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好人模范 | 张永平、张伟:父子俩“痴心”守护运河
迪丽瓦拉
2025-09-09 07:05:35
0

人物简介

张永平,男,1955年生,泗县人,泗县文旅局退休干部,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散文家协会理事,历任宿州市作家协会、散文家协会副主席,泗州诗词学会会长等。张伟,男,1980年生,泗县人,承父志考入安徽大学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毕业后任泗县文化局文物管理所职员,参与完成泗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大运河申遗,县域考古发掘及资料搜集、保护、整理、拍照、建档等工作。张永平曾应邀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就隋唐大运河历史故事做现场直播,其撰写的报告文学《穷乡僻壤铸师魂》获《人民文学》征文三等奖,评稿并参演的微电影《大河上下》获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张伟2010年被评为宿州市文物普查“先进个人”,同年被安徽省文化厅授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突出个人贡献奖”;2011年12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张伟颁发了“荣誉纪念证书”。

事迹

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宿州市泗县段,蜿蜒的河水静静流淌,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沧桑。一位古稀老人是这里的“常客”,他骑着自己破旧的小车,时常穿梭在运河两畔,时而驻足凝视河面,时而弯腰捡起垃圾,时而拍照记录美景,并热情地向游客讲述运河的前世今生。这位老人,就是泗县文旅局退休干部张永平。他与儿子张伟接力志愿巡河十余载,用一个个脚印看护一草一木,用一句句乡音宣传运河文化,用一次次奔波延续文脉传承,以岁月为笔、坚守为墨,书写着永不褪色的守护长歌。

“古汴河的水呦,清又甜呀,是咱家乡幸福泉呦……出生在运河头,住在运河尾,喝运河水长大。”每当张永平谈及自己与运河的渊源,这句话总是脱口而出。

70岁的他,回忆起童年时光,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运河,承载着他太多美好的回忆。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在河里捉鱼、捕虾、打水仗,夏日的蝉鸣与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童年最绚丽的画卷。那时的他,每天上学都要经过河上的小桥,却并不知道身边这条看似普通的小河,有一天会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而自己会用半个多世纪的时光去守护它。

1972年,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对运河进行河道清淤,这成为张永平与这条千年古运河结缘的开始。

清淤过程中,河道里发现了许多唐宋时期的沉船,船上的铜钱、瓦罐、瓷器等物品重见天日,然而,一些物品却被附近的村民拿回了家。当时正在读高中的张永平,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县文物保护部门的同志挨家挨户走访。“这些文物都是运河的宝贝,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要把他们好好保护起来。”张永平坚定地说。他们连夜奔波,耐心地向村民解释这些小物件的重要性,最终追回了大量流落的文物。从那时起,守护运河的种子就在张永平心中生根发芽。

后来,张永平在泗县乡镇及县直部门任职期间,潜心研究运河文化,并带领群众积极参与运河治理。“只有运河畅通了,农田灌溉才有保障,庄稼才能越长越好!”张永平时常到田野间向周边村民讲解疏通运河的意义。

张永平对运河的热爱,潜移默化影响着儿子张伟。在父亲的熏陶下,张伟选择到安徽大学文博专业学习,毕业后毅然回到泗县家乡,从事文物保护和运河文化搜集整理工作,成为和父亲一样的运河守护人。2012年,某高速公路施工方计划占用运河故道时,为消除施工方的不理解,张伟反复解释运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最终经过多方协调,施工方将桥墩的位置向南移动了5米,使运河主体文化层免受破坏。“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只要能保护好运河,再辛苦也值得。”张伟说。

在运河环境整治方面,父子俩更是不遗余力。十多年前,运河堤岸满是猪圈、旱厕和简易棚,粪污直排,垃圾乱堆,环境脏乱差。整治期间,张永平父子和大运河申遗办的工作人员一起,不厌其烦地逐户上门宣传动员。“咱们的运河可是宝贝,要是环境这么差,多可惜啊!大家一起动手,把运河边收拾干净,以后咱们也有个好地方休闲散步。”父子俩耐心地劝说村民。在他们的感染下,周边村民纷纷参与到运河的保护中。经过整治,运河水清岸绿,两岸修建了隋唐风格的长廊,绿树成荫,果树飘香,成了人们休闲、纳凉、运动的好去处。

