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当我们从积贫积弱走向强盛,却有那么一个国家以种族溯源来套近乎
迪丽瓦拉
2025-09-09 04:34:59
0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能追溯到自己的祖先,唯独日本人的起源一直充满谜团,成为人类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多年来,日本学者持续研究中国的苗族,并提出一种观点,认为日本文化的起源之一可能与中国苗族相关。甚至有学者提出,日本人的祖先是秦始皇派遣的方士徐福带领的三千童男童女。这个说法引发了国内“愤青”的激烈反应,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毫无根据,认为这是日本通过拉拢历史关系为自己寻找退路的阴谋,他们警告网友不要被这些言论所分裂和误导。

事实上,由于历史上日本曾给中国带来诸多伤害,许多中国人对这个话题持有复杂的情感。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日本人以吃生鱼、活虾闻名,甚至有些人因此感染寄生虫,这种“嗜血”的民族,怎可能与中国悠久的华夏文明有任何关系呢?然而,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日本学者的研究却揭示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日本学者发现,位于中国贵州省台江县的苗族聚居地,苗族妇女的头饰和服饰与日本妇女的装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一发现引发了日本民俗学者的兴趣,纷纷组队前往台江实地考察,称这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日本学者认为,苗族的某些传统习俗、语言(例如蒙正苗语与日语之间的某些词汇相似),以及干栏式建筑、水稻耕作、斗牛、穿草鞋、打年糕等文化特色,和日本传统有很多相似之处。部分学者由此推测,日本人的祖先或许与贵州的苗族有着某种联系。

根据传说,苗族是九黎部落首领蚩尤的后裔。蚩尤被黄帝打败后,九黎部落的一部分人逃离黄河流域,迁徙至江南地区,形成了百越部落,而另一部分则逃入西南山区,成为苗蛮。更有一些小分支可能沿海逃至朝鲜半岛,甚至跨海来到日本。尽管这一传说有着历史和文化的色彩,但从人种关系的角度来看,苗族和日本人的关系并非简单通过传统的传说就能解释清楚。首先,基因的相似性和语言的相似性才是划分不同民族关系的关键所在。苗语与日语的语法结构差异很大,苗语属于“主谓宾”结构,而日语则类似“主宾谓”结构,两者在语言逻辑和词汇上差异明显。

更进一步,有专家试图通过苗族服饰与日本古代服饰的对比,探讨两者是否有直接的历史联系。然而,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苗族与日本人的基因差异很大,尽管苗族与汉族基因相似,但与日本人的基因差距依然显著。尽管如此,文化交流和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历史上,作为邻国的日本,文化、风俗、语言等方面深受中国影响并不奇怪。比如,日语中的片假名和平假名就源自汉字的偏旁部首,此外,日本京都的城市规划与中国古都长安、洛阳的布局相似,甚至一些中国唐朝时期的风俗在日本仍有所保留,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就是中国人的后裔。

至于日本人的起源问题,也有不同的解释。虽然日本人种的构成中汉族的比例较小,且来源较为漫长,但华夏历代的东渡移民也确实对日本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传说中,周文王的伯父吴太伯曾放弃王位,带着家人东渡日本,生息繁衍,最终形成了大和民族。虽然这一传说的考据早已无法考证,但它为日本民族的形成提供了另一种解释。

此外,《史记》记载了秦始皇派徐福东渡的故事。徐福带领三千多人航行至日本,传说他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给了当地人,这种文化交流成为了日本文化的根基之一。至今,日本还有徐福的墓碑,碑上记载了徐福的事迹和他东渡的经过。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日本现存的“传国三重器”,其制造工艺也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

另一种说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勾践灭吴后,一部分吴人逃到扶桑岛;后来,楚国被秦灭,越国也被楚吞并。这样,一些拥有航海技术的越人和楚人也可能跨海逃亡,最终进入日本,参与了日本文化的形成。然而,无论这些说法是否属实,必须明确的是,在中国人尚未登上日本列岛之前,这片土地已经有人居住了几千年。日本的考古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在古代,“国家”这一概念尚未形成,东亚人群可能有过流动迁徙,但那时并没有所谓的“中华”与“外邦”之分。进入信史阶段,从春秋战国时期起,部分华夏民族为了躲避战乱,跨海进入东瀛九州岛,带去了农业技术和文化知识。日本史称这些人群为“归化人”,而将本土居民称为“绳纹人”。然而,这并不能简单地得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裔结论。要证明人种的源流,涉及复杂的系统性研究,基因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的证据都不可忽视。因此,苗族与日本民族的历史渊源仍需进一步探索。

