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将帅谁最懂人情世故?刘伯承点评两人,陈赓排第二
迪丽瓦拉
2025-09-08 12:34:13
0

自古以来,中国的旧社会以“三教九流”文化闻名,不仅在国内传承千年,也为世界所知。

在革命战争的年代,随着我军的创建与发展,除了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凝聚内部分工与团队协作外,还需要有一部分人精通与外界各方,尤其是敌军、友军以及社会各界错综复杂的“三教九流”关系的打交道能力。

能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都是深谙社会规则的“老江湖”,甚至是现代版的“绿林好汉”。在新中国开国的将领中,除了军事人才、政治工作能手、后勤管理专家,还有哪些人特别擅长与复杂的社会环境互动呢?

《陈赓传》中提到,刘伯承元帅曾在战争年代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认为我军中最懂得社会人情与“三教九流”关系的人,第一个是来自“绿林”的贺老总,其次便是13岁加入湘军、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的陈赓。

贺老总的江湖经历长达十多年,通晓马帮文化与川湘鄂等地的绿林规则;而陈赓则在上海的青红黑帮与社会各界混得游刃有余。事实上,刘伯承元帅能够做出这样的评价,亦是基于他自己年轻时与四川“袍哥”结识的经验。

我军来自五湖四海,各种人才汇聚,自然不乏能够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高手。

例如,陈毅元帅,青年时期曾留学欧洲,回国后参与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红军主力长征后又坚持了三年的游击战,抗战时带领新四军在华中坚守。在日军、伪军、顽军、地方势力的重重包围中屹立不倒,若没有出色的协调能力和社交技巧,根本无法做到。

建国后,陈毅元帅出任外长,与世界各国的高层和外交官员频繁打交道。除了贺老总、陈赓、刘伯承与陈毅之外,还有一位极擅长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开国元帅,那便是低调的叶剑英。

为什么陈赓对中国社会的“三教九流”如此熟悉呢?

许多评书和传奇故事中,江湖人物往往具备一些鲜明的特征:一是出身江湖或大户家庭,自幼便习惯与不同阶层交往,天然具备一定优势;二是性格开朗、能言善道,懂得察言观色,善于与陌生人交往;三是成长环境使其接触社会各界、融入“三教九流”的大环境;四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悟性”,能够在与不同人群的交往中灵活转变角色。

从陈赓的背景来看,他几乎具备了这些条件:陈赓的祖父陈翼琼曾是湘军的花翎副将,家族背景深厚;性格上,陈赓天性乐观开朗,甚至敢在延安会议中拿起主席的水杯大口饮水;从小成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13岁参军,17岁中秀才,曾参与过护法运动与同盟会,经历了黄埔一期,担任过情报科长。而他天赋极高,学习能力出众,成就更是可想而知。

因此,陈赓获得了像宋庆龄、蒋介石、毛主席、周恩来、刘伯承等人的高度评价,大家都喜欢这个“活宝”。连一向严肃的彭德怀,也时常被陈赓带着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而陈赓还是唯一一位与鲁迅先生见过面的人。

那么,贺老总为何能够如此轻松自如地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呢?

在十大开国元帅中,贺老总留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正直豪爽、武艺高强的“绿林好汉”。他在江湖上打拼多年,不仅战术高超,指挥得体,而且与社会上的各种力量都能打交道,毫不畏惧,游刃有余。

从贺老总的成长背景来看,虽然家世不如陈赓显赫,但也非普通家庭。他的祖父贺良仕是个武举人,为人刚正不阿,仁爱宽厚,在桑植地区有很高的威望,积累了不错的社会声誉。湖南人的热情与义气,更是培养了贺老总坚韧豪爽的性格。自14岁起,贺老总便随姐姐和姐夫加入马帮,辗转于湘鄂川黔等地,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识人辨人的能力与与社会各阶层打交道的技巧已相当成熟。

随着马帮声誉的积累,17岁时,贺老总便加入了“哥老会”,20岁时因二把菜刀而名声远扬,斗恶霸、灭矿警、反盐局,成为远近闻名的江湖人物。在绿林江湖与军旅生涯中,贺老总过了17年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日子,真正成为了一个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人物。

再来看刘伯承元帅,过去他与“袍哥”相识甚深。袍哥是活跃在云贵川一带的帮派组织,刘帅年轻时便熟悉了这一群体的文化,尽管他为人正直,从未因接触这些江湖人物而染上不良习气。