2014年6月22日,是张永平父子最高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消息公布,其中就包含通济渠泗县段这条“活运河”。得知这个消息时,父子俩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运河终于得到世界的认可。”张永平紧紧握着儿子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张伟也感慨万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也是对运河文化的最好传承。”

如今,年事已高的张永平,身体状况已大不如从前,但他依然没有放下对运河的牵挂,常常不顾家人劝阻,坚持到运河旁边走一走、转一转。“我放心不下运河,每天来看看,心里才踏实。”张永平说。看着父亲的身影,张伟满是敬佩与心疼。他深知,守护运河的责任重大,自己将继续沿着父亲的脚步走下去。“运河承载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我会像父亲一样,用心守护它。”张伟坚定地说。

如今的泗县运河,风景如画。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荡;岸边绿树成行,人们悠闲地在林中散步、聊天。然而,张永平父子深知,实现运河的长治久清非一朝一夕之功。“泗县古运河最宝贵之处就是它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守护运河需要大家的持之以恒和共同努力。”张永平呼吁,“期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河、护河的行列,让生生不息的大运河绽放新光彩,永续造福人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宋朝,迫使宋朝在压力下寻求和议并撤兵。然而,仅...
原创 孙...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传说,这些传说背后所蕴含的真实情况,往往需要通过出土的文物来...
原创 后... 在后梁时期,建立了侍卫亲军,作为君主的亲兵力量。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认为,侍卫亲军可以看作是君王自...
原创 朱... 时光回溯至公元1398年,中国南京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朱元璋,历史上著名的明朝开国皇帝与杰出统治者...
原创 曾... 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在清末的历史人物中,曾国藩和洪秀全无疑是两位非常重要、紧密相连的角色。太...
石应康自杀,「阚全程被抓」,两... 中国有两个标志性医院,华西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有两个标志性人物,石应康和阚全程。 1993...
原创 老... 在1890年代的新加坡,一个不经意的侧 glance,仿佛让人回到了一个宁静的小渔村时代。那时,海风...
原创 东... 东汉自公元25年建立至220年灭亡,历时196年。在这一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东汉共出现了14位皇帝。...
原创 唐... 明朝的辽东都司,面对女真、北元(鞑靼)和朝鲜三方的夹击,实际上犹如明朝的一只强大拳头,而其“腕部”则...
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人生抉择 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人生抉择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的世家门庭,自幼浸润在诗书礼乐的雅致氛围中。其家族曾以仕...
原创 司... 首先,大家对于《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而他在那一刻心中困惑的念头,究竟是老天爷会不...
原创 三... 徐庶的悲剧 在刘备进入荆州后,他广泛结交民心,因其仁德之名声在百姓中流传甚广。而徐庶看到刘备的仁德...
原创 隋... 隋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群雄割据,战火不断。在这片男儿雄图的时代,虽然大多数传...
原创 秦... 在漫长而丰富的历史长河中,秦始皇嬴政无疑是那颗闪耀的明星。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故事,而他所选用的自称“...
原创 刘... 刘璋之所以最终败给刘备,根本的原因在于刘璋本人的能力实在太过于平庸。在那段乱世中,除了他自身的无能,...
原创 1... 1363年4月,诸暨城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息,仿佛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这个看似平凡的城市,却因一场突如其...
原创 武... 武则天一生深谙权谋与智慧,而最终却被张柬之这只似乎不起眼的“老公鸡”反戈一击,造成了眼盲的结局。许多...
原创 若... 吕蒙“白衣渡江”这一传奇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吕蒙凭借巧妙的战术,成功偷袭了关羽,最终为东...
原创 三... 通过历史老照片,感受百年的风云变幻。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我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珍贵的老照片。 ...
原创 百...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蜀汉四英的勇猛和智慧一直为人称道,而其中董允更是被百姓传颂为英勇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