近年来,日本民俗学者又将目光投向了贵州省从江县的岜沙苗寨。岜沙人至今保留着独特的风俗,如佩戴火枪、用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岜沙人崇尚武力,常年佩刀持枪,他们的发型和日本武士的装束非常相似。这种相似性引发了日本学者的兴趣,许多人开始认为岜沙人可能是日本人祖先的后裔。

尽管岜沙人属于苗族,但根据族谱,他们实际上是百越的后裔,姓衮,传说中是大鲧的后代。这个考证表明,岜沙人和日本大和族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这一文化的寻根活动也反映了日本对自己历史的深刻关注,尽管他们的大部分研究仍以推测为主。进入现代,随着日本民俗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他们的文化寻根之旅也开始走向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对比。然而,苗族与日本民族的具体渊源仍需更多的实证研究来确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前两天,老覃在《大人物真性情: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和黄兴互相甩锅,手段都很高》一文中,通过“覃仕勇说...
原创 三... 咱都知道,关羽关二爷在民间那地位,那可是相当高,作为中国武圣,“关公” 这名号,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妇...
原创 他...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军队高级将领因地方缺乏干部,选择转业离开军队,其中孙志远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对于孙志...
原创 取... 最近,关于“取消对罪犯子女考公限制”这一话题引发了广泛讨论。周世虹指出,“一人犯罪,影响三代”的考公...
原创 唐... 在现代经济学中,通货膨胀几乎是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概念,对于经济的影响深远,甚至能让纸币变得一文不值。...
原创 平... "先生,您需要帮助吗?"2018年深秋的平壤地铁里,我抓着锈迹斑斑的扶手,眼前的世界开始天旋地转。就...
原创 他... 1927年4月,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右派在上海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致使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在敌人的残暴面...
原创 2...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这样您可以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也能带给您一种独特的参与感...
还原花荣射杀晁盖过程:有一个重... 最让人费解的是晁盖的去世。大家都知道,宋江能当上首领,全靠晁盖不在。晁盖意外中箭身亡,这件事充满了疑...
原创 中... 中国古代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并不允许自由发挥,自唐代起,关于建筑工程的规范已逐渐成形。比如在元代,政府对...
原创 民... 泛黄纸页间,一组穿越近百年的民国老照片被赋予鲜活色彩,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旧时光的斑驳窗牖。当黑白影像...
原创 军... 在历史的长河中,郭威的崛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郭威曾公开表示,他并没有打算称帝,而是带领自己的...
原创 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的才华如璀璨星辰,却在命运的漩涡中跌宕起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明朝的...
宰相临终警告儿子:我死后必遭灭... 公元 721 年,长安城中秋意渐浓,萧瑟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一代名相姚崇,静静地躺在病榻之上,眼...
原创 志... 当南韩第3军团长刘载兴得知五马寺已经被敌人占领时,他的表情顿时变得惊恐万分。敌军竟然在晚上23点至零...
她是两宋期间唯一能和李清照媲美... 在南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朱淑真以其独特的才情与坎坷的人生,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宛如...
家族遗珍再现:丙午户部鄂字版大... 在江苏张家港,杜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珍贵的丙午户部鄂字版大清铜币,面值当制钱十文。这枚铜币承载着杜家三...
原创 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队将领中,有不少人年轻时曾在老一辈革命家身边工作,长期接受他们的指导、教诲乃至...
原创 蒋... 赤壁之战,一场以火焚江的惊天逆转,不仅改写了三国鼎立的格局,更成为历史长河中权力与谋略较量的经典样本...
原创 海... 1950年7月19日,毛主席居住的中南海菊香书屋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访客——邓华将军,他是“四野三大战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