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雍正帝,历史上几乎无人不知。毕竟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雍正帝的登基可以说是非常顺利的皇帝之一。他的顺利登基离不开两个人的帮助,一个是年羹尧,另一个则是雍正的舅舅隆科多。正是因为这两位为雍正扫清了许多障碍,雍正帝才得以迅速稳固政局。然而,在年羹尧被雍正处死后,雍正却在抄家时被一件事气得吐血。
年羹尧生于康熙年间,后来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在雍正时期,年羹尧本是一名进士,凭借自己的出色能力逐步晋升为总督、将军,并被加封为太保等职务。年羹尧的成就,完全归功于他在战场上的卓越表现,尤其是在西藏的叛乱平定中立下赫赫战功,这让他成为了清朝的功臣之一。他的名声在当时广为流传,甚至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
在这段时间,雍正帝与年羹尧的关系也进入了蜜月期。雍正将西北的所有事务交给年羹尧处理,甚至赋予他一定的官员任免权。每当朝中有大事,雍正帝也常常千里迢迢地写信给年羹尧,征询他的意见。雍正信中曾写道:“朕对你甚是思念。”
此时的年羹尧,不仅权势日增,几乎有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尽管他未能完全达到这个高度,但也非常接近。只不过,人性中总有一部分在成功之后浮现出来,正如老子所言,世间万物总是相互反转。当年羹尧掌权后,他变得目中无人,开始显现出骄傲自大的一面。更有甚者,他还开始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像是结党营私、贪赃枉法等。这一切注定了他悲惨的结局。雍正帝在赐死年羹尧时宣布:“年羹尧深负皇恩,勾结乱党、贪赃枉法,令朕甚是心寒,故不得已执法。”
尽管雍正帝深知年羹尧立下的赫赫战功,且担心自己会背上心狠手辣、杀戮功臣的恶名,最终还是额外开恩,允许年羹尧在狱中自尽。
然而,年羹尧死后,官员在抄家时发现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写道:“皇帝挥毫不值钱。”这七个字立刻被上报给了雍正帝。听到此消息后,雍正帝气愤至极,竟然吐血。此后,雍正帝下令将写下这句诗的汪景祺处斩,而汪景祺的妻子被迫充当军妓,家族成员也全部遭到革职。
汪景祺是康熙年间的举人,曾为年羹尧的幕僚,主要负责为年写书传。事实上,汪景祺的一篇《上抚远大将军太保一等功川陕总督年公书》中,充满了对年羹尧的恭维之词,甚至过度抬高了年羹尧的身份,忽视了皇帝的威严。这篇文章也直接触犯了雍正的底线,成为“文字狱”的一部分。
年羹尧,曾是叱诧风云的大将军,最终却以身败名裂、家破人亡的结局告终。而汪景祺,也因一句诗丢掉了性命。可见,伴君如伴虎,任何时刻都不能疏忽大意。
至于年羹尧为何从宠臣沦为阶下囚,最终死于非命,主要原因有几个。首先,年羹尧功高盖主,雍正帝已经无法给予他更多的奖励,面对这样的局面,年羹尧只能走向死亡。对于君主而言,若无法笼络一个臣子,那么只能选择铲除他。其次,年羹尧过于自负,他误以为自己与雍正是亲戚关系,雍正不会对他如何,结果他错了。雍正虽然是他的妹夫,但终究是皇帝,皇帝的威严必须得到保持,否则国家秩序将会受到威胁。最后,年羹尧虽然是功臣,但他过于追求权力,甚至想享受天子的待遇,这使得他最终走向了灭亡。
总的来说,年羹尧的结局,既有因狡兔死狐狗烹的无奈,也有因目无君主、功高盖主的失误。他的故事,值得后人深思与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