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爆发后,叛军势如破竹,占领了洛阳和长安,唐玄宗在危急时刻匆忙逃往蜀地。当他最终抵达成都时,随行的仅有“一千三百名官员、军士”和“二十四名宫女”。就在唐玄宗准备为自己的过失下诏自责,并着手平叛时,他忽然得到了来自灵武的消息——自己已被尊为太上皇。六年后,唐玄宗在长安病逝。那么,在“退位”后,唐玄宗又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被迫退位
公元756年,唐玄宗带领部分亲信逃离长安,在马嵬驿发生了兵变,随行的士兵杀死了杨国忠,并迫使杨贵妃自尽。对此,太子李亨显然知情,甚至有说法认为是他策划了这场兵变。为应对乱局,李亨向父亲唐玄宗提议分兵,他准备亲自带兵前往灵武,指挥军队平定叛乱。唐玄宗同意了这个提议,于是父子两人分别行动,各自有了自己的军队。
同年七月九日,李亨抵达灵武,并在三天后举行了登基仪式,年号“至德”,并宣布唐玄宗为太上皇。与此同时,他派遣使者前往蜀地,将自己的登基之事通报给唐玄宗。唐玄宗此时并未打算退位,他首先下诏罪己,大赦天下,并决定让皇子们分别负责管理地方事务。很快,唐玄宗才得知自己已被尊为太上皇。
二、重返长安
唐玄宗得知自己被尊为太上皇后,据记载,他面见灵武的使者时,兴奋地说道:“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这番话或许是史官美化的辞藻,也可能是唐玄宗的装作镇定,因为他心中并不甘心放弃权力。以太上皇的名义,他下了一道旨意,指示:“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这意味着军国大事仍需向他汇报,直到京城恢复后,他才“正式退休”。
757年九月,郭子仪收复了长安和洛阳。唐肃宗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蜀地,频繁邀请唐玄宗归来。最终,在唐肃宗的强烈要求下,唐玄宗才决定离开蜀地。11月,唐玄宗抵达凤翔,唐肃宗立即派遣三千精骑至扶风迎接。12月,唐肃宗亲自来到咸阳望贤驿迎接父亲。父子见面时,唐肃宗感动得泪流满面,跪地捧起唐玄宗的脚,而唐玄宗则要求穿上黄袍,自行穿上皇帝的衣服,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父慈子孝的戏码。
三、郁郁而终
唐玄宗返回长安时,受到了京城百姓的热烈欢迎。“文武百僚、京城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可以看出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依然崇高。随即,唐玄宗迁居兴庆宫,不再干预朝政。唐肃宗还为父亲赐予了“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的尊号。然而,父子之间的关系很快开始发生裂痕。760年,宦官李辅国向唐肃宗举报,说唐玄宗在兴庆宫与外人频繁接触,并且与陈玄礼、高力士密谋不利于唐肃宗的事宜。
原来,兴庆宫中有三百匹马,而李辅国在某次“矫敕”中强行减少至十匹。趁着唐肃宗生病之际,李辅国逼迫唐玄宗搬离兴庆宫,甚至一度让唐玄宗差点从马上摔下。此后,唐玄宗的亲近臣子们都被流放,只有他孤零零地被迫住进西内。唐玄宗深感愤怒,选择绝食抗议,“因不茹荤,辟谷”。直到762年4月,唐玄宗在神龙殿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十几天后,唐肃宗也因病去世,结束了这一段父子之间复杂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