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斯那么聪明,为何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胡亥和赵高篡权?
迪丽瓦拉
2025-09-10 11:31:19
0

赵高怂恿胡亥篡位,矫诏诛杀扶苏,这一事件自古以来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政治丑闻,且常常成为影视剧的创作蓝本。例如,热播剧《楚汉》便以沙丘之变为开篇。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这场政变的真相可能并不像大家所想的那样,它或许恰恰是秦始皇的原意。令人惊讶的是,秦始皇所指定的接班人,很可能就是胡亥!

虽然这一观点目前仍存在争议,但近年来出土的《赵政书》竹简(学界称为“北大简”)等相关文献为这一新论点提供了支持。这些资料让许多学者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秦始皇在沙丘生病时,确实曾决定将皇位传给胡亥。竹简中有类似的记载:

“(秦始皇)对左右大臣说:‘我忠诚的臣子们,你们的议论我已听取。’丞相李斯与御史去疾慌忙跪下,恳求道:‘如今道途遥远,皇命已近,群臣担心大臣有异动,请立皇子胡亥为继承人。’皇帝答道:‘可。’”

北大竹简《赵政书》现存五十余枚,总字数约1500字,主要记载了秦始皇去世至清朝灭亡的历史,其中涉及秦始皇、李斯、胡亥等人物的言行。根据学者的考证,这些竹简的年代可能早于西汉,并且比司马迁所著《史记》要早。

不过,关于这些竹简的性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因此不同学者之间对于其中的记载也持有不同意见。但这些文献的出土,无疑为我们重新研究胡亥继位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

根据《赵政书》的记载,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时途经今日的河北邢台突发重病。那时,李斯等大臣陪伴在侧,秦始皇在保持清醒的情况下,召集他们商讨继承人的问题。事态紧迫,李斯等人建议立胡亥为继承人,以平息当前的局势,而秦始皇也同意了这一建议。

从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出土的秦二世胡亥“奉诏登基”的文告来看,赵政书中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佐证。文告中提到胡亥是按照秦始皇遗诏继位的,这一信息与《赵政书》的记载形成了交叉印证。

然而,我们至今仍未发现秦始皇遗留下来的遗诏内容。尽管《史记》中提到赵高和胡亥“矫诏”,以及秦二世元年颁布的文告中称自己“奉诏”,但关于这份遗诏的具体内容仍然是谜。因此,现阶段的一切推测还只是猜测。

无论秦始皇的遗诏内容如何,李斯在其中的角色依然值得探讨。从《赵政书》的记载来看,秦始皇临终时曾询问谁可以继承大统,李斯当即建议立胡亥。而在《史记》中,面对赵高和胡亥的矫诏,李斯并没有明确反对,甚至在其中起到了参与作用。那么,李斯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呢?

可以肯定的是,李斯忠诚于秦王。李斯的崛起得益于秦始皇的赏识,而他本人也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考虑到这一点,李斯所做的每个决定,都应当是在权衡了利弊后作出的。

秦国在灭六国后并未稳固,此时秦始皇在沙丘重病,形势危急。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迅速稳定政局,选定继承人。扶苏远在边疆,而胡亥近在眼前,李斯自然看出谁更适合继位。因此,他并未在此事上模糊不清。

其次,尽管赵高和胡亥可能采取了矫诏的手段,李斯也未能采取反制措施,甚至无法揭露这一阴谋。假如他此时站出来揭露胡亥的篡位,那必然会引发全国的动荡。

因此,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秦始皇可能真的是打算将皇位传给胡亥,而非如司马迁所述,赵高和胡亥“矫诏”篡位。如果这一推测成立,那么沙丘之变这一历史事件或许就不存在了。当然,即使如此,李斯支持或默许胡亥继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只不过,胡亥的残暴统治,或许是李斯至死未曾预料到的结果。

主要参考资料:

1.《史记》;

2.赵化成:《北大藏西汉竹简简说》;

3.孙家洲:《兔子山遗址出土与纪事抵牾释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玄...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之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原创 韩... 功高震主:古代将领的宿命困局与韩信悲剧 历史长河中,不乏以智勇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但他们的结局往往令...
原创 1... 在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曾一度成为全球最强大的超级大国之一,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政治与军事成就。然而,斯...
原创 朱... 在谈及中国历史上各位帝王所留下的印记时,有些皇帝确实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君...
颂莎瓦丽王妃究竟有多美?一组最... 颂莎瓦丽王妃究竟有多美?一组最全的老照片,带你了解真正颂妃 作为泰国玛哈·哇集拉隆功的第一任妻子,...
原创 诸... 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刘备的生活可谓是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他曾遭吕布欺凌,又被曹操追赶,几乎丧命。很多时...
原创 袁...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这个统治中原数百年的古老王朝终于走到了尽头。动乱中,天灾...
原创 封...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穷人的处境似乎愈加艰难。虽然我们不再像古代那...
殿试现场突现3筐稻谷!刘伯温见... 文|小玉 编辑|小玉 前言 洪武年间的一场殿试,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朱元璋下令搬进...
原创 被... 清朝的历史悠久,历时276年,在时间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轰动一时的历史事件以及多个标志性的人物。这个...
原创 孙... 我们都知道,孙中山先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拥有不平凡的历史背景与成就。起初,他在医学院学习医学。那么...
国民党军大撤退乱象:嫡系先走,... 01 上海守军派系繁杂 1949年,在经过三大战役之后,民国政府的地盘大量丢失,到1949年3月,国...
原创 桑... 你可能想象不到,西汉的一位“理财高手”,竟然凭借一身**“专权”与“苛政”的本领,赢得了汉武帝的青睐...
原创 曹... 曹操,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枭雄,之所以能够在三国时期占据强大的地位,归根结底在于他身边聚集了许多杰出...
原创 清... 清朝能够成功入主中原,建立大一统王朝,常常被一些人认为是“捡漏”之举。这种观点虽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
原创 汉... 历史上,皇帝为选择合适的继承人往往可谓煞费苦心,经历了重重考量和复杂的权谋斗争。虽然按照传统的继承法...
原创 司... 自古帝王高居权力之巅,身处权力漩涡之中,难免生疑。即便是那些曾并肩作战、立下赫赫战功的老臣,也难免被...
原创 蜀... 《三国志 陈震传》:陈震抵达武昌,孙权与陈震共同举行升坛誓盟,明确划定两国的疆域:东吴获得徐州、豫州...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立,战火连天。无数英雄豪杰纷纷崭露头角,他们或以谋略决胜千里,或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原创 曹... 中国历史上实行分封制度的封建朝代,除了西汉、西晋和明朝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朝代。在这其中,西晋朝仅存短...