提高廉颇的政治地位,还将他封为“平信君”,使得廉颇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军事天赋。

而栗服虽然也有才能,但他的才华主要体现在情报方面,带兵打仗能力和廉颇相比就差远了。

还有卿秦,这个燕国将领更是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因为他的错误指挥,燕军在战斗中往往会死伤更多的军人。

而赵军在廉颇和乐乘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不仅击退了燕国的侵略部队,还大举反攻,夺取了许多燕国土地。

4.天时不如地利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获得的土地其实并不肥沃,反而是以崇山峻岭为主。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在不熟悉地形强行入侵,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

燕军本就是劳师远征,又不熟悉赵国的地形,最终只能“全力打在棉花上”,有苦说不出。

5.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虽然经过一系列战争之后,赵国的国力到了极度衰弱时期,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的综合国力仍然不是位于战国七雄之末的燕国所能比的。

赵国虽然被秦国打的很惨,但他仍然是一只受伤的猛虎,怎么会被燕国这只安逸了数百年的绵羊击败呢?

综上所述,燕国打赵国只是一群绵羊看到老虎正处于虚弱的时候,想要趁机获利罢了,结果只能是羊入虎口。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战国策》《左传》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