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7岁师政委带“红小鬼”部队,最大十七八岁,最小仅9岁
迪丽瓦拉
2025-09-08 12:35:22
0

为了粉碎蒋军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江西苏区迅速发动了大规模动员,广泛征集青年工人和农民参军,旨在快速扩充红军队伍。在这种情况下,江西先后组建了“工人师”和“兴国模范师”,并创建了7个“少先队模范团”。这些预备队成为红军不可或缺的重要后备力量,为后续的战斗提供了强大的支援。

为了激励更多青年参军,周公指示萧华以总政治部青年部的名义,组织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了成立“少共国际师”的提案,并最终得到了批准。团中央在1933年5月20日作出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

在“少共国际师”组建之时,萧华在红一军团担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正坚守在战斗的前线。有一天,周公特地找到了萧华,告诉他:“你们青年部关于建立‘少共国际师’的提案已经得到批准,经军委研究,决定由你担任‘少共国际师’政委。”

年轻的萧华对此感到有些犹豫,他担心自己年纪轻轻,难以肩负如此重任。毕竟,当时的他才刚满17岁,这样年轻的政委,如何能够带领这些大约十七八岁的年轻战士呢?

周公看出了萧华的顾虑,耐心地劝解道:“正是因为你年轻,才决定让你去!年轻的政委带年轻的兵,不是更能激发活力和朝气吗?只要你经过充分锻炼,面对考验,你会逐步成长,走向成熟。你去,去好好干吧!”周公的话语充满了深切的关怀与期待,既鼓舞了萧华,也传达了组织的期望,使他没有理由再推辞。没过多久,萧华便正式上任,成为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师政委。

1933年9月3日(国际青年节),“少共国际师”在博生县(今宁都)跑马坊举行了盛大的成立仪式。全体指战员整齐列队,郑重宣誓,并齐声高唱《少共国际师歌》,举行了检阅仪式,展现出满满的斗志和信心,准备在前线大显身手,立下赫赫战功!

不久之后,“少共国际师”正式编入工农红军建制,成为第15师,旗下包括第43团、第44团和第45团。组建后,部队驻扎在广昌进行训练。这支队伍是红军中最年轻的部队,士兵中最大的只有十七八岁,最小的仅九岁。尽管这些战士年龄较小,但大多数都是党团员,素质非常高。

萧华被任命为政委,除了因为他年轻充满活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批“娃娃兵”的骨干大多来自兴国县的共青团组织。两年前,萧华还担任着兴国团委书记。当时他年仅15岁,却能迅速带领团队在全县建立了团区委和乡支部,把团员人数从几十人发展到1000多人,为少共国际师提供了重要的兵员支持。

在萧华和师长陈光(后更名为吴高群)以及政治部主任冯文彬的带领下,他们利用党团员众多的优势,组织了“军事训练模范连”竞赛,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演练。通过这些训练,年轻的战士们迅速掌握了射击、刺杀、投弹、构筑工事等基本技能。

同时,萧华组织各级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对全体战士进行了关于我军性质和宗旨的教育,深入传达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官兵关系、军民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经过一个月的训练,部队的军政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不久后,萧华带领“少共国际师”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与三军团和五军团一同在东线抗击敌人。作战中,萧华和吴高群临危不乱,指挥得当,巧妙分兵迂回,将敌人包围并发动猛攻。

年轻的战士们展现出无畏的精神,勇敢地冲锋陷阵,最终与敌军展开激烈的肉搏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战,敌人乱了阵脚,指挥体系瓦解,终于败退。敌军一个连被全歼,剩余的敌人纷纷逃跑。

这场初战胜利极大鼓舞了全体指战员,萧华和吴高群立即指挥全师越过闽江,击溃敌人200余人,并在莲花山再次全歼敌人一个排,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就在大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朱德、周公等人发来了祝捷电,激励他们在未来的战斗中继续保持勇气与斗志,争取更大的胜利。

1934年春,少共国际师奉命在黎川一带阻敌。敌人凭借飞机和大炮的支援,发起了强烈的进攻,企图突破红军的防线。在团村战斗中,师长吴高群英勇牺牲,萧华带领部队英勇抵抗,令敌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敌人连续几天攻击,直到损失数百人,才勉强逼近阵地。

少共国际师的警卫连和兄弟部队坚守邱家隘阵地,面对七倍于己的敌军,他们顶住了敌人的猛攻。在敌机轰炸和炮火的洗礼下,阵地上的草木被烧毁,泥土翻飞,但战士们依然坚守岗位,迎击敌人的每一次进攻。最终,敌军损失了上千人,红军成功守住了阵地。

