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它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馆长微鉴
编辑:馆长微鉴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这段时期,西方国家已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远远超越了中国。到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朝战败,被迫开放国门,开始与世界接轨。接踵而至的是各种先进的工业产品。
其中,照相机便是在鸦片战争之后大量涌入中国的。外国人使用照相机拍摄了许多清朝时期的场景,从这些珍贵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清末社会的真实面貌。
以下是16张拍摄于清末的历史照片,它们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县衙
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政权体制,并且在官员设置上几乎沿用了前朝的框架。在政治制度中,县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机构。县令在自己的辖区内,几乎拥有与皇帝相等的权力。每当审案时,县令端坐在堂上,旁边是协助他办案的吏员。而原告与被告则要跪在堂下,抬头看一眼都视为冒犯公堂,要受到严厉处罚。在封建社会,官民之间的地位差距巨大,尤其在清朝时期,差距更为悬殊。百姓在发生纠纷时,极少有人敢告官,因为清朝的司法成本过高,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承受。
袁世凯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是清朝最后一位状元,也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的学生。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袁世凯迅速成为清朝的支柱之一。他创立的北洋新军逐渐壮大,成为清朝和革命党都渴望拉拢的力量。正是袁世凯的推动下,清朝才得以较为平和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然而,正是由于袁世凯的自负和过度野心,他的“帝王梦”最终破灭。不仅如此,他辛苦积累的政治资本在他去世后迅速化为乌有。
官员全家福
清朝时期,官员的腐败问题愈演愈烈,这也导致了国库的空虚。为了抑制贪腐,雍正皇帝实施了养廉银制度,但由于监管不力,该制度并未取得显著效果,贪官污吏依然横行。这张照片中的官员生活富裕,坐拥一妻四妾,家中共十三口人。从照片中的座位安排可以看出,妻妾们的地位差异极大,妾的地位几乎与仆人无异,充当私人财产。官员的收入显然非常丰厚,否则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家庭开支。
索绰络·宝鋆
这位眼神犀利的男性是索绰络·宝鋆,虽然他的名字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他在近代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支持者之一,他在推动改革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担任总管内务府大臣时,曾因修葺行宫与咸丰皇帝发生冲突,最终被贬职。咸丰死后,索绰络·宝鋆重获升迁,担任过军机大臣,并为清朝同治中兴作出了不小的贡献。光绪十年,他因年老退休,晚年游山玩水,七年后去世,追谥“文靖”。
官员抽水烟
鸦片在进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了上层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与水烟结合,成为清朝官场中的标配。水烟不同于普通烟草,其后劲极强,未经验者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鸦片的上瘾性让它与水烟并列,迅速从上层社会蔓延至民间,最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刘坤一
图中的刘坤一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尤其在庚子事变期间,他发挥了关键作用。刘坤一出生于湘军,后来升任两江总督等要职。他在义和团运动爆发时,促成了“东南互保”协议的达成,有效避免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命运。由于他的英明决策,刘坤一的政治地位一度非常显赫。
爱丽丝访华
在清朝末期,西方人士已不再稀奇。1905年,罗斯福总统的女儿爱丽丝访华,前往慈禧太后宫中觐见。这位洋人首次进入中国皇宫,看到步辇这种落后的代步工具时,颇感震惊。尽管爱丽丝见多识广,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仍让她大开眼界,特别是中国精美的园林景观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洋人官员
洋人在清朝担任官职并不罕见。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老师庄士敦便是一位英国人,他在溥仪的教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外国人不断涌入中国,清朝也开始任用洋人担任一些官职。有些洋人被中国传统文化所吸引,甚至决定在当地成家立业。照片中的外国官员便是如此,他在中国任职,并娶了一位清朝女性为妻。
秀女大选
在清朝,皇室的继承关系极为重要,因此选秀女成了皇帝传宗接代的重要手段。每三年,满族八旗适龄女子会参加选秀,进入宫廷服务。选中的女子有机会进入后宫,甚至成为皇帝的宠妃,而没有被选中的则注定一生平凡。这张照片展示了选秀女时的场景,列队的女子正等待选拔,她们的命运或许从此改变。
被吊起来的人
清朝的刑罚制度严酷,各种酷刑不一而足。照片中这名男子因犯重罪被绑在树上,双臂被吊起。其神情茫然,似乎未曾见过照相机,眼中透露着些许好奇。跪在他背后的是几位显然生活困苦的亲属,似乎在为他求情。这一场景反映了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清朝时期极端不公的社会状况。
底层工人
这张照片展示了清朝末期社会底层工人的困境。两名工人正面临严酷的生活压力,衣衫褴褛,身体消瘦。受伤的工人正由同伴为其处理伤口,看得出他非常痛苦。那时,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大多陷入贫困,甚至生病也无力负担治疗费用,只能依赖偏方或民间疗法,生活条件非常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