刘帅的家世虽然不同于陈赓和贺老总,但也非一般家庭。他的祖上为西汉长沙定王后裔,祖父曾为吹鼓手,家境逐渐衰落。刘帅自幼聪慧,13岁便获得秀才名次,然而因家世缘故,最终被剥夺了科举资格。15岁便开始辍学,并参加川军,开启了军旅生涯。通过在旧军队的14年摸爬滚打,刘帅不仅熟悉了四川的地理与人情风貌,也深知如何与各阶层、各势力打交道。

叶剑英元帅则是另一位擅长与社会各界打交道的开国元帅。作为客家人,叶帅的家庭背景普通,却凭借自身的智慧与判断力,成为了高层社会的精英。叶帅的经历丰富,从早年随父漂洋过海,到北伐时期迅速在军中崭露头角,能够在蒋介石、毛主席等大人物之间游刃有余,充分展现了他的人际智慧与处世手段。

叶剑英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清晰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群众根基,他无论是在革命初期,还是在抗战与建国后的外交工作中,都能与各种社会阶层顺畅交往,做到事事不糊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口千年粽香,唐玄宗喊你过节啦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大明湖畔,超然楼下,腾腾热气裹挟着荷叶的清香袅袅升腾,瞬间弥漫在...
阎锡山:七千人马玩转军阀混战的... 1915年12月12日,北京中南海居仁堂内,袁世凯身着十二章衮服,在文武百官的山呼中接受朝贺。千里之...
原创 慈... 当历史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清朝这个封建政权正面临着极其动荡的局面,几乎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国...
贵州出土铁刀砍碎三国神话,关羽... 你以为三国名将关羽真的扛着 82 斤大刀砍人?别被小说骗了!最近贵州一座古墓挖出来的铁刀,直接把历史...
微史记|“宋朝御厨托梦汤”在宋... “家人们,我昨天晚上做梦,梦见一个宋朝的御厨要把他失传的菜谱传给我。”最近,小红书上一个被叫做“宋朝...
原创 鼎...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是宋神宗为了扭转北宋内外困境,由王安石等改革派发起的一系列政...
想拥有唐代同款“吸管杯”?快来... 华声在线5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梅)“抹茶色打底,鱼儿杯中藏,这个吸管杯也太别致了,没想到唐代就...
“死心眼”的周叔弢,最终凭借见... 一个“贾”字搁在了周叔弢的心上,就是放不下来。 这是在1927年4月的天津,他在一位古书商人店里看到...
原创 靖... 你听说过“牵羊礼”吗?这是一种极为古老且令人不寒而栗的刑罚,尤其对女性而言,具有强烈的侮辱性和摧残性...
原创 郑... 郑成功的部队确实是当时反清复明最具潜力的一支力量,很多士兵曾随父亲郑芝龙征战沙场,拥有不凡的战斗力。...
于敏科技中学(科学城一中)历史... 器物有声,家国传情 国器风华 博物馆里的千年回响 传家春秋 民物里的百年温度 历史学科文化节 一件斑...
原创 秦... 岳飞和秦桧之间的恩怨情仇,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历史故事。如果没有秦桧的谗言陷害,岳飞或许不会在宋高宗下达...
原创 朱...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权力斗争犹如一幅幅激动人心的画卷,时刻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戏剧。当权力的诱惑变得...
原创 赵... 好的,以下是一篇自媒体文章: ###赵匡胤自导自演的陈桥兵变,竟然兵不血刃,和平的夺得了皇位? 在...
原创 河... 写作是艰辛的过程,作者每天为写作而努力,不仅是为了表达思想,更是为了生计。在这条辛苦的路上,希望各位...
原创 明... 在乱石山的结义之地,朱元璋与六位生死之交的好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七人一同誓言抗元,图谋大业。他们的结...
原创 王... 北宋时期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巅峰,尤其是在科举制度的推动下,社会各阶层的寒门子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受教育机...
原创 被... 成吉思汗的头像出现在外蒙古的货币上,成为了当地的象征;他的坐像高高矗立在外蒙古的苏赫巴托广场,吸引着...
原创 “... 在我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革命女性,大家常说“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些革命女性不仅拥有超越常人的...
原创 梁... 梁末帝朱友贞:一个被低估的亡国之君,生不逢时的命运 公元923年深秋,正是五代十国那个动荡不安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