战斗中,萧华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指挥若定。他鼓舞士气,提出“人在阵地在,决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的口号,带领战士们奋力反击。在最为激烈的时刻,萧华果断出击,亲自带队突围,成功击退敌军进攻。

在随后的广昌保卫战、大脑寨战斗和驿前站防御战中,萧华带领部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力,圆满完成了上级的作战任务。然而,由于错误的“左”倾路线和“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指挥方针,红军和中央根据地遭遇了重大的损失。少共国际师在石城保卫战后,也损失了大量兵力,原有的万余人仅剩3000余人。此后,部队经历了多次补充,最终于1934年10月16日晚成功渡过于都河,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征”。

“长征”初期,少共国际师担负着红一军团的后卫任务,成功突破了四道封锁线,并在跋涉过程中出色完成了任务。从湘江到遵义,红军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行军和连续战斗。萧华在其创作的《长征组歌》中,回忆了这一段历史,展现了少共国际师在大转移过程中的英勇事迹。

遵义会议后,少共国际师正式改编为红一军团第15师,萧华继续担任师政委。但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红军的人员逐渐减少,许多部队的实际兵力大大缩水。1935年2月10日,朱德、周公、王稼祥签署了关于全军整编的命令,许多军团和师被缩编,其中也包括少共国际师。随着战斗的推进,这支部队最终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不久后,周公找到了萧华,并将遵义会议的精神传达给他,决定他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隋唐英雄传》是一部讲述隋末唐初英雄人物事迹的作品,故事中许多英雄人物,如秦琼和程咬金,大家都非常熟...
原创 为... 一听到“日本工匠精神”,就来气。 很多人都会满怀崇敬地觉得那是一种挺值得去学习的“大和文化灵魂” 不...
滨田弥兵卫事件:日本商人降服荷... 公元1628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台南大员。大批日本武装商人暴走,突袭荷兰长官彼得的官邸,将他...
原创 清...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被任命为中央文史馆馆长。他一直对清朝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常常会去书摊逛逛。有一天,...
原创 公... 清朝时期,皇帝为了巩固与蒙古的关系,常常通过婚姻进行外交联姻。许多皇室宗女被送往蒙古,成为蒙古贵族的...
原创 如... 庞德,原本是马腾帐下的一名部将。马腾兵败后被曹操所杀,他的部队便归马超指挥。庞德因其出众的武力,被誉...
原创 李... 太祖开疆拓土,太宗安邦定国,这种模式在历朝历代都几乎是常态。自古以来,许多开国皇帝被尊称为战神,而作...
新手福音!三国谋定天下轻松畅玩... SLG老哥们都知道,很多三国策略游戏又肝又氪,新手进去根本玩不明白,很容易就被劝退。但《三国:谋定天...
原创 他... 在清朝时期,蒙古部落和大清朝廷的关系极为密切,尤其是其中的科尔沁部与清廷的关系尤为深厚。科尔沁部与清...
原创 曾... 曾国藩是晚清时期的四大中兴大臣之一,他不仅帮助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之乱,在政治和学术领域也做出了不...
专家讲文物—“仓颉篇”汉简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 扫一扫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 清代雍正御制广彩描金西洋帆船纹大碗:海贸遗珍,彩瓷华章 一、年代溯源 此碗产自清代雍正年间(公元17...
原创 清... 在古代,由于缺乏现代的高科技刑侦手段,很多案件发生后都难以侦破,许多罪犯也因此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因此...
原创 历... 在漫长的历史中,有些瞬间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而有些则成为永恒的痛,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提到燕云十六州...
原创 累... 在古代,各国都有许多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在战场上勇猛无比,征战四方,不少大将也因此死于沙场。但有些英...
原创 马... 马超在西凉被誉为神威天将军,不仅武力极为出众,而且深得羌人的尊敬。尤其是在潼关之战中,凭借过人的武艺...
播客|气候变化之下,如何让历史... 博物馆的文物,乃至分布在各处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很多信息,客观上记录了当时的人类如何组织起来,应对各...
原创 中... 最近,中日关系愈发紧张,局势如同紧绷的弦,一触即发。就在这敏感时刻,一些日吹和日奸却像雨后春笋般冒了...
原创 许... 曹操为了收降关羽,提出了三个条件,这就是后人所称的土山约三事。有些人误将土山理解为屯土山,但实际上屯...
原创 清... 清朝末期的中国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在这动荡的年代,盛宣怀凭借着百亿家产,一度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